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致动关闭件的动力致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717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动力致动系统,用于致动例如为后备箱盖的关闭件(1),该系统尺寸紧凑并具有最小化的凸起。第一连杆(8)连接在动力致动器(7)的输出轴上,并且第一连杆的自由端连接在第二连杆(9)的端部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铰链臂(4)上,该铰链臂固定地安装在关闭件上,并可枢轴转动地将关闭件支承在例如为车体的固定部件上。在第一连杆围绕输出轴摆动时,第一连杆适于大致从输出轴朝着关闭件延伸,并且第二连杆大致关于中心线垂直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致动系统(power actuator system),该系统用于致动关闭件,例如后备箱盖。
技术介绍
已知通过使用动力致动器来致动例如后备箱盖的关闭件。参见日本专利公开文献No.2002-180738。这样的动力致动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齿轮减速单元和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的基端固定地安装在齿轮减速单元的输出轴上,并且该连杆的自由端连接在第二连杆的基端上。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连接在铰链臂上,该铰链臂又固定地安装在后备箱盖的铰链端部上。在打开方向上弹性地推动后备箱盖的阻尼器连接在铰链臂和车体的一部分之间。通过沿任一方向转动输出轴,可任意打开和关闭后备箱盖。在这样的结构中,作用在动力致动器上的负载主要由后备箱盖的重量和阻尼器的推力决定,并且根据后备箱盖的角度位置而发生明显变化。当后备箱盖完全关闭并为大致水平时,虽然阻尼器产生最大的作用力,但是后备箱盖的重量是占优势地位的,从而对于致动器而言,需要相对较大的转矩来使后备箱盖从完全关闭的位置升起。当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增大时,重量的影响减小,同时阻尼器在使后备箱盖打开的打开方向上的推力变得更加显著,从而对于致动器而言,需要相对较小的转矩来进一步打开后备箱盖。相反地,当使后备箱盖从完全打开的状态关闭时,因为后备箱盖大致处于垂直的位置,所以阻尼器的推力处于最小值并且沿关闭方向作用的后备箱盖的重量负载也处于最小值,从而致动器仅需要克服阻尼器的较小推力。当后备箱盖1移动远离完全关闭的位置时,沿关闭方向作用的负载逐渐增加,因此需要相对较小的转矩来关闭后备箱盖。当后备箱盖将要完全关闭时,沿打开方向作用的阻尼器的推力处于最大值,因此需要克服密封条(weather strip)的反作用力。因此,对于致动器而言,需要足够的转矩以将后备箱盖完全关闭,并抵抗密封条的阻力使锁工作。在这样一种用于后备箱盖的常规致动器中,阻尼器的推力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使得仅当将后备箱盖从完全关闭状态移动至略微打开状态时需要动力致动器,并且阻尼器提供使后备箱盖从略微打开状态移动至完全打开状态所需的推力。因此,动力致动器所需的转矩减到最小,并且动力致动器可设计为高度紧凑的单元。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需要根据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来调整动力致动器的输出转矩,这就需要非常复杂的控制布置。具体地说,需要提供用于检测动力致动器打开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这就增加了成本。当后备箱盖通过动力致动器从完全关闭状态被致动至完全打开状态时,不需要复杂的控制,但是要求动力致动器具有相对较大的输出,并且这就不合需要地增加了动力致动器的尺寸。因为这种动力致动器需要安装在后备箱的有限空间内,所以要求动力致动器尽可能小,并且需要使任何突出到后备箱空间的凸起最小化。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致动系统,用于致动例如为后备箱盖的关闭件,该系统尺寸紧凑并具有最小化的凸起。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致动系统,该系统具有理想模式的转矩/速度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致动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且制造经济。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些目的中的至少一些可通过提供一种致动系统实现,该系统用于通过铰链来致动安装在车体上的关闭件,其包括铰链臂,其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关闭件上,并在铰接点处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车体上;动力致动器,其安装在车体上,并具有大致平行于铰链的枢轴延伸的输出轴;第一连杆,其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基端;第二连杆,其具有基端和自由端,该基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上,该自由端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铰链臂上,在第一连杆围绕输出轴摆动时,第一连杆适于大致从输出轴朝着关闭件延伸。因此,动力致动器能够以大致等于第一连杆长度的距离靠近关闭件放置,并且在动力致动器面对并远离关闭件的一侧上没有凸起。因此,能够使关闭件内的可利用空间最大化。具体地,如果第二连杆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使得关闭件在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那么可最大程度地简化连杆机构。通常,关闭件装配有阻尼器,该阻尼器通常朝着完全打开的状态推动关闭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果第二连杆大致垂直于从输出轴朝着关闭件延伸的直线延伸,就可获得特别良好的连杆效率或转矩/速度性能。