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0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预压机、整平机和堆叠仓,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输送皮带和从动轮,所述输送装置上方设置有预压机,所述预压机包括固定板、伸缩气缸以及活动压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整平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整平机包括固定横板、调节横板、垂直竖板和压辊,所述堆叠仓设置在所述整平机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

An Automatic Level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eve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ing device, a preloader, a leveling machine and a stacking bin. The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stepping motor, a driving wheel, a conveying belt and a driven wheel. A preload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conveying device. The preloader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a movable pressure plate. The left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bonded with a first one. The fixed end of the telescop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bolts, and the end is welded with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end face of the movable plate. A fixed pressure plate is arranged directly below the movable pressure plate, and the leveler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nveying device. The leveler includes a fixed horizontal plate, a regulating horizontal plate and a sag. The stacking silo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velle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safer use and better leveling effect, but also has wide application scope,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
技术介绍
整平设备通常是将不平整的金属板材,通过上下轧辊将一定厚度的带材或板材的挤压作用,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一般整平机以上四下五或上三下四这种整平辊组的排列方式为主,然而金属板材早在处理前可能存在弯曲,这样的板材经过整平辊组时会卡在设备上,严重时造成整平设备驱动装置的损坏,安全性差;再者,这样的设备难以保证其各整平辊的施力均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整平金属板,但是整平效果差;此外,现有的整平设备大多固定了压制的板厚,适用范围小,具有调节压制板厚功能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预压机、整平机和堆叠仓,所述输送装置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输送皮带和从动轮,所述输送皮带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所述预压机包括固定板、伸缩气缸以及活动压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所述机顶盒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下方,所述整平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整平机包括固定横板、调节横板、垂直竖板和压辊,所述调节横板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固定横板相连,所述调节横板下端面的右侧粘接有二号传感器,所述垂直竖板对称焊接在所述调节横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压辊两端与所述垂直竖板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压辊的其中一端突出于垂直竖板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垂直竖板表面的伺服电机相连,下部所述压辊上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堆叠仓设置在所述整平机的右侧,所述堆叠仓为敞口结构,所述步进电机、一号传感器、伸缩气缸、二号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一号传感器和二号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为FXN-MR型PLC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堆叠仓的开口处焊接有外高内低的倾斜翻边。优选的,所述机顶盒的上端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机顶盒枢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置有预压机,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待处理板材经过一号传感器下方,一号传感器接受到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将待处理的板材送至预压机正下方停下,预压机对待处理的板材进行预压工序,有效的防止了弯曲板材卡在整平设备的情况发生,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在输送装置末端上下对称设置有整平机,经过预压的板材经输送装置的末端进入上下压辊之间进行压制,施力均匀,经过两次压制,整平效果更好;此外,设置有调节螺栓,可根据板厚变化,调整上下压辊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整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装置;11-主动轮;12-输送皮带;13-从动轮;2-预压机;21-固定板;22-伸缩气缸;23-活动压板;3-固定压板;4-机顶盒;41-盒盖;5-一号传感器;6-整平机;61-固定横板;62-调节横板;63-调节螺栓;64-垂直竖板;65-压辊;66-伺服电机;7-二号传感器;8-堆叠仓;9-待处理板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预压机2、整平机6和堆叠仓8,所述输送装置1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11、输送皮带12和从动轮13,所述输送皮带12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3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11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1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2,所述预压机2包括固定板21、伸缩气缸22以及活动压板2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通过左龙门架固定在输送装置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与左龙门架的内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左龙门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4,所述机顶盒4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5,所述伸缩气缸22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2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3,所述固定压板3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12下方,所述固定压板3通过回字形架固定,所述回字形架的上端面与所述固定压板3的下端面焊接相连,所述回字形架的上部置于所述输送皮带12之间,所述回字形架的下部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下方,所述整平机6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侧,所述整平机6包括固定横板61、调节横板62、垂直竖板64和压辊65,上方所述固定横板61通过右龙门架固定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上方,上方所述固定横板6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与右龙门架的内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右龙门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下方所述固定横板6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调节横板62通过调节螺栓63与所述固定横板61相连,所述调节横板62下端面的右侧粘接有二号传感器7,所述垂直竖板64对称焊接在所述调节横板61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压辊65两端与所述垂直竖板64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压辊65的其中一端突出于垂直竖板64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垂直竖板64表面的伺服电机66相连,下部所述压辊65上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堆叠仓8设置在所述整平机6的右侧,所述堆叠仓8为敞口结构,所述步进电机、一号传感器5、伸缩气缸22、二号传感器7和伺服电机66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置有预压机2,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待处理板材9经过一号传感器5下方,一号传感器5接受到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1将待处理板材9送至预压机2正下方停下,预压机2对待处理板材9进行预压工序,有效的防止了弯曲板材卡在整平设备的情况发生,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在输送装置1末端上下对称设置有整平机6,经过预压的板材经输送装置1的末端进入上下压辊65之间进行压制,施力均匀,经过两次压制,整平效果更好;此外,设置有调节螺栓63,可根据板厚变化,调整上下压辊65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预压机(2)、整平机(6)和堆叠仓(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11)、输送皮带(12)和从动轮(13),所述输送皮带(12)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3)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11)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1)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2),所述预压机(2)包括固定板(21)、伸缩气缸(22)以及活动压板(2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4),所述机顶盒(4)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5),所述伸缩气缸(22)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2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3),所述固定压板(3)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12)下方,所述整平机(6)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侧,所述整平机(6)包括固定横板(61)、调节横板(62)、垂直竖板(64)和压辊(65),所述调节横板(62)通过调节螺栓(63)与所述固定横板(61)相连,所述调节横板(62)下端面的右侧粘接有二号传感器(7),所述垂直竖板(64)对称焊接在所述调节横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压辊(65)两端与所述垂直竖板(64)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压辊(65)的其中一端突出于垂直竖板(64)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垂直竖板(64)表面的伺服电机(66)相连,下部所述压辊(65)上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堆叠仓(8)设置在所述整平机(6)的右侧,所述堆叠仓(8)为敞口结构,所述步进电机、一号传感器(5)、伸缩气缸(22)、二号传感器(7)和伺服电机(66)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预压机(2)、整平机(6)和堆叠仓(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11)、输送皮带(12)和从动轮(13),所述输送皮带(12)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3)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11)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1)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2),所述预压机(2)包括固定板(21)、伸缩气缸(22)以及活动压板(2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4),所述机顶盒(4)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5),所述伸缩气缸(22)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2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3),所述固定压板(3)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12)下方,所述整平机(6)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侧,所述整平机(6)包括固定横板(61)、调节横板(62)、垂直竖板(64)和压辊(65),所述调节横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蛟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龙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