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37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GR装置,包括进气管路以及排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滤芯和化油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三元催化器和消声器,循环支路上设置有净化器、冷却器、EGR阀门、流量计和单向阀,并接入进气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气循环系统能够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经过净化冷却处理后循环至进气管路中进行废气处理,减少氮氧化合物含量,同时循环系统可以通过净化器对循环的废气进行预处理,通过均流管让废气与进气管路中的空气混合均匀,而且还优化了均流管的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GR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EGR装置。
技术介绍
排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tion)是内燃机在燃烧后将排出气体的一部分分离出、并导入进气侧使其再度燃烧的技术(手法或方法)。主要目的为降低排出气体中的氮氧化物(NOx)与分担部分负荷时可提高燃料消耗率。废气再循环系统是将柴油机或汽油机产生的废气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气缸。再循环废气由于具有惰性将会延缓燃烧过程,也就是说燃烧速度将会放慢从而导致燃烧室中的压力形成过程放慢,这就是氮氧化合物会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提高废气再循环率会使总的废气流量(massflow)减少,因此废气排放中总的污染物输出量将会相对减少。EGR系统的任务就是使废气的再循环量在每一个工作点都达到最佳状况,从而使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理想的情况,最终保证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GR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EGR装置,包括进气管路以及排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滤芯和化油器,进气管路通过进气阀与发动机连接;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三元催化器和消声器,排气管路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净化器、冷却器、EGR阀门、流量计和单向阀,并接入进气管路上;净化器包括管体、前端盖、后端盖和过滤芯;前端盖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前卡槽,前卡槽内部具有前通孔,后端盖的前端具有后卡槽,后卡槽的外侧设置有后通孔;过滤芯的两端分别嵌入固定在前卡槽和后卡槽内;循环支路的末端设置有均流管,均流管上设置有均流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装配座,均流管穿过装配座中部的孔进入到进气管路内,均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装配座上设置有螺孔用于将均流管固定在装配座上;EGR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具有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阀体的内部具有电动机容纳腔和齿轮容纳腔;电动机,嵌入电动机容纳腔内,其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贯穿阀体内部,穿过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之间的通道,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与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另一端与安装在阀体内部的轴承配合;从动轮和主动轮安装在齿轮容纳腔内;阀门,与固定在进气口和出气口通道内部的座圈配合;阀门径向平行的固定在传动轴上;阀门的端面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密封环;端盖,密封电动机容纳腔和齿轮容纳腔。优选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法兰盘,通过螺栓与将均流管、循环支路和装配座连接。优选的,装配座上设置有内槽,内槽上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排气管路通过排气歧管与发动机连接。优选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中间齿轮。优选的,传动轴靠近从动轮的一端外周设有扭转弹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废气循环系统能够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经过净化冷却处理后循环至进气管路中进行废气处理,减少氮氧化合物含量,同时循环系统可以通过净化器对循环的废气进行预处理,通过均流管让废气与进气管路中的空气混合均匀,而且还优化了均流管的安装方式以及EGR阀门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废气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均流管、循环支路和进气管路的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EGR阀门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EGR阀门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EGR阀门的剖视图;图7为EGR阀门的阀门和传动轴连接配合的立体图。其中,1、进气管路;2、排气管路;3、空气滤芯;4、化油器;5、进气阀;6、发动机;7、三元催化器;8、消声器;9、净化器;10、冷却器;11、EGR阀门;12、流量计;13、单向阀;14、均流管;15、管体;16、前端盖;17、后端盖;18、过滤芯;19、前卡槽;20、后卡槽;21、前通孔;22、后通孔;23、均流孔;24、装配座;25、内槽;26、循环支路;41、阀体;42、进气口;43、出气口;44、电动机容纳腔;45、齿轮容纳腔;46、传动轴;47、从动轮;48、轴承;49、阀门;410、座圈;411、环形槽;412、端盖;413、扭转弹簧;414、密封盖;415、连接部;416、进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EGR装置,包括进气管路1以及排气管路2;进气管路1是通往发动机6的管路,排气管路2是将发动机6的废气排除的管路。进气管路1上设置有空气滤芯3和化油器4,进气管路通过进气阀5与发动机6连接;空气滤芯3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便于化油器4在雾化燃油后与燃油混合形成高质量的油雾,避免杂质的污染。