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林专利>正文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1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包括在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参苗的投放、养成期管理,其特征在于: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制作方法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然后伸展、绷紧,固定在养参池底。固定在养参池底的扇贝笼呈纵向或横向铺设,扇贝笼铺设行间距为3~5米。充分利用重量轻、成本低的材料作为人工海参礁,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便于日常检查,操作管理方便,有利于海泥的粘附和底栖生物饵料的生长以及海参的收获采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涉及海参的养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技术背景目前,我国海参池塘养殖普遍采用建造人工海参礁的方法为海参 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大部分以瓦片、砖头、碎石和水泥制品,甚至稍大、 形状不等的石块为主,这些材料成本高,使用过程中操作管理极为不方便,尤其是池塘每用3年左右就要进行一次清池,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研究一种能利用成本低、易清理的材料建 造人工海参礁,进行海参养殖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池塘 海参养殖方法,充分利用重量轻、成本低的材料作为人工海参礁,降 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便于日常检査,操作管理方便,有利于海泥的 粘附和底栖生物饵料的生长以及海参的收获采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 法,包括在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参苗的投放、养成期管理,其特 征在于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 制成,制作方法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然后伸展、绷紧,固定在养参 池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包括在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参苗的投放、养成期管理,其特征在于: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制作方法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然后伸展、绷紧,固定在养参池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包括在养参池内放人工海参礁、参苗的投放、养成期管理,其特征在于在养参池内放置的人工海参礁是利用扇贝养殖弃用的扇贝笼制成,制作方法是将扇贝笼逐一连接,然后伸展、绷紧,固定在养参池底。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固 定在养参池底的扇贝笼呈纵向或横向铺设,扇贝笼铺设行间距为3 5米。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养参池设在中潮带或低潮带或近岸虾池,选择岩礁底质或沙质底或硬 沙泥底,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池塘;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 5米, 且不渗漏;盐度不低于28%。,无河流注入;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 闸门,池内海水的更换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低于30%,池内 平均水深1. 5米以上。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参苗的投放采用直接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 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300 500头/500克的苗种投放密度控制在10 30头/平方米; 规格在30 50头/500克的参苗,控制在5 10头/平方米。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池塘海参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养成期管理中的饵料投喂在春天3 5月份和秋季10月下旬以后, 要满足海参的生长需要,必须进行人工投喂,以弥补饵料不足,多采用海藻加工成藻粉并与海泥混合稀释均匀后撒入参池;养成期管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林胡炜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