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7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动力传动单元(P)包括具有气缸盖(14)的发动机(1)和连结在发动机(1)上的变速器(2)。发动机(1)具有连接在进气通路(30)和排气通路(50)之间的外部EGR(60)。变速器(2)沿着车高方向布置在气缸盖(14)的下方,外部EGR(60)沿着气缸盖(14)的靠变速器(2)一侧的侧部而设并且由变速器(2)支承。在不导致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变坏的情况下,提高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的保修性。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The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P) includes an engine (1) with a cylinder head (14) and a transmission (2) connected to the engine (1). The engine (1) has an external EGR (60)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take passage (30) and the exhaust passage (50). The transmission (2) is arranged below the cylinder head (14) along the vehicle height direction, and the external EGR (60) is arranged along th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2) side of the cylinder head (14) and supported by the transmission (2). Without deteriorating the roughness of noise, vibration and acoustic vibration, the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of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动力传动单元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力传动单元。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构成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的发动机之一例。具体而言,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包括连接在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上的外部EGR的发动机,如该专利文献1中的图1所示,该外部EGR布置在内燃机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侧。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654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果要保修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特别是,保修发动机的气门传动机构),有时候就要将气缸盖从发动机上取下来。就是在已将发动机安装到车辆上的状态下也要求顺利地进行上述保修作业。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所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外部EGR是由气缸盖支承的。然而,在上述结构下,如果为了进行保修作业而要将气缸盖取下来,则要求事先从气缸盖上将外部EGR取下来。但是,因为外部EGR由连接发动机的排气通路和进气通路的EGR通路、用来对已燃气体进行冷却的EGR冷却器等多个部件构成,所以将外部EGR从气缸盖上取下来很麻烦,不利于顺利地对发动机进行保修。此时,还必须确保存放已取下来的外部EGR的空间,在确保该空间以实现顺利的保修这一方面还有可改善的地方。于是,能够想到利用车身支承外部EGR。但考虑到外部EGR连接在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两通路上这一情况,在支承构造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发动机运转所引起的振动会经进气通路或排气通路输入到外部EGR,此时该振动就可能经外部EGR传递给车身。上述状况将导致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NVH)变坏,这是不理想的。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导致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变坏的情况下,提高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的保修性。-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和连结在该气缸体上的气缸盖,所述变速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且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的一侧部上。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气通路、排气通路以及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分别连接在该发动机的一侧面上和与该一侧面不同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将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连接起来而让流体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中流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沿着所述发动机的所述输出轴方向的一端而设;安装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正时系统室盖沿着所述输出轴方向布置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体之间以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盖之间;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由所述变速器支承。根据所述结构,沿着发动机的一侧部设置有外部EGR。在布置方式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一般都是由气缸盖支承外部EGR,故如上所述,难以实现顺利的保修作业。相对于此,根据所述结构,外部EGR并非由气缸盖支承,而是由变速器支承。因此,当要将气缸盖取下来时,将外部EGR从气缸盖上取下来的步骤就不需要了。因此,能够减少步骤,进而能够提高动力传动单元的保修性。与由车身支承外部EGR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振动经外部EGR进行传递。这对于确保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是有效的。这样一来,在不导致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变坏的情况下,就能够提高动力传动单元的保修性。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具有外部排气再循环通路和设置在该外部排气再循环通路上的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由所述变速器支承。与EGR通路等构成外部EGR的其它要素相比,EGR冷却器的重量因冷却液在其中流动而增加。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让变速器支承外部EGR中重量增加的EGR冷却器,就能够实现更稳定的支承构造。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是水冷式冷却器,从水泵供来的冷却液在该水冷式冷却器中流动。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具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冷却回路,在所述第一回路中,从所述水泵喷出的冷却液依次通过形成在所述气缸体上的气缸体水套和形成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水套,并被吸入所述水泵中,所述第二回路是从所述第一回路且所述气缸体水套处分支出来的回路,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上。根据上述结构,例如能够将EGR冷却器连接在第二回路中且气缸盖水套的正下游部分上。此时,因为绕过气缸盖,所以能够减少发动机内部的受热量。其结果是,能够将相对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供向EGR冷却器。