优选地,第一角度定义在第二连杆和铰链臂之间并小于180度,和第二角度定义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并小于180度,当所述输出轴在任一方向上转动时,这两个角度以彼此相反的方向改变。通常,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中的每一个都在30至150度的范围内。第二连杆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第一连杆自由端的运动通过施加在第二连杆上的张力,或者通过施加在第二连杆上的压力而传递至铰链臂。根据关闭件的具体几何形状和周围的结构,可选择这两种可能结构的任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动力致动器的输出轴靠近关闭件的铰链端部放置,使得动力致动系统可形成为高度紧凑的单元。并且,铰链臂可包括弓形部分,它具有固定地安装在关闭件上的第一端;和旋臂,它从弓形部分的另一端朝着关闭件延伸。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动力驱动的汽车后备箱。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闭件靠近铰链的部分大致水平延伸。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 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简化局部拆分侧视图,该装置用于自动打开和关闭汽车的后备箱盖;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致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动机单元和齿轮减速单元的剖面图;图4a是在后备箱盖完全关闭的状态下,齿轮减速单元的局部拆分俯视图;图4b是在后备箱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与图4a相似的视图;图5a是在后备箱盖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的简图;图5b是在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为25度时,与图5a相似的视图;图5c是在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为50度时,与图5a相似的视图;图5d是在后备箱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与图5a相似的视图;图6a是曲线图,表示了第一角度θ1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图6b是曲线图,表示了第二角度θ2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图7是曲线图,表示了连杆效率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片段侧视图;图9a是在后备箱盖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第二实施例的连杆机构的简图;图9b是在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为15度时,与图9a相似的视图;图9c是在后备箱盖的打开角度为90度时,与图9a相似的视图;图9d是在后备箱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与图9a相似的视图;图10a是曲线图,表示了对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一角度θ1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图10b是曲线图,表示了对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二角度θ2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图11是曲线图,表示了对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而言,连杆效率与后备箱盖打开角度的变化关系。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设置在车辆后部的后备箱部分的简化局部拆分侧视图。后备箱盖1包括在其关闭状态下大致水平的主要部分,以及从该主要部分的后端向下弯曲的后部。后备箱盖前部的内表面在其任一侧端设有一对铰链臂4。每个铰链臂4包括弓形的主要部分4a,它以大约超过90度的角度延伸,并具有固定地安装在后备箱盖前端的第一端;旋臂4b,它从主要部分4a的第二端(或前端)大致向内径向延伸,并具有由盖枢轴3可枢轴转动支承的内端,所述盖枢轴3在车体5靠近后备箱开口前边缘的部分中侧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动系统,其用于通过铰链来致动安装在车体上的关闭件,包括:铰链臂,其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关闭件上,并在铰接点处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车体上;动力致动器,其安装在车体上,并具有大致平行于铰链的枢轴延伸的输出轴;第一连杆,其具有固定地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基端;第二连杆,其具有:基端,该基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上;和自由端,该自由端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铰链臂上;在第一连杆围绕输出轴摆动时,第一连杆适于大致从输出轴朝着关闭件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和典落合孝夫毒岛顺一金子达也三宅良典一濑智史栋长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