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77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包括:基材、RFID天线和RFID芯片,该RFID天线是由打印或印刷于该基材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该RFID天线附着于该RFID天线并且和该RFID天线电性连接。通过打印或印刷方式可以将文件内容印制于基材的表面,其中导电油墨的组成包括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以一预设的比例混合,可作为进一步辨识防伪文件是否为真的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易于验证和难以复制的功效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ti-counterfeiting Docum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ti-counterfeiting document, including a base material, an RFID antenna and an RFID chip. The RFID antenna is composed of conductive ink printed or pri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material. The RFID antenna is attached to the RFID antenna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FID antenna.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can be prin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by printing or printing. The composition of conductive ink includes carbon and other metal conductive fillers. Carbon and other metal conductive fillers are mixed in a preset propor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furthe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i-counterfeiting documents.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it can provide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ti-counterfeiting document with the functions of easy verification and difficult re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文件,特别是一种易于验证和难以复制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
技术介绍
防伪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含纸币、证件(例如身份证和驾照)、证券、邮票和文件(例如契约、证书和机密文件),以上这些文件基本上都是一种实体文件,实体文件和以电信号形式存在的数字文文件或是数字数据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应用于所述实体文件的防伪技术也和数字文文件的防伪技术不同。已知应用于实体文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防伪文件如未特别说明,均属实体文件)的防伪技术大部分是通过印刷技术实践,例如:变色油墨、光变油墨(opticallyvariableink)、微缩印刷、荧光油、对印图案(可通过对齐匹配验证真伪),这些防伪技术在作验证时仍不免需要通过人力进行辨识,使用上较不方便。已知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辨识的防伪标记,包含磁性油墨和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电子卷标(Tag),这种防伪技术可以提高防伪文件的辨识速度。其中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使用的电子卷标主要包含两个部件:天线和芯片,芯片可以储存数字数据,利用可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读取机(Reader)致能贴附在防伪文件的电子卷标,就可以对芯片中储存的数字数据辨识及存取的工作,进而实现文件的防伪功能。在已公开的美国专利US2007/0257797A1,提出了一种具有无线射频识别卷标的安全文件的结构,这种安全文件具有多层结构,无线射频识别卷标的芯片和天线被粘附在多层结构之中,但是这种安全文件的结构复杂而且较厚,难以广泛应用。在已公开的美国专利US2009/00515541,提出了一种无线射频辨识防伪认证文件及其制法,尤其是一种将天线事先印制于空白的认证文件,在文件的数据打印于空白的认证文件之后再将芯片固定于天线的两端点,以形成防伪认证文件的无线射频辨识防伪认证文件及其制法;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芯片固定处盖上钢印,以加强其防伪及辨识功效。但是,其中的芯片仍然可能被盗用并移置于具有相同格式但是数据不同的另一份认证文件,因此,如何保护芯片避免芯片被轻易置换,也是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103353945A,提出了一种纸质基材的RFID防伪机动车证件,包括防伪纸质基层和结合于防伪纸质基层的RFID结构。进一步地,其中RFID结构还包括结合层,RFID天线和RFID芯片设在结合层上,再将结合层粘贴于防伪纸质基层的相应位置,这相当于是一种具有RFID天线和RFID芯片的贴纸,可以直接粘贴在证件的表面;但是这种结构可以更轻易地进行置换,只要结合层以及设于结合层上的RFID天线和RFID芯片完整,就可以将这种具有RFID天线和RFID芯片的贴纸转移到另一个伪造的证件,而且不会损坏RFID天线和RFID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验证和难以复制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实施例,包括:基材、RFID天线和RFID芯片,RFID天线是由打印或印刷于基材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RFID芯片附着于RFID天线并且和该RFID天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其中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包括:粘胶层和覆盖层,粘胶层位于基材的表面预定印制RFID天线的位置,RFID天线是印制于粘胶层的表面,覆盖层覆盖于RFID天线和RFID芯片的上方。其中基材包含纸和塑料片其中的任一种。其中塑料片的材料可以是PET、PVC、PC、PE和PP其中的任一种。其中导电油墨的组成包括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其中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以一预设的比例混合,用于印制RFID天线的导电油墨的组成元素比例可作为进一步辨识防伪文件是否为真的依据。其中碳材至少包含石墨、石墨烯、碳管、碳棒和碳黑中的任一种。其中金属导电填料至少包含银、金、铂、铜、镍及其合金以及复合体的任一种。其中覆盖层包含纸和塑料片其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实体文件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结构,包括:RFID天线和RFID芯片,RFID天线是由打印或印刷于实体文件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RFID芯片附着于RFID天线并且和RFID天线电性连接。其中导电油墨的组成包括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其中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以一预设的比例混合,用于印制RFID天线的导电油墨的组成元素比例可作为进一步辨识防伪文件是否为真的依据。其中碳材至少包含石墨、石墨烯、碳管、碳棒和碳黑中的任一种。其中金属导电填料至少包含银、金、铂、铜、镍及其合金以及复合体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实体文件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结构包括:粘胶层和覆盖层,粘胶层位于实体文件的表面预定印制RFID天线的位置,RFID天线是印制于粘胶层的表面,覆盖层覆盖于RFID天线和RFID芯片的上方。其中覆盖层包含纸和塑料片其中的任一种。其中塑料片的材料可以是PET、PVC、PC、PE和PP其中的任一种。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实施例的平面构造图;图2是图1在A-A位置的构造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平面构造图;图5是图4在B-B位置的构造断面图;图6是图4的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10基材20RFID天线30RFID芯片40粘胶层50覆盖层60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实施例的平面构造图和构造断面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基材10、RFID天线20和RFID芯片30。基材10就是用以承载文件数据的载体,文件数据或是文件内容可通过打印或印刷的方式印制于基材10的表面成为所述的实体文件,基材10的实施方式包含纸和塑料片其中的任一种,较佳地,塑料片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其中的任一种。RFID天线20是由打印或印刷于基材10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RFID芯片30附着于RFID天线20并且和RFID天线20电性连接,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粘贴的方式将RFID芯片30固定于基材10或部份的RFID天线20的表面,再利用导电银胶将RFID天线20和RFID芯片30接合(Bonding)完成电性连接。构成RFID天线20的导电油墨的组成包括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filler),其中所述的碳材包含石墨、石墨烯、碳管、碳棒和碳黑其中的任一种,所述的金属粉末的包含银、金、铂、铜、镍及其合金以及复合体的任一种。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RFID天线和RFID芯片,该RFID天线是由打印或印刷于该基材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该RFID芯片附着于该RFID天线并且和该RFID天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RFID天线和RFID芯片,该RFID天线是由打印或印刷于该基材的表面的导电油墨构成,该RFID芯片附着于该RFID天线并且和该RFID天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该基材包含纸和塑料片其中的任一种,该塑料片的材料包含PET、PVC、PC、PE和PP其中的任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油墨的组成包括碳材和其它金属导电填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该碳材和该其它金属导电填料以一预设的比例混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该碳材至少包含石墨、石墨烯、碳管、碳棒和碳黑中的任一种。6.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电填料至少包含银、金、铂、铜、镍及其合金以及复合体的任一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层和覆盖层,该粘胶层位于该基材的表面预定印制该RFID天线的位置,该RFID天线是印制于该粘胶层的表面,该覆盖层覆盖于该RFID天线和该RFID芯片的上方。8.一种实体文件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天线和R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兴陈家庆赖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葛兰菲安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