因为冷却液温度低,所以能够提高EGR冷却器的冷却性能。故能够实现EGR冷却器的紧凑化。因为EGR冷却器紧凑化了,所以有利于确保一个更大的发动机室内的作业空间。也就是说,能够更加顺利地在EGR冷却器附近进行正时链条室盖的取下作业。这对于提高车辆动力总成单元的保修性是有效的。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正时系统室盖具有第一室盖部和第二室盖部。所述第一室盖安装在所述气缸体上,所述变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室盖部上,所述第二室盖部安装在所述气缸盖上。根据该结构,正时系统室盖被分成第一室盖部和第二室盖部两部分。变速器安装在第一室盖部上,另一方面,第二室盖部遮盖气缸盖的一侧部。例如,到目前为止,在要将气缸盖从发动机上取下来时,是解除正时系统室盖和变速器之间的安装关系以后再将整个正时系统室盖取下来的。但是,根据该结构,无需解除变速器的安装关系,仅将第二室盖部取下来,就能够将气缸盖从发动机上取下来。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车辆动力总成单元的保修性。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发动机具有凸轮轴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凸轮轴设置在所述气缸盖上且沿着所述输出轴方向延伸,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且将所述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凸轮轴;所述正时系统室盖至少遮盖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特别是,该结构对于提高凸轮轴驱动机构的保修性是有效的。还可以是这样的,在所述发动机的靠所述输出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侧部设置有发动机附件驱动机构,由所述发动机附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附件工作。与凸轮轴驱动机构和发动机附件驱动机构两机构都设在发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侧的侧部的情况相比,亦即与凸轮轴驱动机构和发动机附件驱动机构两机构都设置在变速器一侧的侧部的情况相比,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车辆动力总成单元的保修性。还可以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二室盖部上设置有所述发动机的附属装置。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附属装置和所述变速器之间,所述附属装置包括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和燃料泵中的至少一方。这里,“附属装置”包括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燃料泵为首的各种发动机附件等附属于发动机的装置。根据该构成方式,例如,在进行取下气缸盖的的取下作业而要将第二室盖部从附属装置上取下来时,能够抑制该附属装置和外部EGR发生干涉。因此,就容易进行取下气缸盖的取下作业,进而有利于提高车辆动力总成单元的保修性。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在所述输出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盖室部之间保持有距离。根据该构成方式,有利于不让发动机运转所引起的振动经正时系统室盖部输入外部EGR中。这就防止了噪声从EGR冷却器传出来,有利于确保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这里所公开的另一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单元。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以及电机,该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和连结在该气缸体上的气缸盖,该变速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且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的一侧部上,该电机设置在所述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和连结在该气缸体上的气缸盖,所述变速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且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的一侧部上,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气通路、排气通路以及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分别连接在该发动机的一侧面上和与该一侧面不同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将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连接起来而让流体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中流动,该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沿着所述发动机的所述输出轴方向的一端而设,安装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正时系统室盖沿着所述输出轴方向布置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体之间以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盖之间,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由所述变速器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4 JP 2017-1614951.一种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和连结在该气缸体上的气缸盖,所述变速器连结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方向的一端且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的一侧部上,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气通路、排气通路以及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分别连接在该发动机的一侧面上和与该一侧面不同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将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连接起来而让流体在所述进气通路和所述排气通路中流动,该车辆动力传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沿着所述发动机的所述输出轴方向的一端而设,安装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正时系统室盖沿着所述输出轴方向布置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体之间以及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和所述气缸盖之间,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由所述变速器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器具有外部排气再循环通路和设置在该外部排气再循环通路上的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由所述变速器支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是水冷式冷却器,从水泵供来的冷却液在该水冷式冷却器中流动,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具有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冷却回路,在所述第一回路中,从所述水泵喷出的冷却液依次通过形成在所述气缸体上的气缸体水套和形成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水套,并被吸入所述水泵中,所述第二回路是从所述第一回路且所述气缸体水套处分支出来的回路,所述外部排气再循环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传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系统室盖具有第一室盖部和第二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口智弘藤平伸次西田良太郎中平毅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