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88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装置壳体的左右前后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装置壳体的前后左右侧壁上均开有散热孔,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的上部均活动套接有触头环,所述触头环的外侧上部固定镶嵌在盖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盖板的右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装置壳体的上端右侧,所述盖板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的上端。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增大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盖板的结构,方便了导线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在电池电动新能源汽车中,需要对电池进行保护,可是普通的电池壳体在使用时,对导线的接线很不方便,且不利于电路的检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装置壳体的左右前后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装置壳体的前后左右侧壁上均开有散热孔,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的上部均活动套接有触头环,所述触头环的外侧上部固定镶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所述装置壳体(1)的左右前后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3),所述装置壳体(1)的前后左右侧壁上均开有散热孔(4),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放置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8),所述导电触头(8)的上部均活动套接有触头环(9),所述触头环(9)的外侧上部固定镶嵌在盖板(6)的左右两侧,所述盖板(6)的右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装置壳体(1)的上端右侧,所述盖板(6)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1)的上端,所述触头环(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电电极的防护壳体,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所述装置壳体(1)的左右前后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3),所述装置壳体(1)的前后左右侧壁上均开有散热孔(4),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腔放置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8),所述导电触头(8)的上部均活动套接有触头环(9),所述触头环(9)的外侧上部固定镶嵌在盖板(6)的左右两侧,所述盖板(6)的右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装置壳体(1)的上端右侧,所述盖板(6)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1)的上端,所述触头环(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片(11),所述第一弹性片(11)的上端活动插接有绝缘板(14),所述绝缘板(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3),所述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彬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敬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