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会平专利>正文

车门自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54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门开合自动机。目的是:为了使机动车辆车门向现代化发展,解决车门能够自动开门和关门,同时也兼有手动的开门和关门功能。结构是:控制电机1正反转的继电器J1和J2与执行机构一起对车门开合,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电机输出经减速,使轴齿轮5与小齿轮7啮合,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作离合配合,轴盘14输出经执行机构控制车门。优点是实现车门自动、手动控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门开合自动机,尤指大、中型客车的车门自动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轿车的车门有的以合页装配形式与车身联接,使车门在手动情况下作弧形转动进行开合。有的还将车身上下设有滑槽,使车门上下沿滑槽作推拉直线运动进行开合。这两种车门的开合都需要人给于一定的推拉力才能实现,不足之处是开门时较费力、费时,关门时也不方便,有时因关门不严,易造成车辆行驶中车门自开而发生某些不必要的意外。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机动车辆车门向现代化发展,解决车门能够自动开门和关门,同时也兼有手动开门和关门的功能,使使用者能够更安全、更方便的上车和下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控制电机1正反转工作的继电器J1和J2,由凸轮轴21的凸轮3控制继电器J1和J2动作,电机1输出轴经减速装置2将动力传给轴齿轮5,其特殊之处是,轴齿轮5输出端与小轴6上装配的小齿轮7啮合,机座15上用轴承支承的轴盘14上,装配三个小轴6,三个均布的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作离开或啮合配合,机座15中装配的手控锁轴9与齿条10上平面配合,过载条件下,齿条10平行移动,经触动联动开关K动作来控制电机1正反转,机座15中轴杆13上装配可上下移动的齿条10和导块11、弹簧12,轴盘14输出端经摆块16联结摆杆17,滑销22上铰接摆杆17和18及连接杆23,摆杆18另一端铰接滑轴19,摆杆18上的通槽装配凸轮轴21上的角度摆杆20,可调螺杆24一端联结连接杆23,另一端经铰链座25连接车门26。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整体结构工作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C向视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电机,2-减速装置,3-凸轮,4-电路控制装置,5-轴齿轮,6-小轴,7-小齿轮,8-齿环,9-锁轴,10-齿条,11-导块,12-弹簧,13-轴杆,14-轴盘,15-机座,16-摆块,17-摆杆,18-摆杆,19-滑轴,20-角度摆杆,21-凸轮轴,22-滑销,23-连接杆,24-可调螺杆,25-铰链座,26-车门,27-车体,28-车门灯控制线。下面是本技术依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参看各图,在大中型客车中,车门26一侧的车体27上,装配本技术,在机座15中,装配电机1、减速装置2、电路控制装置4及执行机构,其中减速装置2由市售小型减速机和换向装置组成,电路控制装置4中,并联的继电器J1和J2输出端连接电机1,其输入端连接汽车电源正或负极端,车门灯的控制线28同继电器J1、J2的动作控制,由轮轴21上的凸轮3转动控制。电机1经减速装置,其输出轴齿轮5与三个小轴6上的三个小齿轮7啮合,三个小轴6均装配在轴盘14上,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啮合或离开,齿条10两端分别装配弹簧12、导块11;导块11一侧斜面与齿条10两端面作上下配合,控制齿条上下的锁轴9断面呈半圆形,当转动锁轴9转约180°时,圆面压迫齿条10向下,当再转180°时,锁轴9离开齿条10,齿条10在车门26过载条件下自行向左或向右移动,使K断电。整个工作原理是这样当手动拨杆搬向自动运行位置,即锁轴9圆突面离开齿条10,此时限载保护及自动转换工作,设车门此时为关闭状态,当需开车门26时,按动按钮,继电器J2动作,电机1正转或反转,轴齿轮5由减速装置驱动,带动三个小齿轮7转动,小齿轮7带动齿环8欲一起转动,但此时齿环8和齿条10彼此啮合被制动,故小齿轮7通过小轴6带动轴盘14一体做行星运行,轴盘14输出端与摆块16固定联接,摆块16随之转动,并带动摆杆17摆动,因摆杆16、17和连接杆23滑动联接,所以摆杆17转动时,摆杆16和连接杆23均围绕滑轴19作复合回转运动,可调螺杆24与连接杆23螺纹联接,并通过铰链座25与车门26联接,当连接杆23做回转动作时,拉动车门26,车门内扇受内铰链及滑轨制约,只能随内扇沿导轨定向折转,至此车门打开。