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摆铝门组外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61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摆铝门组外框,其直料具有中空区间及呈阶形内侧,于小阶壁面设有纵向之线形凹槽,上横料由具有钩体可相互钩结组合之外、内上横料组成,下横料之外下横料内面中段横设有一开口,外面向外凸设有排水槽,一内下横料设有一嵌入开口内之斜导面,适当位置凸设有挡水缘作为门体关闭之挡体,此外框直料有效增加结构强度,线形凹槽可正确安装铰链,且上横料作定长截断即可,有助于简易安装组合,雨水可由内下横料导引排入外下横料经排水槽排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旋摆铝门组外框。现有技术中的挤压铝型材旋摆门组的门外框结构总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系由两左右直料10上端间结合一上横料11组成,为了具有更加牢固强度或配合门槛之需,可以在下端结合一下横料12(如图1所示)。类此结构之门外框,虽然可以提供旋摆门体锁结使用,但却因为其直料10与上横料11之个别形状结构设计不良,以致于在实际组合安装与使用上,仍存有许多可行改良之缺点;在此逐一分析说明如下如左、右直料10系设计成一凹字形型料,在其内侧面设有一横向凸出纵向排列之挡缘13,并在挡缘13上设有嵌合槽14,可以提供毛刷条嵌结组合,进而达到作为门挡及密合之用。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直料之形状结构设计成凹字形及挡缘13直接横向凸出,所以整体之结构强度较薄弱,容易在门体旋摆开关时产生变形;再者,与墙壁结合时,混凝土直接进入到凹字形内部,如此一来,安装门体时,螺钉会直接顶着混凝土,容易造成直料上之螺孔产生崩牙而失去效用,影响到门体16安装稳固性;另外,其内侧面呈光滑平面,在门体16配合铰链17及螺钉安装固定时,螺钉因无任何固定依据,所以会产生偏左、右或上下之滑动现象(如图2所示),使门体无法很正确的安装固定在外框上;外框与墙壁结合时,墙面18都会突出于直料10两边(如图2所示),所以泥水匠在修饰壁面平整度时,都需要作墙角19修饰(俗称棒角),此墙角修饰需要较高技术,困难度较大,相当浪费人工。再就上横料11而言,其为对门体阻挡限位及密合需要,在下方设有向下之凸出挡缘13,其除了直料10所有之缺点都有外,尚存有与直料10组合时,必需先行以模具或其他工具将两端挡缘13位置处予以冲掉或铣切形成凹槽20,以配合容纳直料10所凸设之挡缘13;所以在制造上需要以特殊之模具来作凹槽20之冲制或铣缺,有设备成本高,且制造不易之缺点;同时容易产生变形,且会产生毛边,组合起来容易产生间隙。此外,下横料12都是属于一体成型者,其为了配合容纳两侧直料10内侧所设挡缘13,需要在两端对应位置凹设有适当之缺槽21,方能使该下横料12与直料10锁结固定成一体,其仍无法免除向内渗水的缺点。而且,该下横料12系属一体挤压成型之型料,其属于外侧段略高,并向外倾斜向下,并设有一水平延伸向内之挡缘22,而内侧段略低成斜面状,所以该下横料12呈一高阶向外倾斜、低阶较低呈斜面状之阶状体。如此,其为了配合容纳门框体直料10所凸设之挡缘13,要在两端与挡缘13对应位置,设有缺槽21(参见图1、4所示),而此缺槽21因同时关系到挡缘13与低阶,所以其无法比较简单之冲切技术来克服,而需要以较困难之铣切技术来完成,如此一来铣切技术性高,尺寸控制不易,速度又慢,较不符经济制造原则,此为下横料之一缺点。又如图5所示,在门框体10上使用时,其设有挡缘22,可以在门体16关上时,与门体16外缘保持适当间距,再配合其高阶向外倾斜,虽然可以将部分雨水阻挡并由高阶向外排除;但实际上风、雨是无孔不入,尤其是雨水,一旦雨水碰到门体16,即顺着门体16表面向下流,进而渗到低阶处,再加上高阶之阻挡,所以所有之渗入雨水,只能向屋内流,此为雨水向内流之问题点所在。如何将前述现有技术铝门外框体因直料与上横料形状结构设计不当所引发出来各项缺点加以排除,而提供一种经改良设计后,能够提供使上横料与直料在安装组合、门体安装组合、以及后续之壁面整修等都有良多助益,且可以有效排水的旋摆铝门组外框,是为本技术所欲行解决之困难点所在。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以具有中空区间之阶梯形中空直料,再配合线形凹槽设计的旋摆铝门组外框,来提供直料结构强度,及利于门体正确锁结安装且稳固定位。本技术之再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直料一侧面可以配合固定一修饰线板组合的旋摆铝门组外框,使直料在与墙壁固定时,其修饰线板会略为凸出于壁面,而能除了具装饰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可免除日后壁面墙角整修(捧角)之效果。