进气管路的末端可以通过进气阀或者进气歧管等与发动机连接。排气管路2上设置有三元催化器7和消声器8,排气管路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净化器9、冷却器10、EGR阀门11、流量计12和单向阀13,并接入进气管路上。经过三元催化器和消声器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经过循环支路26的废气经过处理后引入进气管路1中循环处理。净化器9可以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净化器可以选择颗粒净化器,净化粒度为0.2mm~1mm。冷却器10能够降低废气的温度,EGR阀门11能够控制气流量,流量计12可以监控流量,单向阀13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进气管内的气体进入到循环支路。净化器9包括管体15、前端盖16、后端盖17和过滤芯18;前端盖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前卡槽19,前卡槽内部具有前通孔21,后端盖的前端具有后卡槽20,后卡槽的外侧设置有后通孔22;过滤芯的两端分别嵌入固定在前卡槽和后卡槽内。净化器的两端即前端盖和后端盖可以焊接在循环支路上,也可以设置法兰来进行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可以呈圆锥台形,进入净化器前端盖的气体沿前通孔进入到滤芯的内部,经过滤芯过滤后沿滤芯外周进入到后通孔,然后从后端盖的出口排出。循环支路的末端设置有均流管14,均流管上设置有均流孔23。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装配座24,均流管穿过装配座中部的孔进入到进气管路内,均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装配座上设置有螺孔用于将均流管固定在装配座上。本技术的EGR阀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EGR阀门,包括阀体41,阀体41上具有连通的进气口42和出气口43,阀体41的内部具有电动机容纳腔44和齿轮容纳腔45。电动机嵌入电动机容纳腔44内,其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46,贯穿阀体41内部,穿过进气口42和出气口43的之间的通道,传动轴46的一端连接有与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47,另一端与安装在阀体41内部的轴承48配合;从动轮47和主动轮安装在齿轮容纳腔45内;阀门49,与固定在进气口42和出气口43通道内部的座圈410配合;阀门49径向平行的固定在传动轴46上;阀门49的端面外周设有环形槽411,环形槽411内安装有密封环;端盖412,密封电动机容纳腔44和齿轮容纳腔45。阀体41用于装配电动机、传动轴46及其它的部件,作为电控EGR阀门的支撑主体。阀体41的进气口42连接有配套的管道将废气引入,通过阀门49的调节后将适当的废气流入发动机内进行二次燃烧。本技术是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轴46,传动轴46转动时带动阀门49旋转,使得阀门49与座圈410之间产生间隙,不同的间隙形成不同的废气流量。在实际过程中,进气口42和出气口43的通道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座圈410安装在该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以及排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滤芯和化油器,进气管路通过进气阀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三元催化器和消声器,排气管路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净化器、冷却器、EGR阀门、流量计和单向阀,并接入进气管路上;所述净化器包括管体、前端盖、后端盖和过滤芯;前端盖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前卡槽,前卡槽内部具有前通孔,后端盖的前端具有后卡槽,后卡槽的外侧设置有后通孔;所述过滤芯的两端分别嵌入固定在前卡槽和后卡槽内;所述循环支路的末端设置有均流管,均流管上设置有均流孔;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装配座,均流管穿过装配座中部的孔进入到进气管路内,均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装配座上设置有螺孔用于将均流管固定在装配座上;所述EGR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具有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阀体的内部具有电动机容纳腔和齿轮容纳腔;电动机,嵌入电动机容纳腔内,其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传动轴,贯穿阀体内部,穿过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之间的通道,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与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另一端与安装在阀体内部的轴承配合;从动轮和主动轮安装在齿轮容纳腔内;阀门,与固定在进气口和出气口通道内部的座圈配合;阀门径向平行的固定在传动轴上;阀门的端面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密封环;端盖,密封电动机容纳腔和齿轮容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以及排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滤芯和化油器,进气管路通过进气阀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三元催化器和消声器,排气管路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净化器、冷却器、EGR阀门、流量计和单向阀,并接入进气管路上;所述净化器包括管体、前端盖、后端盖和过滤芯;前端盖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前卡槽,前卡槽内部具有前通孔,后端盖的前端具有后卡槽,后卡槽的外侧设置有后通孔;所述过滤芯的两端分别嵌入固定在前卡槽和后卡槽内;所述循环支路的末端设置有均流管,均流管上设置有均流孔;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装配座,均流管穿过装配座中部的孔进入到进气管路内,均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装配座上设置有螺孔用于将均流管固定在装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家本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田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