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92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微腔补偿层、阳极、微腔调节层、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反射层和阳极层之间增设微腔补偿层,并设置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解决了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大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由于具有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以及耐弯折性好等技术优势,已经成为显示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跟液晶显示面板相比,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虽然已经有所降低,但是由于穿戴式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虚拟现实显示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等对显示面板功耗的要求更加苛刻。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仍然较高,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仍然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的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微腔补偿层、阳极、微腔调节层、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或等于10-3cm2/Vs,且小于或等于10-5cm2/Vs;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或等于10cm2/Vs,且小于或等于30cm2/Vs。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补偿层的功函数大于或等于4.9eV,且小于或等于5.1eV。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且小于或等于1.8;所述微腔补偿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9,且小于或等于2.1。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补偿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nm,且小于或等于90nm;所述微腔调节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nm,且小于或等于60nm。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补偿层的光线透过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光线透过率。进一步地,所述微腔调节层用作空穴传输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辅助发光层;所述第一辅助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第一辅助发光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辅助发光层;所述第二辅助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微腔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发光层包括电子阻挡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辅助发光层;所述第三辅助发光层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微腔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三辅助发光层包括空穴注入层。进一步地,还包括光耦合层,所述光耦合层位于所述阴极背离所述阳极的一侧。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反射层和阳极层之间增设微腔补偿层,并设置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解决了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大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性能参数对比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11、阳极13、微腔调节层14、发光层15以及阴极16。继续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的发光原理为:在显示面板的阳极13和阴极16之间施加一偏置电压UOLED,空穴和电子突破界面能障,向发光层15迁移,在发光层15上,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激子不稳定,释放出能量,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层15中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很不稳定,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阴极16和阳极13之间形成微腔结构。微腔结构利用光在折射率不连续的界面上的反射、全反射、干涉、衍射或散射等效应,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波长区域内。通过设计腔长和优化腔内各层的厚度,使发光中心位于腔内驻波场的增强峰附近,可以提高显示面板辐射偶极子和腔内电场的耦合效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和亮度。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因此需要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对应的微腔结构设置不同的有效腔长,微腔结构的有效腔长是指光在微腔结构中的光学路径长度。在现有技术中,往往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对应不同厚度的微腔调节层14,以利用微腔调节层14来调整微腔结构的有效腔长,使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亮度。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仍然较高,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仍然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参见图1,对于顶发射型的显示面板,往往需要在阳极13背离发光层15的一侧设置反射层11。反射层11的材料多采用银等具有良好反射性能的材料。实际接线时,由于反射层11的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在阳极13处接入的驱动信号线20并非直接与阳极13相连,而是直接与反射层11相连。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11、微腔补偿层12、阳极13、微腔调节层14、发光层15以及阴极16。其中,微腔补偿层12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微腔调节层14的载流子迁移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计算公式为W=(UTFT+UOLED)I,其中,W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功耗,I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中通过的电流,UTFT为与发光单元相连的薄膜晶体管两端的电压,UOLED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反射层11和阴极16之间需要施加的电压。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增设微腔补偿层12目的是,利用微腔补偿层12和微腔调节层14相互配合,共同达到调整微腔结构的有效腔长,使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亮度的目的。其中,通过设置微腔补偿层12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微腔调节层14的载流子迁移率,实质是使得微腔补偿层12的导电性能优于微腔调节层14的导电性能。与现有的显示面板相比,由于采用导电性能优于微腔调节层14的微腔补偿层12和微腔调节层14相互配合,共同调整微腔结构的有效腔长的方案,有助于降低显示面板发光单元(即反射层11到阴极16之间的结构)的电阻。根据公式UOLED=I·R,其中,UOLED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反射层11和阴极16之间需要施加的电压。R为显示面板发光单元(即反射层11到阴极16之间的结构)的电阻,I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中通过的电流,可知,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中通过的电流I一定的条件下,显示面板发光单元(即反射层11到阴极16之间的结构)的电阻R减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反射层11和阴极16之间需要施加的电压UOLED相应减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性能参数对比图。其中,器件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器件B为现有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微腔补偿层、阳极、微腔调节层、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层、微腔补偿层、阳极、微腔调节层、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或等于10-3cm2/Vs,且小于或等于10-5cm2/Vs;所述微腔补偿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大于或等于10cm2/Vs,且小于或等于30cm2/V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补偿层的功函数大于或等于4.9eV,且小于或等于5.1e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调节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且小于或等于1.8;所述微腔补偿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9,且小于或等于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补偿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nm,且小于或等于90nm;所述微腔调节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nm,且小于或等于60nm。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冲李贵芳李博吴赛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