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阳极固体电解电容器组件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10096346.7、专利技术名称为“多阳极固体电解电容器组件”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极端条件下稳定的电容器组件,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阳极固体电解电容器组件。
技术介绍
由于电解电容器(如钽电容器)的体积效率、可靠性和工艺兼容性,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增长。例如,已经开发的一类电容器是固体电解电容器,包括阳极(如钽)、在阳极上形成的介质氧化物膜(如五氧化二钽(Ta2O5))、固体电解质层及阴极。固体电解质层可由导电聚合物形成,如Sakata等人的美国专利US5,457,862、Sakata等人的美国专利US5,473,503、Sakata等人的美国专利US5,729,428和Kudoh等人的美国专利US5,812,367中所述。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此类固体电解质在高温时存在从掺杂状态向不掺杂状态转变的倾向或从不掺杂状态向掺杂状态转变的倾向,其高温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其它问题,人们已经开发了密封的电容器,以限制使用期间氧气与导电聚合物接触。例如,Rawal等人公开的美国专利US2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定义了一内部空腔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壁,所述内部空腔内存在包含惰性气体的气体氛围;与具有前表面和主要表面的第二电容器元件并列相邻放置的具有前表面和主要表面的第一电容器元件,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和第二电容器元件位于内部空腔内,并与外壳连接,每个电容器元件包括由阳极氧化的烧结多孔体形成的阳极及覆盖在阳极上的电解质,其中每个电容器元件进一步包括从前表面沿侧向延伸的阳极引线,其中所述引线位于外壳的内部空腔内,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与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与外壳的底壁连接,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和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通常共平面,以及其中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07 US 13/081,9671.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定义了一内部空腔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壁,所述内部空腔内存在包含惰性气体的气体氛围;与具有前表面和主要表面的第二电容器元件并列相邻放置的具有前表面和主要表面的第一电容器元件,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和第二电容器元件位于内部空腔内,并与外壳连接,每个电容器元件包括由阳极氧化的烧结多孔体形成的阳极及覆盖在阳极上的电解质,其中每个电容器元件进一步包括从前表面沿侧向延伸的阳极引线,其中所述引线位于外壳的内部空腔内,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与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与外壳的底壁连接,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和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通常共平面,以及其中第一电容器元件的前表面和第二电容器元件的前表面通常共平面,以及其中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主要表面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相应电容器元件中与主要表面直接连接的每个表面的表面积;与每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引线电连接的阳极端子,其中,所述阳极端子包含位于外壳中的与第一电容器元件连接的第一区,位于外壳中的与第二电容器元件连接的单独第二区,以及位于外壳外的第三区,其中所述第三区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不与第二电容器元件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区不与第一电容器元件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区通过外壳的外壁与第一区和第二区分离,及与每个电容器元件的固体电解质电连接的阴极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一侧表面相邻于并朝向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一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进一步包括与至少其中一个电容器元件电连接的连接元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包含通常与阳极引线侧向垂直并与阳极引线连接的第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进一步包含通常与阳极引线延伸侧向平行的第二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外壳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