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1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侧板、环形底板、外圆桶、凸肩一、环形连接板、内圆桶、凸肩二、环形带、电机箱、电动机、转动轴一、轴承一、饲料箱、安装板、卸料阀、连接板和顶盖。本装置通过环形带带动饲料转动模拟昆虫的运动,通过转动轴二转动带动凸头间歇性与环形带接触并顶起环形带,带动饲料震动,从而模拟昆虫的蠕动,时饲料更加接近昆虫的运动规律,诱导林蛙捕食饲料,解决了林蛙不吃饲料的问题;通过改变卸料阀的转速,解决了不能控制饲料投放速度的问题。

An Automatic Feed Delivery Device for Forest Fro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eed feeding device for forest frog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nular side plate, an annular bottom plate, an outer barrel, a convex shoulder, an annular connecting plate, an inner barrel, a convex shoulder two, an annular belt, a motor box, a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 bearing one, a feed box, a mounting plate, a discharge valve,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top cover. The device simulates the movement of insects by rotating feed with circular belt, contacts the convex head intermittently with circular belt and lifts the circular belt by rotating two axes, thus driving the vibration of feed, thus simulating the creep of insects. When the feed is closer to the movement law of insects, it induces forest frogs to prey on feed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forest frogs do not eat feed; by changing the rotating speed of discharging valve,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forest frogs do not eat feed. The problem of not controlling the feeding speed wa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饲养林蛙时,一般使用黄粉虫等昆虫幼体来给林蛙投食,但是黄粉虫价格相对于饲料价格较高,这就导致了饲养林蛙的成本上升。同时饲料不仅价格便宜,还可以添加林蛙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利于林蛙的生长发育。但是由于林蛙的捕食习性只会捕食会运动的昆虫,这就造成了林蛙不会去吃静止的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解决了林蛙不吃饲料的问题,解决了不能控制饲料投放速度的问题。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侧板、环形底板、外圆桶、凸肩一、环形连接板、内圆桶、凸肩二、环形带、电机箱、电动机、转动轴一、轴承一、饲料箱、安装板、卸料阀、连接板和顶盖,所述环形底板外侧与环形侧板固接,所述外圆桶与环形连接板外侧固接,所述环形连接板内侧与内圆桶固接,所述外圆桶和内圆桶之间设置有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与外圆桶内侧固接,所述环形带与内圆桶外侧固接,所述环形侧板内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外圆桶外侧形成有凸肩一,所述环形侧板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一连接限制外圆桶向上运动,所述外圆桶与环形底板转动连接,环形底板内侧与电机箱固接,所述电机箱外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内圆桶内侧形成有凸肩二,所述电机箱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二连接限制内圆桶向上运动,所述内圆桶与环形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连接并驱动转动轴一转动,所述转动轴一通过轴承一与电机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与饲料箱固接,所述饲料箱内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卸料阀,所述饲料箱形成有若干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的饲料箱外侧与连接板固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内圆桶固接,所述电机箱上方转动连接有顶盖。优选的,还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动轴二、轴承二、轴承三和凸头,所述锥齿轮一套装于电机箱外侧并与电机箱固接,所述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二固接,所述转动轴二位于环形带和环形连接板之间,所述转动轴二通过轴承二与内圆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通过轴承三与外圆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上固接有凸头。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两侧固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饲料箱内安装有锥形顶盖。优选的,所述外圆桶与滚动体一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底板形成有环形槽一,所述滚动体一位于环形槽一中,所述内圆桶与滚动体二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底板形成有环形槽二,所述滚动体二位于环形槽二中,所述饲料箱底部与滚动体三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顶部形成有环形槽三,所述滚动体三位于环形槽三中。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环形带带动饲料转动模拟昆虫的运动,通过转动轴二转动带动凸头间歇性与环形带接触并顶起环形带,带动饲料震动,从而模拟昆虫的蠕动,时饲料更加接近昆虫的运动规律,诱导林蛙捕食饲料,解决了林蛙不吃饲料的问题;通过改变卸料阀的转速,解决了不能控制饲料投放速度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侧板1、环形底板2、外圆桶3、凸肩一4、环形连接板5、内圆桶6、凸肩二7、环形带8、电机箱9、电动机10、转动轴一11、轴承一12、饲料箱13、安装板14、卸料阀15、连接板16和顶盖17,所述环形底板2外侧与环形侧板1固接,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连接板5外侧固接,所述环形连接板5内侧与内圆桶6固接,所述外圆桶3和内圆桶6之间设置有环形带8,所述环形带8与外圆桶3内侧固接,所述环形带8与内圆桶6外侧固接,所述环形侧板1内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外圆桶3外侧形成有凸肩一4,所述环形侧板1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一4连接限制外圆桶3向上运动