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64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属于双金属锯带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收料结构、矫正结构和放料结构;矫正结构包括底座、牵引滚轮组、固定臂、活动臂、固定臂上的主动矫正辊、活动臂上的被动矫正辊和铰接于固定臂与活动臂之间的油缸;被动矫正辊与主动矫正辊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锯条的前后两侧构成对辊结构且能同步旋转;活动臂能由油缸驱动相对于固定臂旋转使主动矫正辊与被动矫正辊相向运动;主动矫正辊与被动矫正辊上设有相互配合且能挤压锯条的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可自动对锯条进行矫正,效率高;同时该装置适用多种规格并可对多种缺陷进行矫正。

A Correction Device for Bimetal Saw Blad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tifying device for a bimetal saw blad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metal saw band productio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eeding structure, a rectifying structure and a feeding structure; the rectify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base, a traction roller group, a fixed arm, a movable arm, an active rectifying roll on the fixed arm, a passive rectifying roll on the movable arm and an oil cylinder articulated between the fixed arm and the movable arm; the passive rectifying roll and the active rectifying roll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front and back of the saw blade to form a counter-roll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movable arm can rotate synchronously; the movable arm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ixed arm driven by the cylinder to make the active and passive correcting rolls mov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active and passive correcting rolls are equipped with annular protrusions which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an extrude the saw blades.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tifying device for a bimetal saw blad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rectify the saw blad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is applicable to various specifications and can rectify various de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属于双金属锯带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尤其适用多种规格并可对多种缺陷进行矫正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锯带是将两种不同特征的钢材(特种合金弹簧钢带和高速钢丝)通过电子束真空熔焊(或激光熔焊)—退火—精轧—调平校直—铣齿—分齿及淬火回火处理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双金属锯带具有柔韧性好、抗疲劳性强、能承受巨大张力,齿部韧度高等诸多机械性能优点,使其无论在切割效率、节能环保、降低料耗及加工精度等方面均较传统的圆盘锯和弓形往复锯存在明显优势。与传统的弓形往复锯和圆盘锯相比,其不仅具有切削精度及工作效率能提高数倍、显著降低材料及用电损耗,节能、高效、优质等特点,还解决了传统圆盘锯、弓形往复锯无法锯切大截面工件的难题,被誉为“切削工艺技术革命”。锯条淬火回火处理后,易出现刀弯、侧弯等缺陷,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可自动对锯条进行矫正,效率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左右向依次设置的收料结构3、矫正结构2和放料结构1,锯条4自放料结构1水平穿过矫正结构2后由收料结构3卷绕,所述锯条4的锯齿向上;所述矫正结构2包括底座5、底座5左右两侧的用于牵引锯条4的牵引滚轮组、固定设于底座5后侧的固定臂8、固定臂8相邻前方的活动臂9、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臂8上的主动矫正辊12、沿竖直方向设于活动臂9上的被动矫正辊11和铰接于固定臂8与活动臂9之间的油缸10;所述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锯条4的前后两侧构成对辊结构且能同步旋转;所述活动臂9能由油缸10驱动相对于固定臂8旋转使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相向运动;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上设有相互配合且能挤压锯条4的环形凸起21。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臂9与固定臂8前后并排设置,所述活动臂9的中部通过转轴15与固定臂8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油缸10沿前后向设置,其缸体转动设于固定臂8的左端,其伸缩杆的前端与活动臂9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分别设于固定臂8的右侧前端和活动臂9的右侧后端。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臂8设于底座5左侧,所述底座5右侧设有右牵引滚轮组6,所述固定臂8的左侧设有左牵引滚轮组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右牵引滚轮组6包括设于底座5上的支架16、沿竖直方向设于支架16上的一对引导轮17和沿前后向设于支架16上的支撑轮19,一对引导轮17前后并排设置且锯条4穿过之间的间隙,所述支撑轮19设于引导轮17的左侧并支撑锯条4。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臂8的前端且位于锯条4的正下方沿左右向设有支撑条13,所述支撑条13位于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之间。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臂8的右端与活动臂9的右端之间设有能调整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之间的间隙的限位结构14。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均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驱动轴、至少一块通过平键设于驱动轴上且带环形凸起21的矫正柱20、至少一块通过平键设于驱动轴上的柱形垫块22和驱动轴顶端的锁紧结构18,所述矫正柱20和柱形垫块22按照预定的顺序串接在驱动轴上并通过锁紧结构18锁紧。