本技术之又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上横料采用组合方式设计的旋摆铝门组外框,如此可以用剪切方式来作定长截断,其比现有技术中以冲切或铣切来的快速正确,且无毛边及不会变形。本技术之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设有内外连通之开口与排水槽之外下横料,来配合内下横料所设之斜导面与挡水线;且外下横料内侧上段设有可容纳嵌接软性橡胶空心圆条的结合凹槽的铝门组外框下横料,以达到隔音、防风砂及提高防雨水渗入等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旋摆铝门组外框能兼顾到外框本身之简易组合,以及门体与铰链之正确安装,同时又可以不用捧墙角(修墙角),下横料具有雨天排水等实用效果;主要在于直料上设有一中空区间,来将门体组合时之螺钉与墙壁完全阻隔,再配合表面设有纵向线形凹槽,下横料则由一外下横料与一内下横料相互套合并锁结固定于两侧之直料下段,外下横料外侧设有排水槽与内侧所设开口相通,内下横料设有向下倾斜导面插设于前述开口内,并设一挡水缘在内侧上缘,可将雨水引入外下横料而排出,且整体组合时,位置正确、迅速,减低安装难度。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之结构特点图1系现有技术铝门组外框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系现有技术铰链安装时有偏左、右之示意图。图3系现有技术固定螺钉与壁面顶撑状之示意图。图4系图1之剖面示意图。图5系图1之剖面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依线形凹槽安装铰链之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已完成门体与铰链结合之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修饰线板安装组合示意图。图11系本技术修饰线板安装后与壁面关系示意图。图12系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13系本技术下横料之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旋摆铝门组外框之立体分解图,两空心直料30平行间隔排列,其上段间结合有一组合式上横料40组合,亦可以在其下段间结合一下横料。下横料由一外下横料50与内下横料70组成,安装于外框体两侧之空心直料30下端处。其中;空心直料30,断面呈具有中空区间31之阶梯状,其大阶32邻接小阶33端面处设有一可容纳软橡胶空心圆条之开口固定槽34,藉此增加密合作用;于小阶33面上相应位置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纵向之线形凹槽35,其可以稳定尔后钻孔及使螺钉正确锁结固定;中空区间31可以将壁间混凝土完全排除在隔板36之外;于小阶33之邻接面37上可以与修饰线板39的一侧面39A贴合,而以空心直料30的一脚板与修饰线板39的另一侧面39B延伸壁藉一螺钉60锁结(如图11所示);上横料40,系含有一外上横料41与一内上横料42共同组成;外上横料41为一中空矩形管体,内部适当位置设有数个锁结固定用之条槽,一表面横设一可容纳嵌接空心软橡胶圆条之固定槽43,略上方处则设有平行排列之组合钩槽44;内上横料42亦为矩形中空管体,设有固定组合用之条槽,表面则设有可与前述组合钩槽44相互勾结之组合钩槽45,该内上横料42小于外上横料41,而长度略长。外下横料50,其内部适当位置设有适量之螺孔槽51,作为螺固之用,上段具有空心区间52,使该区间52向外突出形成一排水槽53,下段为固定用结合区间54,于空心区间52内侧上方设有一结合凹槽55,其可容纳嵌接软性橡胶空心圆条56(如图13所示),使该结合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摆铝门组外框,系含有两平行间隔排列直料,其上端结合有一上横料锁结组合,下端可以结合一下横料组合,上下横料内部适当位置设有固定之螺孔槽与两侧直料锁结固定,其特征在于:直料断面呈具有中空区间之阶梯状,其小阶面相应位置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供稳定钻孔及螺钉正确锁结固定的纵向之线形凹槽;下横料由外下横料及内下横料组成,外下横料上段具有空心区间,该区间向外突出形成一排水槽,下段为固定用结合区间,结合区间上前段间形成一向内开口,开口与空心区间适当位置具有透孔连通,开口下前缘凸设有一凸缘;内下横料为一矩形空心管体,外侧设有一向外突出并向下倾斜之斜导面,可嵌入于外下横料开口内;下横料与直料结合时排水槽会突出于两直料外侧面,形成将渗入之雨水经由斜导面导入开口内,并经透孔、空心区间,再经排水槽两端排出之两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