,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环形底板2内侧与电机箱9固接,所述电机箱9外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内圆桶6内侧形成有凸肩二7,所述电机箱9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二7连接限制内圆桶6向上运动,所述内圆桶6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9内安装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11连接并驱动转动轴一11转动,所述转动轴一11通过轴承一12与电机箱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11与饲料箱13固接,所述饲料箱13内固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安装有卸料阀15,所述饲料箱13形成有若干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下方的饲料箱13外侧与连接板16固接,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与内圆桶6固接,所述电机箱9上方转动连接有顶盖17。优选的,还包括锥齿轮一18、锥齿轮二19、转动轴二20、轴承二21、轴承三22和凸头23,所述锥齿轮一18套装于电机箱9外侧并与电机箱9固接,所述锥齿轮二19与锥齿轮一18啮合,所述锥齿轮二19与转动轴二20固接,所述转动轴二20位于环形带8和环形连接板5之间,所述转动轴二20通过轴承二21与内圆桶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20通过轴承三22与外圆桶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二20上固接有凸头2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16两侧固接有挡板24。优选的,所述饲料箱13内安装有锥形顶盖25。优选的,所述外圆桶3与滚动体一26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底板2形成有环形槽一27,所述滚动体一26位于环形槽一27中,所述内圆桶6与滚动体二28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底板2形成有环形槽二29,所述滚动体二28位于环形槽二29中,所述饲料箱13底部与滚动体三3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9顶部形成有环形槽三31,所述滚动体三30位于环形槽三31中。具体工作原理:本装置工作时,电动机10驱动转动轴一11转动,转动轴一11带动饲料箱13转动,饲料箱13通过连接板16与内圆桶6固接,从而带动外圆桶3和环形带8转动。转动轴二20随内圆桶6和外圆桶3同步相对于电机箱9公转时,锥齿轮二19相对于锥齿轮一18转动,锥齿轮一18进而驱动锥齿轮二19和转动轴二20自转。这样转动轴二20的凸头23会随之转动,间歇性的与有弹性的环形带8接触,使环形带8震动。本装置可以使用多个转动轴二20、每个转动轴二20上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凸头23,使环形带8震动的更均匀。采用圆环形的环形带8可以在林蛙错过饲料33后,饲料33可以继续在环形带8转动供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侧板(1)、环形底板(2)、外圆桶(3)、凸肩一(4)、环形连接板(5)、内圆桶(6)、凸肩二(7)、环形带(8)、电机箱(9)、电动机(10)、转动轴一(11)、轴承一(12)、饲料箱(13)、安装板(14)、卸料阀(15)、连接板(16)和顶盖(17),所述环形底板(2)外侧与环形侧板(1)固接,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连接板(5)外侧固接,所述环形连接板(5)内侧与内圆桶(6)固接,所述外圆桶(3)和内圆桶(6)之间设置有环形带(8),所述环形带(8)与外圆桶(3)内侧固接,所述环形带(8)与内圆桶(6)外侧固接,所述环形侧板(1)内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外圆桶(3)外侧形成有凸肩一(4),所述环形侧板(1)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一(4)连接限制外圆桶(3)向上运动,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环形底板(2)内侧与电机箱(9)固接,所述电机箱(9)外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内圆桶(6)内侧形成有凸肩二(7),所述电机箱(9)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二(7)连接限制内圆桶(6)向上运动,所述内圆桶(6)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9)内安装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11)连接并驱动转动轴一(11)转动,所述转动轴一(11)通过轴承一(12)与电机箱(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11)与饲料箱(13)固接,所述饲料箱(13)内固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安装有卸料阀(15),所述饲料箱(13)形成有若干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下方的饲料箱(13)外侧与连接板(16)固接,所述连接板(16)的另一端与内圆桶(6)固接,所述电机箱(9)上方转动连接有顶盖(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蛙用饲料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侧板(1)、环形底板(2)、外圆桶(3)、凸肩一(4)、环形连接板(5)、内圆桶(6)、凸肩二(7)、环形带(8)、电机箱(9)、电动机(10)、转动轴一(11)、轴承一(12)、饲料箱(13)、安装板(14)、卸料阀(15)、连接板(16)和顶盖(17),所述环形底板(2)外侧与环形侧板(1)固接,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连接板(5)外侧固接,所述环形连接板(5)内侧与内圆桶(6)固接,所述外圆桶(3)和内圆桶(6)之间设置有环形带(8),所述环形带(8)与外圆桶(3)内侧固接,所述环形带(8)与内圆桶(6)外侧固接,所述环形侧板(1)内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外圆桶(3)外侧形成有凸肩一(4),所述环形侧板(1)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一(4)连接限制外圆桶(3)向上运动,所述外圆桶(3)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环形底板(2)内侧与电机箱(9)固接,所述电机箱(9)外侧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内圆桶(6)内侧形成有凸肩二(7),所述电机箱(9)的环形凸起与凸肩二(7)连接限制内圆桶(6)向上运动,所述内圆桶(6)与环形底板(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9)内安装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11)连接并驱动转动轴一(11)转动,所述转动轴一(11)通过轴承一(12)与电机箱(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11)与饲料箱(13)固接,所述饲料箱(13)内固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安装有卸料阀(15),所述饲料箱(13)形成有若干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华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