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发动机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如果冷却不够,则会造成内燃机过热,充气效率下降,燃烧不正常,机油变质和烧蚀,零件摩擦磨损加剧,引起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全面恶化;而冷却过强,又会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会被燃油过度稀释等。在发动机冷启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原理为:1、当冷却液温度<节温器全开温度(95℃)时,冷却液进行小循环,仅在发动机中冷却流动,使得冷却液温度在发动机缸体内迅速升温;2、冷却液升温一段时间直至冷却液温度≥节温器全开温度(95℃)时,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冷却液流动方向如附图1所示,冷却液流经节温器、散热器、水泵后回流至发动机中,散热器通过风冷使冷却液降温,确保发动机维持在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该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水泵直接进入发动机缸体,再通过缸体水套流经缸盖垫片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包括水管座和节温器(1),所述节温器(1)设置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管座(2)和第二管座(3),所述第一管座(2)具有第一容置槽、机油冷却液出水口(21)和暖风口(25),所述第二管座(3)具有第二容置槽和泄气口(32),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节温器(1)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所述泄气口(32)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并位于所述节温器(1)的上方,所述机油冷却液出水口(21)和暖风口(25)均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并位于所述节温器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包括水管座和节温器(1),所述节温器(1)设置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管座(2)和第二管座(3),所述第一管座(2)具有第一容置槽、机油冷却液出水口(21)和暖风口(25),所述第二管座(3)具有第二容置槽和泄气口(32),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节温器(1)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所述泄气口(32)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并位于所述节温器(1)的上方,所述机油冷却液出水口(21)和暖风口(25)均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并位于所述节温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座(2)还包括基座、冷却液进水口(22)、缸盖进水口(23)和缸体进水口(24),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上,并将所述第一容置槽分为上槽体和下槽体,所述缸盖进水口(23)和缸体进水口(24)均与所述上槽体连通,所述机油冷却液出水口(21)、所述暖风口(25)和所述冷却液进水口(22)均与所述下槽体连通;所述第二管座(3)还包括冷却液出水口(31),所述冷却液出水口(31)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上槽体连通,所述节温器(1)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节温器(1)的感温组件(1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上槽体内。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传宝,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