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67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是程序控制器2向电机驱动器3控制端******分别输出控制信号,电机驱动器3经信号中断端P向程序控制器2提供中断关机信号。同现有技术比较,在遥控发射器发射功率相同条件下,受控的有效距离提高3倍,智能化程度高。与无线调频编码遥控发射器配套,用于企事业单位、消防、公安、医院、别墅、仓库、商场、道口等场合的大门开/关门进行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制动器件的开关器,使翼扇保持开启或其他状态的装置。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应用于企事业单位、车库、医院、消防部门、别墅、仓库、商场、道口等场合的旋转门开门机的自动控制、实现自动开门、关门,尤其是在汽车进出时及时地启闭大门,避免人为停车-开门-进(出)门-关门等慢节奏动作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了办事效率,给客户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自八十年代开始,此类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现有旋转门开门机的控制器,包括壳体,信号接收装置,程序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其中信号接收装置由接收天线、放大器、解调器和解码器组成,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无线调频编码遥控发射器发出的数字调频编码信号;程序控制器根据接收装置提供的信号及旋转门动作的工作程序要求进行设计;电机驱动器是驱动开门机减速机构执行开门或关门的部件。现有的旋转门开门机的控制器存在以下缺陷1.遥控信号易受电机干扰,在减速机构用直流电机驱动时,直流电机的电火花会对遥控信号产生严重干扰,引起远距离遥控失控,使遥控距离减少至原设计的四分之一;若采用交流电机驱动,其瞬变磁场漏磁会引起磁控电路出现误动作;2.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1)减速机构设定的工作周期往往比实际的开门/并门时间长,门开/关到位后减速机构仍然没有停止工作,这种过载作业会影响减速机构的使用寿命;(2)有时设定的工作周期比实际的开门/关门时间短,则出现开门/关门不到位的状态。3.没有自动停机指令,在开门/关门过程中通道上的人、车或其他物品被门夹住,或者操作失误,减速机构不能自动停机则会造成不良后果。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使用该控制器的旋转门减速机构能自动停机,开门/关门动作不受驱动电机产生的电火花或漏磁的影响,受控距离提高三倍,实现智能化操作,安全性可靠性俱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设有单次暂停、多次暂停、自动关门等多种工作模式,且通过复用电路实现,使电路最为简洁。-采用门状态识别器,检测门启闭的真实状态,并输出信号至控制器,令开门机执行正确的指令。-采用中断处理器,根据门状态识别器提供的信号,随机地对开门机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或进入中断程序调整门开/关状态;或停机。-采用定时器来确定开/关门高、低速时间,关门差拍时间及工作周期;同时还设有自动关门延时器,时间参数可连续调整。本设计的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受控于无线调频编码遥控发射器,包括壳体,信号接收装置1,程序控制器2,电机驱动器3,其信号接收装置1采用常规结构,由接收天线、放大器、解调器、解码器组成,解码器输出端接程序控制器2的输入端,程序控制器2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驱动器3驱动旋转门自动启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用于程序控制器2的芯片IC1~IC3分别采用四-二或门、六反相器、分频器、四-二与门、D触发器、三-三或门、四-二与门以及D触发器;采用CMOS集成芯片时,芯片IC1脚(12)与信号接收装置1的解码器输出端连接,其脚①⑤接芯片IC7脚(11),脚②分别接IC5脚④⑩、IC6脚⑥、IC8脚⑩,脚③分别接IC3脚(11)、IC8脚③,脚④接IC2脚③,脚⑥分别接IC5脚②⑤及开关K2的公共端,电容C1与电阻R3并联后其一端接直流电源负极,其另一端分别接IC2的脚①和开关K1的公共端,开关K1的a、b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c端分别接IC1脚⑧、IC8脚①,IC1脚⑨分别接芯片IC2脚⑤、IC6脚⑨、IC7脚⑧,其脚⑩与IC7脚⑥连接,脚(11)分别接IC4脚⑤、IC5脚③,脚(13)与IC4脚(11)连接;芯片IC2脚②接IC4脚⑧,其脚⑥接IC7脚(13),脚⑧接IC4