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表达PD-L1阻断剂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免疫效应细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23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达有靶向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和PD‑L1阻断剂的免疫效应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免疫效应细胞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利用所述免疫效应细胞或药物组合物治疗肿瘤,特别是GPC3阳性肿瘤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免疫效应细胞不仅在体外对实体瘤细胞有效,在体内对实体瘤细胞也具备优异的杀伤效果。

Immune effector cells modified by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o-expressing PD-L1 block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immune effector cells express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targeting GPC3 and PDL1 blocker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immune effector cells and a method for treating tumors, especially GPC3 positive tumors, using the immune effector cells o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he immune effector cells of the invention are not only effective to solid tumor cells in vitro, but also have excellent killing effect to solid tumor cells in v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表达PD-L1阻断剂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免疫效应细胞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治疗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共表达PD-L1阻断剂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免疫效应细胞。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CTL对靶细胞的识别特异性依赖于T淋巴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的发现,将针对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抗体的scFv与T淋巴细胞受体的CD3ζ或FcεRIγ等胞内信号激活基序融合成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并将其通过如慢病毒感染等方式基因修饰在T淋巴细胞表面。这种CART淋巴细胞能够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非限制性方式选择性地将T淋巴细胞定向到肿瘤细胞并特异性地杀伤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包括胞外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通常胞外区包含能够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scFv,跨膜区采用CD8,CD28等分子的跨膜区,胞内信号区采用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CD3ζ或FcεRIγ及共刺激信号分子CD28、CD27、CD137、CD134等的胞内信号区。然而,由于生物体,特别是实体瘤的微环境的复杂性,在体外表现出优良效果的候选药物,在体内往往无法表现出相应的效果。换言之,候选药物的体外结果无法合理预示体内的效果。此外,同一个抗体对具有相同靶点的不同部位的肿瘤也有不同效果。例如,曲多珠单抗在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应用于HER2阳性胃癌时,却没有效果(付强,胃癌HER2信号通路及去拖住单抗临床应用进展,药品评价,2012,9(27):8-12)。尽管免疫效应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但是其在实体瘤中的疗效仍不显著,免疫效应细胞在肿瘤组织内的存活率较差、活性不高。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特别是开发出对实体瘤切实有效的免疫效应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提高的免疫效应细胞,特别是对实体瘤具备有效杀伤作用的免疫效应细胞。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所述免疫效应细胞表达有靶向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和PD-L1阻断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免疫效应细胞靶向阳性表达GPC3的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头颈癌、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肾癌、胰腺癌、宫颈癌、脂肪肉瘤、黑色素瘤、肾上腺癌、神经鞘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食道癌;优选地,所述肿瘤是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免疫效应细胞是在没有细胞因子存在下,优选在没有IL2存在下,表现出优异的体外扩增性能的免疫效应细胞。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或抗PD-L1的抗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D-1是可溶性PD-1(sPD-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PD-L1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抗体的Fc区段或者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融合形成的融合肽;或者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抗体的Fc区段或者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的突变体融合形成的融合肽。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D-L1阻断剂是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抗体为IgG1、IgG2、IgG3、或者IgG4,优选IgG4。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为CH3结构域。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hIgG4e1-Fc的融合肽;优选地,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和所述的hIgG4e1-Fc之间经由linker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的linker的编码序列如SEQIDNO:3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hIgG4e1-Fc的CH3的结构域形成的融合肽;优选地,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和所述的CH3的结构域之间经由linker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的liner的编码序列如SEQIDNO:3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包括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的PD-1胞外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包括SEQIDNO:1所示的编码PD-1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和SEQIDNO:2所示的编码PD-1胞外区的核苷酸序列。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hIgG4e1-Fc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hIgG4e1-Fc的CH3结构域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包括:靶向GPC3的胞外抗原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靶向GPC3的胞外抗原结合区具有SEQIDNO:15、16、17所示的HCDR1、HCDR2、HCDR3,以及SEQIDNO:18、19、20所示的LCDR1、LCDR2、LCDR3。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靶向GPC3的胞外抗原结合区含有SEQIDNO:2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SEQIDNO:22所示的轻链可变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靶向GPC3的胞外抗原结合区具有SEQIDNO:14或者SEQIDNO:27所示的scFv序列。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胞内信号区包括:CD3ζ,FcεRIγ,CD27,CD28,4-1BB,CD134,CD40的胞内信号区序列或Myd88,或其组合。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跨膜区包括:CD8跨膜区或CD28跨膜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具有SEQIDNO:23、24、25、26、28、29、30、或3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免疫效应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NK细胞或NKT细胞,Treg细胞。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酸构建物,所述的核酸构建物包括顺序连接的:PD-L1阻断剂编码序列,嵌合抗原受体中靶向GPC3的胞外抗原结合区的编码序列,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编码序列。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效应细胞表达有靶向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和PD‑L1阻断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效应细胞表达有靶向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和PD-L1阻断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或抗PD-L1的抗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抗体的Fc区段或者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融合形成的融合肽;或者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抗体的Fc区段或者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的突变体融合形成的融合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PD-L1阻断剂是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为IgG1、IgG2、IgG3、或者IgG4,优选IgG4。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的Fc区段的片段为CH3结构域。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hIgG4e1-Fc的融合肽;优选地,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和所述的hIgG4e1-Fc之间经由linker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的linker的编码序列如SEQIDNO:3所示。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L1阻断剂为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与hIgG4e1-Fc的CH3的结构域形成的融合肽;优选地,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和所述的CH3的结构域之间经由linker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的liner的编码序列如SEQIDNO:3所示。9.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包括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的PD-1胞外区。10.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靶向GPC3的免疫效应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突变PD-1,或能够与PD-L1结合的天然或突变PD-1的片段的编码核苷酸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海潘泽雁狄升蒙王华茂
申请(专利权)人: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