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991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1),其特征在于,具有摩擦构件(6),该摩擦构件(6)沿外筒部(21)的径向夹在基体(2)的外筒部(21)的内周面与臂(3)之间,并卡定于臂(2),具有能够相对于外筒部(21)的内周面滑动的圆弧面(60),摩擦构件(6)设置成,在伴随着臂(3)的摆动而相对于外筒部(21)的内周面滑动时,圆弧面(61)停留在通过中心轴(R)的水平面(HP)以上的高度。

Automatic tensioner for auxiliary drive belt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tensioner (1) equipped with an auxiliary drive belt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friction member (6), which is clamped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outer cylinder (21) of the base body (2) and the arm (3)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outer cylinder (21), and is clamped to the arm (2), having an arc surface (60) capable of sliding relative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outer cylinder (21), and a friction member (6) arranged with the accompanying arm (3). The circular arc (61) stays above the horizontal plane (HP)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ral axis (R) when the circular arc (61) swings and slides relative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outer cylinder (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机动车发动机的辅机进行驱动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
技术介绍
在对机动车发动机的辅机进行驱动的带中,由于以发动机燃烧为起因的旋转变动而带张力发生变动。以带张力的变动为起因而产生带滑动,会产生该滑动音或磨损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以往,作为即使带张力发生变动也能自动地适度保持带张力并抑制带滑动的发生的机构,采用了自动张紧器。在机动车发动机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中,特别是带张力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使被支承成相对于固定构件(以下,称为基体)转动自如的可动构件(以下,称为臂)的摆动充分地减衰,而具备减衰机构(阻尼机构)。作为减衰机构,多采用例如专利文献1、2公开的所谓干式的减衰机构。干式的减衰机构是将作为阻尼产生构件的摩擦构件设置在基体与臂之间并卡定于臂的结构,通过使摩擦构件与基体的滑动面产生摩擦作用而使臂的摆动减衰。专利文献1的摩擦构件卡定于臂,沿径向夹持在基体与臂之间。沿臂的摆动轴方向观察时,该摩擦构件形成为大致扇形形状。专利文献1的摩擦构件的滑动面是能够与基体的外筒部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圆弧面。专利文献2的摩擦构件卡定于臂,通过沿臂的摆动轴方向压缩的螺旋弹簧而向基体(详细而言,固定于基体的摩擦构件安装板)压紧。该摩擦构件沿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环状。专利文献2的摩擦构件的滑动面是能够与基体(摩擦构件安装板)滑动接触的环状面。在机动车发动机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上述的自动张紧器中,伴随着带的张力变化而臂激烈地摆动。伴随着该臂的摆动,摩擦构件相对于基体激烈地滑动。作为阻尼产生构件的摩擦构件由于在该滑动面反复产生的摩擦作用而逐渐磨损并磨薄。当摩擦构件的滑动面的至少一部分提前磨损时,难以确保使臂的摆动减衰的效果,自动张紧器可能会提前到达寿命。而且,以摩擦构件的滑动面的磨损为起因,关于摆动轴的轴承,沿轴向观察时在摩擦构件的滑动面(磨损面)侧也会承受偏载荷而产生偏磨损,臂向该方向倾斜。当臂的倾斜变得显著时(例如超过1°时),在辅机驱动带系统产生的不对中变得显著。因此,带从张紧轮承受大的侧压,最差的情况下,从张紧轮脱落,自动张紧器可能会提前到达寿命。另外,机动车发动机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有时会遭受到泥水等水介质,例如专利文献1、2公开的实施方式那样存在泥水等水介质从形成在基体的圆筒部(开口侧的前端部)与臂之间的环状间隙浸入的情况。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会在摩擦构件的滑动面与基体之间介有泥水等水介质所含有的异物。由于介有该异物,即便采用耐磨损性优异的摩擦构件作为阻尼产生构件,与未介有异物的情况相比,摩擦构件的滑动面也会提前磨损,引起前述的问题,结果是自动张紧器可能会提前到达寿命。作为用于应对该课题的手段,已知有在泥水等水介质浸入的路径(前述的环状间隙)配置密封构件,由此能够防止异物从外部浸入到自动张紧器主体内部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4)。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56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3-0834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6-16200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6-0577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3、4的自动张紧器虽然能够解决在摩擦构件的滑动面与基体之间介有异物的问题,但是对于密封构件,需要充分考虑的关于材料或形状的专用设计,以确保耐久性并极力避免给臂的摆动运动造成阻力,因此相应地自动张紧器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的问题点而作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即使不具备密封构件,也能防止在摩擦构件与对方面之间的滑动面介有异物的情况,抑制摩擦构件的滑动面的提前磨损,能够确保自动张紧器的耐久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具有以下的特征。