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对应锯条4的锯齿处各设有一条环形凸起21;或者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对应锯条4的背部处各设有一条环形凸起21;或者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之一对应锯条4的背部与锯齿处各设有一条环形凸起21,另一矫正辊对应锯条4中部设有一条环形凸起2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环形凸起21为水平的矩形凸起,其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2-4mm。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可自动对锯条进行矫正,效率高;同时该装置适用多种规格并可对多种缺陷进行矫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矫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臂、活动臂和油缸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牵引滚轮组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处理负刀弯缺陷时环形凸起的分布示意图;图6是处理正刀弯缺陷时环形凸起的分布示意图;图7是处理侧弯缺陷时环形凸起的分布示意图;图8是矫正柱的俯视图;图9是矫正柱的主视图;图10是柱形垫块的俯视图;图11是柱形垫块的主视图。图中:1放料结构、2矫正结构、3收料结构、4锯条、5底座、6右牵引滚轮组、7左牵引滚轮组、8固定臂、9活动臂、10油缸、11被动矫正辊、12主动矫正辊、13支撑条、14限位结构、15转轴、16支架、17引导轮、18锁紧结构、19支撑轮、20矫正柱、21环形凸起、22柱形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左右向依次设置的收料结构3、矫正结构2和放料结构1等,收料结构3上设有力矩电机,力矩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带盘固定结构;放料结构1上设有带刹车的转轴座,转轴座上的转轴上设有带盘固定结构。锯条4自放料结构1水平穿过矫正结构2(牵引滚轮组和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之间)后由收料结构3卷绕,锯条4的锯齿向上。其中,参见图1-7,矫正结构2包括底座5、底座5左右两侧的用于牵引锯条4的牵引滚轮组(右牵引滚轮组6和左牵引滚轮组7)、固定设于底座5后侧的固定臂8、固定臂8相邻前方的活动臂9、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固定臂8上的主动矫正辊12、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活动臂9上的被动矫正辊11和铰接于固定臂8与活动臂9之间的油缸10等。其中,底座5沿左右向水平设置,牵引滚轮组包括至少一根引导轮用于引导锯条4,其位置与被动矫正辊11和主动矫正辊12对应,固定臂8与活动臂9均沿左右向设置,活动臂9转动设于固定臂8上或转动设于底座5上与固定臂8构成类似剪刀结构。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均为柱状结构,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锯条4的前后两侧构成对辊结构且能同步旋转;具体地,主动矫正辊12的驱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通过链条或皮带等同步传动结构连接(要求保证被动矫正辊11能做一定运动)。活动臂9能由油缸10驱动相对于固定臂8旋转使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相向运动;具体地,活动臂9转动设于转轴15上,油缸10与被动矫正辊11分别设于转轴15的左右两侧。主动矫正辊12的周面上与被动矫正辊11的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且能挤压锯条4的环形凸起21,环形凸起21沿水平设置且根据需要对应锯条4的锯齿、中部和/或背部,用于矫正刀弯或侧弯等缺陷。其中,参见图1-3和5-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臂9与固定臂8前后并排设置,活动臂9的中部通过转轴15(竖向设置)与固定臂8的中部转动连接。油缸10沿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向依次设置的收料结构(3)、矫正结构(2)和放料结构(1),锯条(4)自放料结构(1)水平穿过矫正结构(2)后由收料结构(3)卷绕,所述锯条(4)的锯齿向上;所述矫正结构(2)包括底座(5)、底座(5)左右两侧的用于牵引锯条(4)的牵引滚轮组、固定设于底座(5)后侧的固定臂(8)、固定臂(8)相邻前方的活动臂(9)、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臂(8)上的主动矫正辊(12)、沿竖直方向设于活动臂(9)上的被动矫正辊(11)和铰接于固定臂(8)与活动臂(9)之间的油缸(10);所述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锯条(4)的前后两侧构成对辊结构且能同步旋转;所述活动臂(9)能由油缸(10)驱动相对于固定臂(8)旋转使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相向运动;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上设有相互配合且能挤压锯条(4)的环形凸起(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向依次设置的收料结构(3)、矫正结构(2)和放料结构(1),锯条(4)自放料结构(1)水平穿过矫正结构(2)后由收料结构(3)卷绕,所述锯条(4)的锯齿向上;所述矫正结构(2)包括底座(5)、底座(5)左右两侧的用于牵引锯条(4)的牵引滚轮组、固定设于底座(5)后侧的固定臂(8)、固定臂(8)相邻前方的活动臂(9)、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臂(8)上的主动矫正辊(12)、沿竖直方向设于活动臂(9)上的被动矫正辊(11)和铰接于固定臂(8)与活动臂(9)之间的油缸(10);所述被动矫正辊(11)与主动矫正辊(12)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锯条(4)的前后两侧构成对辊结构且能同步旋转;所述活动臂(9)能由油缸(10)驱动相对于固定臂(8)旋转使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相向运动;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上设有相互配合且能挤压锯条(4)的环形凸起(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9)与固定臂(8)前后并排设置,所述活动臂(9)的中部通过转轴(15)与固定臂(8)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油缸(10)沿前后向设置,其缸体转动设于固定臂(8)的左端,其伸缩杆的前端与活动臂(9)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矫正辊(12)与被动矫正辊(11)分别设于固定臂(8)的右侧前端和活动臂(9)的右侧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8)设于底座(5)左侧,所述底座(5)右侧设有右牵引滚轮组(6),所述固定臂(8)的左侧设有左牵引滚轮组(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锯条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牵引滚轮组(6)包括设于底座(5)上的支架(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申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