同理,按动按钮使继电器J1动作,电机1反转或正转,车门自行关闭复位。当车门开关时,由于摆杆18的回转,通过导槽带动配合的角度摆杆20回转摆动,使联结的凸轮轴21随之转动,凸轮3控制继电器J1或J2动作,实现关门或开门,同时也可控制车门灯控制线28导通或关闭。本技术的过载保护是这样实现的在自动运行中,由于齿环8和齿条10啮合,当轴盘14超过限载时,齿条10作一方向直线移动,触动电路控制装置4中的联动开关4,使电机1停止正转,同时反转,于是正打开的车门因过载又复回,同理,正关闭的车门因过载也会停止关闭而自行打开。当需要车门用手动开门或关门时,拨动锁轴9转到空位,在弹簧12和导块11作用下,使齿条10上行,脱离啮合,此时,手动开关门,轴盘14随之转动,带动小轴6及小轴6上的小齿轮7、啮合的齿环8作无载运转。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是1、将限载保护装置、自动转换装置和行星减速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形式,巧妙的装配为一体,实现车门自动开闭,经试验,工作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效果良好。2、自动开闭车门,不影响原手动开闭车门的工作性能。3、使大、中客车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及先进的时代感,给乘车者有更多的安全感和方便感。4、车门关闭后,可不用锁车门,使驾驶人员更为方便。权利要求1.车门自动机,包括控制电机(1)正反转工作的继电器J1和J2,由凸轮轴(21)的凸轮(3)控制继电器J1和J2动作,电机(1)输出轴经减速装置(2)将动力传给轴齿轮(5),其特征是轴齿轮(5)输出端与小轴(6)上装配的小齿轮(7)啮合,机座(15)上用轴承支承的轴盘(14)上,装配三个小轴(6),三个均布的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作离开或啮合配合,机座(15)中装配的手控锁轴(9)与齿条(10)上平面配合,过载条件下,齿条(10)平行移动,经触动联动开关K动作来控制电机(1)正反转,机座(15)中轴杆(13)上装配可上下移动的齿条(10)和导块(11)、弹簧(12),轴盘(14)输出端经摆块(16)联结摆杆(17),滑销(22)上铰接摆杆(17)和(18)及连接杆(23),摆杆(18)另一端铰接滑轴(19),摆杆(18)上的通槽装配凸轮轴(21)上的角度摆杆(20),可调螺杆(24)一端联结连接杆(23),另一端经铰链座(25)连接车门(2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门开合自动机。目的是为了使机动车辆车门向现代化发展,解决车门能够自动开门和关门,同时也兼有手动的开门和关门功能。结构是控制电机1正反转的继电器J1和J2与执行机构一起对车门开合,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电机输出经减速,使轴齿轮5与小齿轮7啮合,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作离合配合,轴盘14输出经执行机构控制车门。优点是实现车门自动、手动控制。文档编号E05F15/10GK2167166SQ9322118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丁会平, 林增池 申请人:丁会平, 林增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门自动机,包括:控制电机(1)正反转工作的继电器J1和J2,由凸轮轴(21)的凸轮(3)控制继电器J1和J2动作,电机(1)输出轴经减速装置(2)将动力传给轴齿轮(5),其特征是:轴齿轮(5)输出端与小轴(6)上装配的小齿轮(7)啮合,机座(15)上用轴承支承的轴盘(14)上,装配三个小轴(6),三个均布的小齿轮(7)与齿环(8)内齿啮合,齿环(8)外齿与齿条(10)作离开或啮合配合,机座(15)中装配的手控锁轴(9)与齿条(10)上平面配合,过载条件下,齿条(10)平行移动,经触动联动开关K动作来控制电机(1)正反转,机座(15)中轴杆(13)上装配可上下移动的齿条(10)和导块(11)、弹簧(12),轴盘(14)输出端经摆块(16)联结摆杆(17),滑销(22)上铰接摆杆(17)和(18)及连接杆(23),摆杆(18)另一端铰接滑轴(19),摆杆(18)上的通槽装配凸轮轴(21)上的角度摆杆(20),可调螺杆(24)一端联结连接杆(23),另一端经铰链座(25)连接车门(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会平林增池
申请(专利权)人:丁会平林增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