脚①,脚⑨⑩接电容C2,脚(11)(12)接电阻R2,脚(13)接电阻R1,电阻R1、R2、电容C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芯片IC3脚①与IC6脚(12)连接,其脚②接IC6脚(11),脚③接IC6脚③,脚⑩接IC4脚③,脚(13)接IC6脚②,脚(14)接IC6脚①,脚(15)与IC6脚(13)连接;芯片IC4脚②与IC5脚①连接,脚④分别接IC5脚(11)、IC8脚(11),脚⑥接IC5脚⑨(12),脚⑨IC7脚②、IC8脚②⑤,脚⑩与脚(12)相互连接,脚(13)与IC3脚⑨(12)连接;芯片IC5脚⑥⑧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芯片IC6脚④分别与开关K2的b端和电阻R4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负极,芯片IC6脚⑤与IC7脚⑩连接,其脚⑧⑩相互连接;芯片IC7脚①⑤与IC8脚(13)相互连接,芯片IC8脚④⑥⑧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芯片IC7脚①、③、④、IC3脚②、IC2④、⑥分别与电机驱动器3的控制端 连接。芯片IC3脚(16)和⑧及其他芯片的脚(14)和⑦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图3、图4为电机驱动器3的控制接口和驱动电路图。电机驱动器3由电机M1、M2、电磁锁M3、继电器Ja~Jf、三极管BGa~BGf、芯片IC31、电阻Ra~Rf和R31~R33、电容C31、二极管D31~D35、变压器T1、T2组成,其中各继电器Ja~Jf线包的一端通过三极管BGa~BGf和电阻Ra~Rf分别接控制端 ~ ,各线包的另一端皆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a~BGf的e极皆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二极管D31~D34构成整流桥,变压器T1的输入端通过继电器Ja开关接220v交流电源,其一输出端串接变压器T2主边绕组后与整流桥D31~D34的m端连接,整流桥D31~D34的n端接继电器Jb开关的公共端,该开关的常闭端接变压器T1的另一输出端,常开端接变压器T1副边抽头,整流桥D31~D34正极分别接继电器Ja-1开关的常开端和继电器Ja-2开关的常闭端,整流桥D31~D34的负极分别与继电器Ja-1开关的常闭端和继电器Ja-2开关常开端连接,继电器Ja-1开关的公共端通过继电器Je开关后与电机M1的一个接点连接,同时再通过继电器Jd、Jf开关分别接电机M2和电磁锁M3的一个接点,继电器Ja-2开关公共端分别与M1、M2、电磁锁M3的另一接点连接;芯片IC31采用电压比较器芯片,变压器T2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35后分别接电阻R31、电容C31、芯片IC31脚③,其另一输出端分别接电阻R31、电容C31的另一端及通过电阻R32后接芯片IC31脚②,芯片IC31脚②与脚⑦之间串接电阻R33,其脚⑥与程序控制器2的芯片IC7脚⑨(12)连接,控制程序控制器2工作。信号接收装置1的天线ANT馈入的数字编码遥控信号经解码后若编码与接收装置设定的码相一致,则向程序控制器2提供启动信号,否则无信号输出。遥控发射器和信号接收装置的编码可以任意设定,但两者的编码必须一致。程序控制器2由遥控信号接收装置1触发启动,向电机驱动器3的控制端 ~ 输出一组控制信号,接通电机M1、M2和电磁锁M3的驱动电源,启动开门机构动作,开门/关门到位后,电机驱动器3经P端向程序控制器2输出停机信号,程序控制器2被该信号关断。开门机构启动后程序控制器2再次受到信号接收装置1触发后,将进入暂停或停机状态,根据联动开关K1、K2所处的档次,有以下三种情况1.联动开关K1、K2置于a档,进入暂停状态。暂停后再次触发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门开门机的全自动控制器,包括壳体,信号接收装置1,程序控制器2,电机驱动器3,信号接收装置1由接收天线、放大器、解调器、解码器组成,信号接收装置1的解码器其输出端接程序控制器2的输入端,程序控制器2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驱动器3驱动旋转门自动启闭,其特征在于:用于程序控制器2的芯片IC↓[1]~IC↓[8]分别采用四-二或门、六反相器、分频器、四-二与门、D触发器、三-三或门、四-二与门以及D触发器,采用CMOS集成芯片时,芯片IC↓[1]脚*与信号接收装置1的解码器输出端连接,IC↓[7]脚①③④、IC↓[3]脚②、IC↓[2]脚④⑥分别与电机驱动器3的控制端*~*连接;构成电机驱动器3的芯片IC↓[31]采用电压比较器芯片,芯片IC↓[31]脚⑥与程序控制器2的芯片IC↓[7]脚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维吴坚陈桂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求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