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68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2:13
在现有的检查用同轴探针中,虽然能够通过使前端侧的可动外部导体和该可动外部导体内的可动中心导体在径向上摆动来修正与对方侧的同轴插座的中心轴的偏离并进行顺畅的连接,但存在可能产生对高频信号的测定造成阻碍的可变的短截线(信号的传送路径分岔的部分)的问题。提供一种同轴探针,通过以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的方式在固定外部导体设置对可动中心导体的朝向前端方向的滑动进行限制的绝缘性的限制部,能够避免成为可能导致可变的短截线的、使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的边缘部分突出来卡定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的结构,并且能够不产生使高频信号的传送路径长度可变地分岔这样的短截线。

Coaxial probe

In the existing coaxial probes for inspection, although the deviation from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oaxial socket on the opposite side can be corrected and smoothly connected by swinging the movable outer conductor on the front end side and the movable central conductor in the movable outer conductor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re are variable truncated lines that may hinder the measurement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s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signals is bifurcated). Part) Questions. A coaxial probe is provided to prevent the edge part of the opening of the fixed central conductor from protruding, which may lead to a variable stub, by setting an insulating restriction part on the sliding of the movable central conductor towards the front end in the fixed external conductor in a way that the rear end of the movable central conductor does not detach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fixed central conductor. The structure of the rear end of the movable central conductor is calibrated, and the truncated line such that the transmission path length of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can be changed to bifurcate can not be gener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探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探针,该同轴探针用于对移动通信设备的电特性进行测定、检查等的检查用探针。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将作为阻碍高频信号的测定的短截线(信号的传送路线分岔的部分)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结构的同轴探针,在与对方侧的同轴插座连接时,上述同轴探针能够通过使该同轴探针的前端侧的可动外部导体和该可动外部导体内的可动中心导体在径向上摆动来修正彼此中心轴的偏离并进行顺畅的连接。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对天线特性和高频特性等电特性进行测定的检查用的较小的同轴插座,通过将检查用同轴探针连接至上述同轴插座,能够对电子设备的电特性进行测定。插入有检查用同轴探针的同轴插座能够对在电子设备内流动的电信号的输出目的地进行切换以使上述电信号输出至检查用同轴探针的中心端子,并且能够通过与检查用同轴探针连接的测量设备对电子设备中的高频电路的高频特性等电特性进行测定。采用安装有检查用同轴探针的检查装置来对通过自动检查作业线依次运送而来的作为检查对象的电子设备自动进行上述电特性的测定。作为用于自动检查作业线的检查用同轴探针的一个现有例,日本专利特开2016-12584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检查用同轴探针,在与对方侧的同轴插座连接时,上述检查用同轴探针能够通过使该同轴探针的前端侧的可动外部导体(可动壳和前端壳)以及该可动外部导体内的中心导体能够在径向上摆动来修正彼此的中心轴的偏离并且进行顺畅的连接。在上述现有例中,即使在同轴探针和对方侧的同轴插座的中心轴产生些许偏离(例如,0.5mm左右的偏离)的情况下,通过使对方侧的同轴插座的圆筒状的开口部的边缘与同轴探针的前端壳的开口部的倾斜面触碰来将中心导体柱塞的前端引导至位于上述开口部的中心的中心端子的方式使前端壳滑动,从而能够使可动壳在径向上摆动。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同轴探针和同轴插座的中心轴产生些许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修正中心轴的偏离并可靠地进行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016-1258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现有例的检查用同轴探针中,在作为固定外部导体的外部导体壳的内部设置有构成固定中心导体的中心导体壳,在作为可动外部导体的可动壳和前端壳的内部设置有构成可动中心导体的中心导体柱塞。在中心导体壳的前端面设置有供中心导体柱塞穿过的开口部,以使中心导体柱塞的除最粗的后端部以外的部分从中心导体壳的前端部露出。开口部的边缘部分构成为从中心导体壳的前端部的内壁突出的卡定部,以对中心导体柱塞的最粗的后端部进行卡定。也就是说,开口部的边缘部分的内径构成为比中心导体壳的内径小。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现有例的检查用同轴探针与对方侧的同轴插座连接时,通过将中心导体柱塞(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按压至里侧并使上述中心导体柱塞在中心导体壳(固定中心导体)内滑动,从而在固定中心导体的后端部和开口部的边缘部分之间产生间隙。由于产生了上述间隙,因此,高频信号的传送路径产生分岔成两条路径的传送路径(短截线),也就是说,从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直接向固定中心导体流动的路径以及从可动中心导体经由作为卡定部突出的开口部的边缘部分向固定中心导体流动的路径。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短截线尽可能地减少。特别地,若存在分岔的传送路径长度的变化、即短截线量的变化,则会产生下述问题:使预先考虑短截线的设计变得困难,并且在测定高频特性等电特性时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无法准确地测定电子设备中的高频电路的特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下述同轴探针:还包括固定中心导体、以后端部能够沿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轴向滑动的状态被收容的可动中心导体、将固定中心导体和可动中心导体收容于内部的外部导体壳(固定外部导体)以及以后端部能够沿上述固定外部导体的轴向滑动的状态被收容的可动壳(可动外部导体),固定中心导体包括朝向前端侧的开口部有弹性地延伸的多个抵接片,通过以使前端侧的开口部缩径的方式使上述多个抵接片向内侧突出来形成抵接部,从而使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的开口部的周边部分和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彼此强烈地接触,并且通过以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的方式在固定外部导体(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中间导体)设置对可动中心导体的朝向前端方向的滑动进行限制的绝缘性的限制部,从而能够避免成为可能导致使高频信号的传送路径分岔这样的短截线的、使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的边缘部分突出来卡定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的结构(也就是说,通过突起对固定中心导体和可动中心导体进行卡定这样的结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探针的一个实施方式,同轴探针包括:固定外部导体;可动外部导体,上述可动外部导体构成为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接触的后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形成于上述后端部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接触片在径向上摆动;第一弹簧构件,上述第一弹簧构件设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和上述可动外部导体之间,并且以使上述可动外部导体远离上述固定外部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中心导体,上述中心导体配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的中心轴上,上述中心导体包括:固定中心导体,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由设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内的第一绝缘体支承,并且在该