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83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造纸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锅炉、脱硫塔、污泥堆放室、干燥室、与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的余热管道,污泥堆放室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引风机与锅炉的进气口连接,干燥室的进气口与余热管道连通,干燥室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引风机与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脱硫塔由下至上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相邻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均固定于塔体内壁且沿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该系统利用锅炉燃烧的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高效利用热能,而且对污泥臭气和锅炉烟气的脱硫效果更好,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硫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造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造纸废渣和污泥。据统计,造纸行业利用废纸每生产100吨成品纸,大约产生污泥量15m3。目前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堆放和填埋以及锅炉焚烧,污泥产生的臭气很重,而且燃烧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元等有害气体。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在焚烧前需进行脱水处理,造纸污泥浓缩设备如带式压滤机和板框过滤机等,往往所能达到的干度基本上是在25~45%,压榨后的污泥进入锅炉,只能解决焚烧的问题,其热量发挥的作用基本上等于零。因为污泥进入锅炉燃烧后,其吸热和放热的量基本相同,处理利用仍然难度大。锅炉燃烧排放的烟气需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含量。然而,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余热,直接将其引入脱硫塔进行处理,使得烟气中的大量余热被浪费掉,热能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另一方面,现有脱硫塔结构,当烟气直接进入到脱硫塔内的瞬间,由于气流速度很快,气流量也很大,气流直接冲击到脱硫塔内壁,不仅造成塔壁的严重磨损,也形成了局部不均匀的急速上升气流,不利于与喷淋装置的全面接触,脱硫效率最多达到90%左右就已经达到瓶颈,不能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锅炉燃烧的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高效利用热能,而且脱硫效果更好,节能环保。提供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锅炉和脱硫塔,还包括污泥堆放室、污泥输送装置、干燥室、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的余热管道,所述污泥堆放室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引风机与锅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与所述余热管道连通,所述干燥室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引风机与所述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脱硫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所述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所述填料段设置有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所述除雾段设置有除雾器,相邻所述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烟气和喷淋药液分布均匀的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均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壁且沿所述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通过第三引风机与余热管路连接,所述余热管道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鼓风机和空气预热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锅炉的进风口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与第二引风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除尘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是由两块弧形板和两块侧板拼接而成,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塔体内壁,所述两块弧形板的两个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弧形板的弧形面均朝内侧弯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面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塔体内壁圆周的半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段设置有三个喷淋层;所述填料段设置有两个填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污泥堆放室内污泥排放的大量臭气通过集气罩收集至锅炉进行燃烧处理,使臭气中的硫化氢转化为二氧化硫,同时,污泥堆放室内的污泥经污泥输送装置输送至干燥室进行干化处理,干燥室的加热气体来自于锅炉燃烧所排放的烟气,由于该烟气带有大量的余热,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烟气在干燥室内有足够的时间与污泥进行热交换,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汽化,并马上被烟气带走,干化速率高,烟气经过干燥室与污泥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降至70度左右,然后再进入脱硫塔进行下一步脱硫处理。上述过程中,烟气干化属低温干化,不仅保留了污泥中有机高热值可燃成份,而且干化后污泥即被输送出干燥室,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极少。整个过程高效利用了烟气热能,节能环保,而且安全性能好;另一方面,脱硫塔在相邻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当烟气和喷淋药液通过导流板时,导流板将靠近脱硫塔内壁上的药液和烟气向塔体中心引流,在塔体中心形成强烈的湍流和涡流层,在此气流作用下强化了烟气对药液的扰动,并降低烟气流动阻力,使烟气与药液充分接触,提高了气液传质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脱硫塔1、药液槽11、喷淋支管12、导流板13、弧形板131、侧板132、循环泵14;喷淋段10、喷淋层101、填料段20、填料层201、除雾段30;锅炉2、污泥堆放室3、污泥输送装置4、干燥室5、除尘器6、鼓风机7、空气预热器8;第一引风机15、第二引风机16、第三引风机17;余热管道18、气动调节阀19。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锅炉和脱硫塔,还包括污泥堆放室3、污泥输送装置4、干燥室5、与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的余热管道18,堆放室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引风机15与锅炉的进气口连接,干燥室5的进气口通过第三引风机17与余热管道18连通,干燥室5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引风机16与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工作时,污泥堆放室3内污泥排放的大量臭气通过集气罩收集至锅炉进行燃烧处理,使臭气中的硫化氢转化为二氧化硫,同时,污泥堆放室3内的污泥经污泥输送装置4输送至干燥室5进行干化处理,干燥室5的加热气体来自于锅炉燃烧所排放的烟气,由于该烟气带有大量的余热,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烟气在干燥室5内有足够的时间与污泥进行热交换,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汽化,并马上被烟气带走,干化速率高,烟气经过干燥室5与污泥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降至70度左右,然后再进入脱硫塔进行下一步脱硫处理。上述过程中,烟气干化属低温干化,不仅保留了污泥中有机高热值可燃成份,而且干化后污泥即被输送出干燥室5,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极少。整个过程高效利用了烟气热能,节能环保,而且安全性能好。余热管道18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19,干燥室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调节余热管道18中烟气的流量,实现对干燥室5内污泥干化温度的调控,节能效果显著。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鼓风机7和空气预热器8,鼓风机7的出风口与空气预热器8的一端连接,空气预热器8的另一端与锅炉2的进风口连接。空气预热器8可将室外的冷空气进行预热,并增加鼓风机7供氧,进一步使锅炉2内的空气混合均匀,燃烧更充分。本实施例中,干燥室5与第二引风机16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除尘器6,经过干燥室5热交换后的烟气含有粉尘及湿度较大,先经过除尘器6处理后再送入脱硫塔1进行脱硫处理,从而保证脱硫效果。本实施例中,脱硫塔1的底部设置有药液槽11,脱硫塔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10、填料段20和除雾段30,喷淋段10设置有三个喷淋层101,填料段20设置有两个填料层201,每个填料层20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101,每个填料层201是由矩鞍环填料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锅炉和脱硫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堆放室、污泥输送装置、干燥室、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的余热管道,所述污泥堆放室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引风机与锅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与所述余热管道连通,所述干燥室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引风机与所述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脱硫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所述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所述填料段设置有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所述除雾段设置有除雾器,相邻所述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烟气和喷淋药液分布均匀的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均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壁且沿所述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锅炉和脱硫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堆放室、污泥输送装置、干燥室、与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连通的余热管道,所述污泥堆放室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引风机与锅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与所述余热管道连通,所述干燥室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引风机与所述脱硫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脱硫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段、填料段和除雾段,所述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喷淋层,所述填料段设置有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喷淋层,所述除雾段设置有除雾器,相邻所述喷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烟气和喷淋药液分布均匀的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均固定于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壁且沿所述塔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及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的进气口通过第三引风机与余热管路连接,所述余热管道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文卫生用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