即,本专利技术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臂,被支承成相对于所述基体以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张紧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臂,并绕挂有带;摩擦构件,沿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臂之间,并卡定于所述臂,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的圆弧面;及螺旋弹簧,以使所述臂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个方向转动的方式对所述臂施力,在绕挂于所述张紧轮的所述带的张力变化而所述臂摆动时,通过使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而使所述臂的摆动减衰。在该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中,所述摩擦构件设置成,在伴随着所述臂的摆动而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时,所述圆弧面停留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根据该结构,卡定于臂的作为阻尼产生构件的摩擦构件设置成,在伴随着臂的摆动而相对于对方面(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滑动面)停留在通过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中心轴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通常,在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中,臂激烈地摆动,但是臂的摆动幅度自身比较小(最大为大致10°)。因此,能够实现在臂摆动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滑动面)停留在通过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中心轴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的设置。通常,自动张紧器的基体固定于发动机体等的大致沿铅垂方向的面。因此,在自动张紧器遭遇到泥水等水介质的环境下,从基体的圆筒部与臂之间的间隙浸入的泥水等水介质包含的异物在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中,未堆积于比通过中心轴的水平面靠上方的部分,而堆积于比通过中心轴的水平面靠下方的部分。因此,能够防止在摩擦构件的圆弧面(滑动面)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介有异物的情况。其结果是,即使不具备密封构件,也能抑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滑动面)的提前磨损,能够确保自动张紧器的耐久性。在本专利技术的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摩擦构件设置成,沿所述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所述圆弧面的中心角小于150°,并且,在向所述带施加了规定的初始张力的时刻,沿所述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的最上部的位置与所述圆弧面的中央部的中心角为10°的区域接触。在带为多楔带或齿形带等具有与滑轮的槽卡合的突起的类型的情况下,从施加了初始张力的瞬间开始带张力下降,然后稳定。而且,初始张力在带为基准尺寸这样的前提下设定。然而,在带的制造时,带长在容许值内变动。带长比基准尺寸越短,则初始张力越升高,之后的稳定的张力也越升高。即使这样的初始张力施加后的带张力的下降和带长的变动存在,带张力稳定的状态下的摩擦构件的位置也停留在向基准尺寸的带施加了规定的初始张力的时刻的从摩擦构件的位置绕中心轴为大致±5°的范围内。而且,臂的摆动幅度为大致1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摩擦构件设置成,沿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圆弧面的中心角小于150°,并且,在向带施加了规定的初始张力的时刻,沿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最上部的位置与圆弧面的中央部的中心角为10°的区域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在臂摆动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停留在通过中心轴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的结构。而且,即使初始张力施加后的带张力的下降和带长的变动存在,在臂摆动时,也能够使沿中心轴方向观察的摩擦构件的圆弧面的中间的位置成为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最上部接近的位置。在圆弧面的圆弧的长度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臂,被支承成相对于所述基体以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张紧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臂,并绕挂有带;摩擦构件,沿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臂之间,并卡定于所述臂,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的圆弧面;及螺旋弹簧,以使所述臂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个方向转动的方式对所述臂施力,在绕挂于所述张紧轮的所述带的张力变化而所述臂摆动时,通过使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而使所述臂的摆动减衰,其中,所述摩擦构件设置成,在伴随着所述臂的摆动而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时,所述圆弧面停留在通过所述中心轴的水平面以上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7 JP 2016-126315;2017.06.08 JP 2017-113111.一种辅机驱动带系统具备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臂,被支承成相对于所述基体以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的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张紧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臂,并绕挂有带;摩擦构件,沿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臂之间,并卡定于所述臂,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滑动的圆弧面;及螺旋弹簧,以使所述臂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个方向转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哲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