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沿机动车门洞周边部安装的密封条。密封条具有本体,该本体包括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装部和中空的密封部。另外,在安装部上形成从该处延伸而出的外观唇。然后,通过热熔粘合层在密封条的外观面上设置由机织织物形成的装饰层。构成装饰层的机织织物由原纱构成。此外,在本体的材料硫化之后,使本体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预定值温度,在此情况下,利用余热使热熔粘合层热熔接于本体。这样,使装饰层贴附于密封条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沿车辆(诸如机动车)的门洞周边部使用 的。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己经考虑通过给车辆诸如机动车的内装部件附加上机织织物,来改进车辆诸如机动车内装部件的外观品质。内装部件例 如是车辆内部的顶板。此外,密封条沿车辆门洞的周边部设置。例如,已知这样的密 封条,该密封条具有下列部件,也就是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装 部(trimpart),其适配于沿门洞周边部形成的凸缘;以及,中空密 封部,设置成从安装部凸出。当关闭车门时,使密封部与车门的周边 部部分压接触。结果,将车门和车身之间的间隙密封。近年来,除了内装部件(如顶板)之外,考虑在上述密封条的 外观面也附加机织织物(例如,参见JP — A — 2006 — 232144)。同时, 一般而言,上述密封条通过挤出成型而成。在密封条由 橡胶材料诸如EPDM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copolymer)制成的情况下,将未硫化的橡胶材料挤出成型。接着, 对挤出成型的材料进行硫化处理。因此,实现橡胶材料的硫化。据此, 在挤出步骤之后考虑给材料表面附加上机织织物的情况下,有效的 是,硫化处理刚完成之后,材料表面被加热,在此状态下通过粘合剂 层向材料的表面附加机织织物。然而,在进行上述热粘合的情况下,担心机织织物可能收縮。 因此,至今一直使用预先经过人工加捻的巻曲纱作为构成机织织物的 材料。另一方面,包括装饰层(由机织织物形成)的密封条可以具有良好外观。然而,这种密封条成本极高。据此,这种密封条只能在所 谓的豪华型机动车中使用。然而,在成本受限的相对便宜的机动车中, 设置这种密封条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能够保证优质的外观,并达到成本的明显降 低。下面,逐项描述适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顺便提及,如果必 要,除描述这些方案之外,还对其特征操作和优点进行描述。方案1: 一种密封条(下文称之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密封条),特征 在于包括密封条本体、以及由机织织物形成的装饰层,通过热熔粘合 层贴合于密封条本体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密封条特征在于构成装饰层 的机织织物由原纱构成。这里,术语"原纱"(rawyam)代表成形时自然状态的化学或 合成的长纤维,"原纱"未经人工加捻,不同于所谓的"丝"(silk)。 "原纱"的实例是包括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丝的复丝 纱。根据方案1,采用由机织织物形成的装饰层,从而带来了所谓的 织物感和豪华感。因此,能够保证外观品质。另外,构成装饰层的机 织织物由原纱构成。据此,可以极大降低机织织物本身的成本。结果, 可以降低整个密封条的成本。此外,在成本受限的相对便宜的车辆中, 也可以设置这种密封条。方案2: —种具有密封条本体和装饰层的密封条(下文称为本发 明的第二密封条),密封条本体包括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装部, 该安装部由沿车辆门洞的周边部形成的凸缘保持;以及,还包括中空 密封部,设置成从安装部凸出,并使中空密封部在关闭车门时与车门 的周边部压接触,装饰层由通过热熔粘合层贴合于安装部外表面的机 织织物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密封条的特征在于构成装饰层的机织织 物由原纱构成。根据方案2,在具有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装部以及中空密封 部的本专利技术第二密封条中,因为采用贴合于安装部外表面的装饰层, 可以获得与上述方案1类似的优点。方案3: —种具有密封条本体和装饰层的密封条(下文称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密封条),密封条本体包括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装部, 由沿车辆门洞的周边部形成的凸缘保持;中空密封部,设置成从安装部凸出,并在关闭车门时与车门的周边部压接触;以及,唇部,从安 装部的外表面延伸而出。装饰层由通过热熔粘合层贴合于唇部外表面 的机织织物形成。本专利技术第三密封条的特征在于构成装饰层的机织 织物由原纱构成。