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79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包括箱体和底座,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箱体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绞盘,通过电机的带动绞盘转动,同时电机也会带动两个滚筒转动,滚筒和绞盘运动的方向一致,这就保证了线缆在放线或者收线的时候始终不会出现多余缠绕现象,出口装置能够保证线缆在进出的时候都不会出现刮破皮的现象,起到保护效果,也避免线缆破皮触电的事情发生,在收卷或者放线过程中,海绵套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限位滑轮和第二限位滑轮均能够起到防止线缆缠结在一起的效果。

Rotating Charging Pil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ting charging pi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 base. The box body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the lower end of the box body is fixed with a motor on the inner wall,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motor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winch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motor drives the winch to rotate, and the motor also drives the two drums to rotate. The drums and winches move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is ensures that the cable will not be superfluous winding during laying out or taking up. The outlet device can ensure that the cable will not scrape when it comes out, and it can protect the cable from skin breaking and electric shock. When something happens, the sponge sleeve can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winding or wiring. Both the first limit pulley and the second limit pulley can prevent the cable from tangling toge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中国文献为CN108501749A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电机和转轴的配合使用,使得充电线可以自动伸展和收缩,达到便捷使用的效果,充电线的多余长度可以隐藏在充电桩内部,避免汽车碾压或者造遇恶劣天气对充电线的意外损坏,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和因为漏电造成人身安全的影响,提高了充电桩的便捷性,但是他的绕线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将线拉坏。中国文献为CN107910844A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第一电机通电后带动曲杆转动,第二电机通电后带动旋转辊转动,从而使立柱上缠绕的线缆穿过保护层以及旋转辊之间,向着充电枪的方向运动,使用者将充电枪从放置台上取下,插入汽车的充电接口上,然后通过触摸屏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断电,线缆停止伸长,从而利用旋转辊转动时产生的推力对线缆进行输送,从而有效降低使用者拉扯线缆的难度,降低使用者人力支出,充电结束后,将充电枪由汽车的充电接口上取下,然后通过触摸屏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反向运动,以便于第二电机带动旋转辊反向转动时可以将线缆收回,同时不需要使用者消耗过多的力,降低操作难度,第一电机带动曲杆反向转动,从而将逐渐收回的线缆均匀缠绕在立柱上,从而减少线缆所占用的空间,相较于传统专利技术,对线缆形成了有效保护,保证了线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意外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是收线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包括箱体和底座,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箱体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绞盘,所述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线孔,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单皮带轮,所述第一单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双皮带轮,所述双皮带轮固定套接在螺杆上,所述螺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螺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中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轮,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所述双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第二单皮带轮,所述第二单皮带轮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转杆上,两个所述转杆上均固定套接有输送装置中的滚筒,两个所述转杆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线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线装置中的出线环。优选的,所述出线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为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出线环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块上,所述伸缩杆上缠绕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至少为八个,且多个伸缩杆呈环形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箱体位于螺杆和转杆之间的一段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杆、L形板和第一限位滑轮,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L形板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滑轮活动套在固定杆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位于第一限位滑轮两侧的一段均缠绕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机的带动绞盘转动,同时电机也会带动两个滚筒转动,滚筒和绞盘运动的方向一致,这就保证了线缆在放线或者收线的时候始终不会出现多余缠绕现象。2.出口装置能够保证线缆在进出的时候都不会出现刮破皮的现象,起到保护效果,也避免线缆破皮触电的事情发生。3.在收卷或者放线过程中,海绵套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限位滑轮和第二限位滑轮均能够起到防止线缆缠结在一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B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底座2、电机3、转轴4、绞盘5、第一单皮带轮6、第一皮带7、双皮带轮8、螺杆9、螺母10、第二皮带11、第二单皮带轮12、转杆13、出线装置14、出线环1401、伸缩杆1402、第一弹簧1403、橡胶块1404、限位装置15、固定杆1501、L形板1502、第一限位滑轮1503、第二弹簧1504、过渡装置16、固定框1601、第二限位滑轮1602、输送装置17、滚筒1701、海绵套1702、齿轮1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包括箱体1和底座2,箱体1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上端,箱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开关和外界电源共同组成一条串联回路,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的一端,电机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绞盘5,箱体1侧壁上开设有线孔,线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线装置14中的出线环1401,出线环14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404,橡胶块1404为环形结构,出线环14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杆1402的一端,伸缩杆1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块1404上,伸缩杆1402上缠绕有第一弹簧1403,伸缩杆1402的数量至少为八个,且多个伸缩杆1402呈环形等距分布,这样在线缆进出的时候,会挤压橡胶块1404,此时挤压部位挤压伸缩杆1402,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能在各个方向上进行保护;如图2所示,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单皮带轮6,第一单皮带轮6通过第一皮带7连接有双皮带轮8,双皮带轮8固定套接在螺杆9上,螺杆9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螺杆9上连接有螺母10,螺母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16中的固定框1601,固定框160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轮1602,防止线缆走偏,而产生缠结现象,箱体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13,双皮带轮8通过第二皮带11连接有第二单皮带轮12,第二单皮带轮12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转杆13上,两个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输送装置17中的滚筒1701,滚筒1701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套1702,起到保护作用,两个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1703,且两个齿轮1703啮合连接。限位装置15包括固定杆1501、L形板1502和第一限位滑轮1503,固定杆150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L形板1502与固定杆150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滑轮1503活动套在固定杆1501上,固定杆1501上位于第一限位滑轮1503两侧的一段均缠绕有第二弹簧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包括箱体(1)和底座(2),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上端,所述箱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的一端,所述电机(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绞盘(5),所述箱体(1)侧壁上开设有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单皮带轮(6),所述第一单皮带轮(6)通过第一皮带(7)连接有双皮带轮(8),所述双皮带轮(8)固定套接在螺杆(9)上,所述螺杆(9)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螺杆(9)上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16)中的固定框(1601),所述固定框(160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轮(1602),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13),所述双皮带轮(8)通过第二皮带(11)连接有第二单皮带轮(12),所述第二单皮带轮(12)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转杆(13)上,两个所述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输送装置(17)中的滚筒(1701),两个所述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1703),且两个齿轮(1703)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包括箱体(1)和底座(2),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上端,所述箱体(1)的下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的一端,所述电机(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绞盘(5),所述箱体(1)侧壁上开设有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单皮带轮(6),所述第一单皮带轮(6)通过第一皮带(7)连接有双皮带轮(8),所述双皮带轮(8)固定套接在螺杆(9)上,所述螺杆(9)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螺杆(9)上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16)中的固定框(1601),所述固定框(160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轮(1602),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13),所述双皮带轮(8)通过第二皮带(11)连接有第二单皮带轮(12),所述第二单皮带轮(12)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转杆(13)上,两个所述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输送装置(17)中的滚筒(1701),两个所述转杆(13)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1703),且两个齿轮(1703)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线装置(14)中的出线环(1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旋转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环(1401)的两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兆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