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文复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二翼旋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二翼旋转门,由动力1、旋转体2及框架5组成,其特征是:动力1和旋转体2轴线重合,走轮3位于旋转体2边缘,与轨道同心。(*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应用于旋转门制造业是一种二翼动力旋转门的新结构型式,确切说,是把普通的二翼旋转门的动力电机,从旋转体边缘设置,改为旋转体中心主轴位置,把行走轮由电机直接带动改为自由万向承重轮的一种全新的二翼旋转门。以前的二翼旋转门是电机和行走轮共同设于旋转体边缘,以电机为动力直接带动走轮行走在框架结构的轨道上,进行圆周滚动。从而带动旋转体共同旋转,但是,由于复杂的结构因素,造成走轮始终处于各种恶劣工况中运行,不但承担着行走,制动的功能,而且又处于安装,调试矛盾的焦点,无法保证其完美的工况条件,故直接影响质量和寿命。本专利技术着重研究已有技术的结构及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目的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把动力电机移至中轴,直接带动旋转体,使走轮为被动运行,只司承重的职务,从而改善工况条件,使结构合理。2、改变固定走轮驱动为万向自由轮,进一步改良其工况条件。3、驱动旋转体的动力,可以使电机直接驱动,亦可间接驱动,更好地利用空间。本专利技术以此为依据进行研究,采取以下措施1、只设一个动力1直接带动旋转体2同轴运转,而处于旋转体2边缘的走轮3不作为动力轮,只承受旋转体2的重量,且不受数量限制。2、设若于走轮3于旋转体2的边缘且可绕轴线6摆动,这样该轮就成为万向自由承重轮。3、根据结构的要求,动力可以是减速电机,亦可以是电机驱使的轮系。通过对结构的重新设计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因为动力1直接同轴驱动旋转体2,直接控制旋转2的运转、制动等功能,故工况简单。又因为动力1从旋转体2上移至固定的框架3上,这不但减轻了旋转体的总重量,而且使控制电路更简化。又因为走轮3不是动力轮,故可以尽量缩小直径和厚度,用增加数量来你弥补承重的不足,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由于走轮3厚度产生的内外缘线速度不同而造成的磨损,改善了走轮3的工况,提高了寿命。本技术,由于走轮3设计成可绕轴线6摆动的万向自由轮,所以,解决了固定式走轮3轴线必须向心的问题,由于可以自动定位、自动调心、则进一步改善了工况,提高了寿命。本实新型动力1可以设计成减速电机,亦可设计成由电机驱动的轮系,直接驱动旋体2,故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解决安装问题,简化了结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实例附图一表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其中表示1、动力 2、旋转体3、走轮 4、轨道 5、框架 6、轴线。附图二表示本技术走轮3的工作示意图其中表示3、走轮 4、轨道6、轴线。为具体说明该技术,现参阅附图举例加上说明;如图一所示动力1设计为减速电机其减速机主轴与旋转体主轴重合,直接驱动二翼门旋转体2、控制旋转体2的运转和制动等功能,在旋转体边缘设置若干(譬如50个)走轮3,由于数量多故每个轮承担的做用力较小,故走轮3可以设计的小而薄,从而解决了因为大而厚产生的走轮3内外缘线速度不同产生的磨损的问题。如图二所示,走轮3设计成可绕轴线6摆动,故即使走轮3在安装中轮轴线不完全指向旋转体2的圆心,其由于是万向自由轮,故在运转时可以自动调心,改善了工况,进一步减少磨损。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二翼旋转门,由动力1、旋转体2及框架5组成,其特征是动力1和旋转体2轴线重合,走轮3位于旋转体2边缘,与轨道同心。2.一种新型二翼旋转门,其特征是走轮3是可绕轴线6摆动的自由轮。3.一种新型二翼旋转门,其特征是该动力1可以是减速电机,亦可以是电机驱使的轮系。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全新理念和构造的二翼自动旋转门,其特点是1、电机设于固定的门体上,其输出轴直接带动旋转体旋转和制动,这样不但减轻了旋转体的重量,而且简化了控制电路,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工作可靠性。2、解决了旋转门行走轮的寿命问题,由于行走轮不传递动力,是万向自由轮,而且又可以安装数量很多,这样不但减轻了行走轮的负荷,而且增加了旋转体运转的平稳性。3、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不改变原功能和几何尺寸。文档编号E05F15/12GK2564696SQ0224196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宋文复 申请人:宋文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复
申请(专利权)人:宋文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