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鲳苗种人工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5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银鲳苗种人工培育方法,涉及银鲳苗种培育,需要解决银鲳苗种培育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育苗池育苗,控制育苗水盐度、水温、光照、水流、溶解氧、充气量、换水量,配备银鲳仔稚幼鱼饵料系列,其特征是放苗密度1.5至2万尾/m↑[3],放苗时连水带鱼入池,保持1.3米水位,6日龄至25日龄每天换水50%,26日龄起每天上下午各换一次,池水盐度28-34‰、水温18-24℃、水表层光照500-2000lx、水中溶解氧大于5ppm、按5ppm在水中投放乙二胺四乙酸-钠;鱼苗长达1.5cm时分池,分池要连苗带水一起舀,分池后鱼苗密度3000-5000尾/m↑[3],池中加入水流导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银鲳苗种培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鲳初孵仔鱼在人为设定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到 叉长大于2cm以上的幼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鲳是分布广泛的中上层鱼类,在自然海区中生长迅速,当年就 可达到商品规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银鲳作为养殖的新品种有良 好的发展前景。银鲳苗种培育是发展银鲳人工养殖的关键问题。由于 银鲳育苗难度大,在同科同属的其他鲳鱼中也没有人工育苗的实例, 因此,银鲳人工苗种培育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苗种人工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育苗池育苗,控制育苗水的盐度、水温、 光照、水流、溶解氧、充气量、换水量,配备银鲳仔稚幼鱼饵料系列, 其特征是育苗池15至36m:i,池中放置过滤海水至1 m水位,放苗密 度为1. 5至2万尾初孵仔鱼/ m3,放苗时连水带鱼一起从孵化桶中移 入育苗池;育苗前5天每天加新鲜海水10cm或换20至30cm水,保 持水位在1. 3米6日龄至25日龄每天换水50%, 26日龄至育苗结 束每天上下午各换一次,日换水量100至140%;池水盐度控制在28-34 %。、水温18-24°C、水表层光照500-20001x、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银鲳苗种人工培育方法,采用育苗池育苗,控制育苗水的盐度、水温、光照、水流、溶解氧、充气量、换水量,配备银鲳仔稚幼鱼饵料系列,其特征是育苗池中放置过滤海水至1m水位,放苗密度为1.5至2万尾/m↑[3],放苗时连水带鱼移入育苗池;育苗前5天每天加新鲜海水10cm或换20至30cm水,保持水位在1.3米;6日龄至25日龄每天换水50%,26日龄至育苗结束每天上下午各换一次,日换水量100%至140%;池水盐度28-34‰、水温18-24℃、水表层光照500-2000lx、水中微充气、充气头密度为0.4-0.6个/m↑[2]、溶解氧大于5ppm、按5ppm在水中投放乙二胺四乙酸-钠;轮虫投喂密度15...

【技术特征摘要】
1、银鲳苗种人工培育方法,采用育苗池育苗,控制育苗水的盐度、水温、光照、水流、溶解氧、充气量、换水量,配备银鲳仔稚幼鱼饵料系列,其特征是育苗池中放置过滤海水至1m水位,放苗密度为1.5至2万尾/m3,放苗时连水带鱼移入育苗池;育苗前5天每天加新鲜海水10cm或换20至30cm水,保持水位在1.3米;6日龄至25日龄每天换水50%,26日龄至育苗结束每天上下午各换一次,日换水量100%至140%;池水盐度28-34‰、水温18-24℃、水表层光照500-2000lx、水中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兆鸿王建钢罗海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