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944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圆管,外壳内设有圆管,外壳前方开有圆槽,且外壳前方并位于圆槽外围设有垫圈,该种压力实验装置,首先将圆管插入外壳的后方,并旋转外壳,使外螺纹与内螺纹相接,当圆管完全旋转进外壳内时,圆形磁片将与圆盖表面的磁铁吸合,同时圆形磁片将卡在凹槽内,然后将用于压力实验的管道与圆管对接,当圆管与管道对接后将紧密贴合于垫圈,然后向管道内通水,当水流通过管道后将到达圆管内部,由于管道与圆管接缝处将被垫圈所填充,同时当圆形磁片卡在凹槽内时,缩小了外壳与圆管之间衔接的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实验目的是检验压力容器承压部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承压部件有无明显变形或破裂,来验证压力容器是否具有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承压能力,同时,通过观察焊缝、法兰等连接处有无渗漏,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但现有的压力实验装置,由于长时间用压力实验装置对水压进行测试后,水源内存在的水垢会堆积在压力试验装置内,造成压力实验装置堵塞,并造成压力实验装置损坏,同时若在安装压力试验装置时安装不紧密,容易形成漏压,导致压力实验结果不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由于长时间用压力实验装置对水压进行测试后,水源内存在的水垢会堆积在压力试验装置内,造成压力实验装置堵塞,并造成压力实验装置损坏,同时若在安装压力试验装置时安装不紧密,容易形成漏压,导致压力实验结果不精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力实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圆管,所述外壳内设有圆管,所述外壳前方开有圆槽,且所述外壳前方并位于圆槽外围设有垫圈,所述圆槽内篆刻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后方固定连接有环形磁片,所述圆管表面篆刻有外螺纹,且所述圆管内设有圆塞,所述圆塞内嵌接有L型轴杆,且所述L型轴杆上套接有轴套,所述圆管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盖,且所述圆盖上方并位于圆管外侧开有凹槽,所述圆管下方卡有一个与圆管相契合的挡盖,且所述挡盖内设有管子,且所述管子下方紧密贴合有密封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塞表面与圆管内壁均设有相同的斜纹,且所述圆塞的直径与圆管的内径相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且所述外壳与圆管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分布轨迹为圆环状,且所述环形磁片与凹槽的大小相吻合,通过转动所述圆管可使环形磁片与凹槽相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圈由硅胶制作而成,且所述垫圈紧密环绕在圆槽的外围,并紧贴于圆槽口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盖表面紧密贴合有一个厚度为2cm的磁铁,且所述圆盖与管子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该种压力实验装置,首先将圆管插入外壳的后方,并旋转外壳,使外螺纹与内螺纹相接,当圆管完全旋转进外壳内时,圆形磁片将与圆盖表面的磁铁吸合,同时圆形磁片将卡在凹槽内,然后将用于压力实验的管道与圆管对接,当圆管与管道对接后将紧密贴合于垫圈,然后向管道内通水,当水流通过管道后将到达圆管内部,由于管道与圆管接缝处将被垫圈所填充,同时当圆形磁片卡在凹槽内时,缩小了外壳与圆管之间衔接的缝隙,并减少了空气的流通,使压力实验装置与管道安装时更为密封,使压力检测结果更为精准。2.同时在使用该种压力实验装置长时间进行压力实验后,圆管内会残留有大量的水垢,使用者可以将圆塞插在圆管内,然后握住轴套,并摇动L型轴杆,圆塞将随着L型轴杆的转动而转动,圆塞将顺着圆管表面的斜纹而向圆管内旋转,随着圆塞转动而与圆管内壁所产生的摩擦力,将剐蹭下圆管内所残留的水垢,防止因水垢堵塞圆管造成压力实验装置损坏的问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壳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圆管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壳;2-外螺纹;3-圆塞;4-L型轴杆;5-圆槽;6-圆管;7-内螺纹;8-环形磁片;9-垫圈;10-圆盖;11-凹槽;12-管子;13-密封盖;14-轴套;15-挡盖。