根据方案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密封条具有横截面呈大致U形的安 装部、中空密封部以及从安装部外表面延伸而出的唇部,其中,采用 贴合于唇部外表面的装饰层,因此可以获得与上述方案1类似的优 点。方案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三密封条之一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文 称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密封条)的特征在于密封条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各原纱由聚酯长纤维制成;以及热熔粘合层由能够借助于橡胶材料刚刚硫化之后的余热粘合机织织物的材料制成。根据方案4,利用构成密封条本体的橡胶材料刚刚硫化之后的余热,使热熔粘合层熔融。然后,使聚酯长纤维制成的机织织物与密封 条本体粘合。这样形成装饰层。据此,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热粘合的 加热单元。从而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方案5:用于制造第一至第四密封条之一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 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成型步骤,将未硫化的三元乙丙 (EPDM)橡胶挤出成型,以形成密封条本体;硫化步骤,将挤出成 型的未硫化的EPDM橡胶硫化;以及,装饰层形成步骤,将机织织 物的预定外表面与硫化的EPDM橡胶压接触,热熔粘合层位于上述 两者之间,以及,利用硫化的余热,使热熔粘合层热熔接至硫化的 EPDM橡胶上,形成由机织织物构成的装饰层。根据方案5,在挤出成型步骤中,将未硫化的EPDM橡胶挤出成型。在硫化步骤中,使挤出成型的未硫化的EPDM橡胶硫化。然 后,在装饰层形成步骤中,将机织织物的预定外表面与硫化的EPDM 橡胶压接触,热熔粘合层位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利用硫化的余热, 通过热熔粘合层热熔接到硫化的EPDM橡胶上,形成由机织织物构 成的装饰层。因此,由挤出成型处理的一系列步骤中硫化所产生的余 热,就可以形成装饰层。结果,如方案4中所述,不需要特别设置用 于热粘合的加热单元。据此,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方案6:本专利技术第一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文称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制造方法),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硫化步骤和装饰层形成步骤之间的冷却步骤,将硫化EPDM橡胶预定外表面的温度冷却到 等于或低于预定温度的温度。通常,方案1至6中所使用的机织织物有热收縮的倾向,这是 因为机织织物由未经人工加捻的原纱形成。所以,在硫化EPDM橡 胶预定外表面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担心可能使机织织物热收縮,并 担心因此可能对外观产生不利影响。然而,根据方案6,在硫化步骤 和装饰层形成步骤之间设置的冷却步骤中,将硫化EPDM预定外表 面的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预定温度的温度。结果,可以避免出现由 于机织织物热收縮程度太高而导致的问题。方案7:本专利技术第二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文称为本专利技术 的第三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在冷却步骤中,使硫化EPDM橡胶 外表面的温度冷却,同时均一化。通常,在密封条本体中经常嵌入称之为"嵌件"的金属加强件。 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硫化步骤,嵌件附近的温度可能升高到 非常高的值。在此情况下,刚硫化之后,密封条各部分的温度可能不 同。然而,根据方案7,使硫化EPDM橡胶的预定外表面的温度冷却 同时均一化。据此,可以避免由于机织织物的局部明显热收縮而不利 地影响装置的外观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机动车的轴测图;图2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密封条的剖视图;图3是图示密封条中间成型产品的剖视图;图4是图示热熔粘合层和安装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示用于制造密封条的生产线的一部4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以及由机织织物形成的装饰层,通过热熔粘合层使所述机织织物贴附于所述密封条本体表面,其中,形成所述装饰层的所述机织织物由原纱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岛库人,有竹祐则,土岐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