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包括多个抵接片;可动中心导体,上述可动中心导体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上述抵接片接触的后端部;以及第二弹簧构件,上述第二弹簧构件设置于上述固定中心导体和上述可动中心导体之间,并且以使上述可动中心导体远离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上述固定中心导体包括沿轴向朝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的开口部有弹性地延伸的多个上述抵接片,并且多个上述抵接片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与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上述抵接片接触,上述固定外部导体包括绝缘性的限制部,上述限制部对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朝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探针的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形成为具有底部的筒状,上述底部包括供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以外的部分穿过的孔,上述限制部通过上述底部对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上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受到上述第二弹簧构件的施力而远离上述固定中心导体,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包括开口部的前端部分收容于上述限制部内,上述前端部分的侧面构成为通过靠近并与上述限制部的内表面相对或接触来对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的扩大进行限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探针的另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同轴探针包括:固定外部导体;可动外部导体,上述可动外部导体构成为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接触的后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形成于上述后端部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接触片在径向上摆动;第一弹簧构件,上述第一弹簧构件设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和上述可动外部导体之间,并且以使上述可动外部导体远离上述固定外部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中心导体,上述中心导体配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的中心轴上,上述中心导体包括:固定中心导体,上述固定中心导体由设置于上述固定外部导体内的第一绝缘体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部导体;可动外部导体,所述可动外部导体构成为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接触的后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形成于所述后端部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接触片在径向上摆动;第一弹簧构件,所述第一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和所述可动外部导体之间,并且以使所述可动外部导体远离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配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导体包括:固定中心导体,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由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内的第一绝缘体支承,并且在该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包括多个抵接片;可动中心导体,所述可动中心导体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所述抵接片接触的后端部;以及第二弹簧构件,所述第二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和所述可动中心导体之间,并且以使所述可动中心导体远离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所述固定中心导体包括沿轴向朝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的开口部有弹性地延伸的多个所述抵接片,并且多个所述抵接片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所述抵接片接触,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包括绝缘性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对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朝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9 JP 2017-1541261.一种同轴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部导体;可动外部导体,所述可动外部导体构成为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接触的后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形成于所述后端部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接触片在径向上摆动;第一弹簧构件,所述第一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和所述可动外部导体之间,并且以使所述可动外部导体远离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配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导体包括:固定中心导体,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由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内的第一绝缘体支承,并且在该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包括多个抵接片;可动中心导体,所述可动中心导体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所述抵接片接触的后端部;以及第二弹簧构件,所述第二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和所述可动中心导体之间,并且以使所述可动中心导体远离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所述固定中心导体包括沿轴向朝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前端侧的开口部有弹性地延伸的多个所述抵接片,并且多个所述抵接片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多个所述抵接片接触,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包括绝缘性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对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朝向前端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形成为具有底部的筒状,所述底部包括供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以外的部分穿过的孔,所述限制部通过所述底部对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不会从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脱出,所述可动中心导体的后端部受到所述第二弹簧构件的施力而远离所述固定中心导体,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包括开口部的前端部分收容于所述限制部内,所述前端部分的侧面构成为通过靠近并与所述限制部的内表面相对或接触来对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的开口部的扩大进行限制。3.一种同轴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部导体;可动外部导体,所述可动外部导体构成为包括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状态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接触的后端部,并且能够通过形成于所述后端部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接触片在径向上摆动;第一弹簧构件,所述第一弹簧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和所述可动外部导体之间,并且以使所述可动外部导体远离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方式进行施力;以及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配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的中心轴上,所述中心导体包括:固定中心导体,所述固定中心导体由设置于所述固定外部导体内的第一绝缘体支承;可动中心导体,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山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