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外壳1和圆管6,所述外壳1内设有圆管6,所述外壳1前方开有圆槽5,且所述外壳1前方并位于圆槽5外围设有垫圈9,所述垫圈9由硅胶制作而成,且所述垫圈9紧密环绕在圆槽5的外围,并紧贴于圆槽5口处,所述圆槽5内篆刻有内螺纹7,所述外壳1后方固定连接有环形磁片8,所述圆管6表面篆刻有外螺纹2,且所述圆管6内设有圆塞3,所述圆塞3表面与圆管6内壁均设有相同的斜纹,且所述圆塞3的直径与圆管6的内径相等,同时在使用该种压力实验装置长时间进行压力实验后,圆管6内会残留有大量的水垢,使用者可以将圆塞3插在圆管6内,然后握住轴套14,并摇动L型轴杆4,圆塞3将随着L型轴杆4的转动而转动,圆塞3将顺着圆管6表面的斜纹而向圆管6内旋转,随着圆塞3转动而与圆管6内壁所产生的摩擦力,将剐蹭下圆管6内所残留的水垢,防止因水垢堵塞圆管6造成压力实验装置损坏的问题,所述圆塞3内嵌接有L型轴杆4,且所述L型轴杆4上套接有轴套14,所述圆管6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盖10,且所述圆盖10上方并位于圆管6外侧开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分布轨迹为圆环状,且所述环形磁片8与凹槽11的大小相吻合,通过转动所述圆管6可使环形磁片8与凹槽11相接,首先将圆管6插入外壳1后方,并旋转外壳1,使外螺纹2与内螺纹7相接,当圆管6完全旋转进外壳1内时,圆形磁片8将与圆盖10表面的磁铁吸合,同时圆形磁片8将卡在凹槽11内,然后将用于压力实验的管道与圆管6对接,当圆管6与管道对接后将紧密贴合于垫圈9,然后向管道内通水,当水流通过管道后将到达圆管6内部,由于管道与圆管6接缝处将被垫圈9所填充,同时当圆形磁片8卡在凹槽11内时,缩小了外壳1与圆管6之间衔接的缝隙,并减少了空气的流通,使压力实验装置与管道安装时更为密封,使压力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所述圆管6下方卡有一个与圆管6相契合的挡盖15,且所述挡盖15内设有管子12,且所述管子12下方紧密贴合有密封盖13。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且所述外壳1与圆管6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可以让使用者在进行压力实验时安装更为简便。作为优选的,所述圆盖10表面紧密贴合有一个厚度为2cm的磁铁,且所述圆盖10与管子12固定连接,当圆形磁片8与圆盖10贴合时将与圆盖10吸合并卡在凹槽11内,缩小了外壳1与圆管6之间衔接的缝隙,使外壳1与圆管6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中使用的1-外壳;2-外螺纹;3-圆塞;4-L型轴杆;5-圆槽;6-圆管;7-内螺纹;8-环形磁片;9-垫圈;10-圆盖;11-凹槽;12-管子;13-密封盖;14-轴套;15-挡盖,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外壳(1)和圆管(6),所述外壳(1)内设有圆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方开有圆槽(5),且所述外壳(1)前方并位于圆槽(5)外围设有垫圈(9),所述圆槽(5)内篆刻有内螺纹(7),所述外壳(1)后方固定连接有环形磁片(8),所述圆管(6)表面篆刻有外螺纹(2),且所述圆管(6)内设有圆塞(3),所述圆塞(3)内嵌接有L型轴杆(4),且所述L型轴杆(4)上套接有轴套(14),所述圆管(6)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盖(10),且所述圆盖(10)上方并位于圆管(6)外侧开有凹槽(11),所述圆管(6)下方卡有一个与圆管(6)相契合的挡盖(15),且所述挡盖(15)内设有管子(12),且所述管子(12)下方紧密贴合有密封盖(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外壳(1)和圆管(6),所述外壳(1)内设有圆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方开有圆槽(5),且所述外壳(1)前方并位于圆槽(5)外围设有垫圈(9),所述圆槽(5)内篆刻有内螺纹(7),所述外壳(1)后方固定连接有环形磁片(8),所述圆管(6)表面篆刻有外螺纹(2),且所述圆管(6)内设有圆塞(3),所述圆塞(3)内嵌接有L型轴杆(4),且所述L型轴杆(4)上套接有轴套(14),所述圆管(6)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盖(10),且所述圆盖(10)上方并位于圆管(6)外侧开有凹槽(11),所述圆管(6)下方卡有一个与圆管(6)相契合的挡盖(15),且所述挡盖(15)内设有管子(12),且所述管子(12)下方紧密贴合有密封盖(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敏冯学林霍超杜兴华姜亚历高明博陈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江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