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及其顶板、侧墙、前墙以及连接组件、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89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连接组件,集装箱顶板、侧墙、前墙及集装箱。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集装箱的顶板上设有第一连接件,侧墙及前墙上均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搭接臂和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二者之间构成一定位槽。第二连接件包括卡接部和对接部,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二者之间构成卡装墙主体的卡槽。连接组件中,对接部可插入定位槽而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在运输时能够拆分成多个分片而进行堆叠打包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又可快速高效地完成箱体的定位组装,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节省了箱体组装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Containers and their roofs, side walls, front walls and connecting components and connector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a connecting component, a container roof, a side wall, a front wall and a container.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member. The first connecto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and the front wall.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 lap arm and a positioning part, and the positioning part comprises a first positioning arm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arm, which constitute a certain positioning groove. The second connector includes a clamping joint and a butt joint, and the clamping joint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arm and a second clamping arm, which constitute a clamping groov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mping wall. In the connection component, the docking part can insert a positioning slot to connect the first connector to the second connector. Therefore, the container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split into several pieces and packaged for stacking and transportation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omplete the positioning and assembly of the container body after arriving at the destination, thus improving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saving the manual cost and time cost of the container bod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及其顶板、侧墙、前墙以及连接组件、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
,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其顶板、侧墙、前墙以及连接组件、连接件。
技术介绍
集装箱大多在中国大陆生产,集装箱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大都采用焊接方式。各部件之间不可拆卸,只能将整箱运输至欧美市场。新产品未交付前通常是空箱运输,因此运输费用高、运输效率低。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集装箱的箱体分成底架、前墙、左右侧墙、顶板和后门六片式结构而打包运输。但是箱体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又面临着无法快速地定位装配、高效地完成组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整箱运输效率低、费用高,以及箱体分片打包运输后无法高效地完成组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至少一用以搭接墙主体的搭接臂以及与所述搭接臂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交汇相连且相互间呈锐角夹角的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第一、第二定位臂之间构成一定位槽。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所述搭接臂,分别为第一搭接臂和第二搭接臂,且所述第一搭接臂与第二搭接臂之间连接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搭接臂、第二搭接臂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搭接臂位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搭接臂上突出形成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由所述第二搭接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搭接臂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凸筋与所述支撑臂之间构成过线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臂和所述第二搭接臂均垂直于所述支撑臂;所述第一定位臂与所述支撑臂共面并连成一体,所述第二定位臂与所述第一搭接臂位于所述连接臂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搭接臂、支撑臂以及第二定位臂构成一安装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卡接部以及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的尖角状的对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之间构成卡装墙主体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对接部包括交汇相连且相互间呈锐角夹角的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优选地,所述卡接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之间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臂和连接在所述加强臂一端的夹持部,所述加强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一端相连,所述夹持部朝所述第一卡接臂方向凹入形成一工装匹配槽。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在第一、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过渡连接臂,所述第一、第二夹持臂和所述过渡连接臂构成U型的所述工装匹配槽,所述过渡连接臂与所述加强臂相连,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对接臂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相连,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工装匹配槽中的内表面构成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接臂倾斜的导向面,所述第二卡接臂背向所述第一卡接臂的外表面与所述导向面之前构成优角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平齐并共同垂直于所述加强臂,所述第二对接臂的背向所述第一对接臂的外侧凹设第一密封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臂自由端的面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侧凹设第二密封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前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前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均垂直于所述搭接臂,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且该对接部可插入所述定位槽而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和连接在所述顶板主体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前述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侧墙,包括侧墙主体和连接在所述侧墙主体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前述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前墙,包括前墙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前墙主体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前述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矩形的底架、立设在所述底架前端的前墙、立设在所述底架后端的后门框、分别立设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侧墙以及平行于所述底架并固定在所述前墙、后门框和两侧墙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为前述的集装箱顶板,所述侧墙为前述的集装箱侧墙,所述前墙为前述的集装箱前墙。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在运输时能够拆分成多个分片而进行堆叠打包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又可快速高效地完成箱体的定位组装,因此,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节省了箱体组装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侧墙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前墙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连接件;11、第一定位臂;12、第二定位臂;13、定位槽;14、第一搭接臂;15、第二搭接臂;151、限位凸筋;16、支撑臂;17、过线槽;18、安装槽;2、第二连接件;21、对接部;211、第一对接臂;212、第二对接臂;2121、第一密封槽;213、加强件;2131、加强臂;2132、夹持部;2132a、第一夹持臂;2132b、第二夹持臂;2132c、过渡连接臂;2133、工装匹配槽;2134、导向面;22、第一卡接臂;221、第二密封槽;23、第二卡接臂;24、卡槽;3、集装箱顶板;31、顶板主体;311、横梁;312、板面;4、集装箱侧墙;41、侧墙主体;42、加强柱;5、集装箱前墙;51、前墙主体;6、集装箱;61、底架;62、前墙;63、后门框;64、侧墙;65、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其中,第一连接件1包括至少一用以搭接墙主体的搭接臂以及与搭接臂连接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臂11和第二定位臂12,第一定位臂11与第二定位臂12交汇相连且二者之间的夹角ɑ为锐角。第一、第二定位臂12之间构成一定位槽13。第二连接件2包括卡接部和对接部21,其中对接部21呈尖角状,卡接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臂22和第二卡接臂23,第一卡接臂22和第二卡接臂23之间构成卡装墙主体的卡槽2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接臂22和第二卡接臂23均垂直于搭接臂,对接部21与定位槽13相适配,且该对接部21可插入定位槽13而使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墙主体为集装箱的墙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可以使位于搭接臂上的墙主体与卡装在卡槽24中的墙主体相连,以实现集装箱6相邻的墙主体之间快速地对接装配,从而在保证集装箱箱体能够分片打包运输的同时,确保运输至目的地后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箱体的组装。具体地,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包括两个搭接臂,分别为第一搭接臂14和第二搭接臂15。第一搭接臂14与第二搭接臂15之间还连接一支撑臂16,第一搭接臂14、第二搭接臂15分别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用以搭接墙主体的搭接臂以及与所述搭接臂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交汇相连且相互间呈锐角夹角的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第一、第二定位臂之间构成一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用以搭接墙主体的搭接臂以及与所述搭接臂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交汇相连且相互间呈锐角夹角的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第一、第二定位臂之间构成一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所述搭接臂,分别为第一搭接臂和第二搭接臂,且所述第一搭接臂与第二搭接臂之间连接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搭接臂、第二搭接臂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的两侧并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搭接臂位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臂上突出形成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由所述第二搭接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搭接臂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凸筋与所述支撑臂之间构成过线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臂和所述第二搭接臂均垂直于所述支撑臂;所述第一定位臂与所述支撑臂共面并连成一体,所述第二定位臂与所述第一搭接臂位于所述连接臂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搭接臂、支撑臂以及第二定位臂构成一安装槽。5.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部以及与所述卡接部相连接的尖角状的对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之间构成卡装墙主体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交汇相连且相互间呈锐角夹角的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之间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臂和连接在所述加强臂一端的夹持部,所述加强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一端相连,所述夹持部朝所述第一卡接臂方向凹入形成一工装匹配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在第一、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过渡连接臂,所述第一、第二夹持臂和所述过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作伟赵欢王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