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健斌专利>正文

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90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所述支架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设有挡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另一端设有固定臂或活动臂,活动臂与固定臂或者两条活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所述活动臂与固定臂或两条活动臂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偏离机架安装;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弹性元件的压力下紧贴道轨内侧,使得趟门门体在移动过程中不产生摆动;即使道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变形,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的压力下不需要人为的处理就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迫使两滑轮始终与道轨两内侧相接触,从而防止门体摆动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可靠,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或者壁柜的趟门平衡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趟门在移动过程中摆动的趟门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各种门窗或者壁柜上的趟门主要由上下轨道和门体组成,门体安装在上下轨道之间,并能沿轨道来回移动。为了减少门体与道轨间的磨擦,所述道轨的截面尺寸一般比门体的厚度大;然而,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门体在移动过程中,很容易摆动而碰撞道轨,久而久之,道轨就会被撞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附图说明图1,人们在门体上安装了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其包括大致呈不等边三角形的安装板1’,靠近安装板1’的两个角分别枢接有滑轮2’,另外一个角附近开有导槽5’,有一可调节的连接件3’卡在导槽5’的边缘,另一端穿过导槽5’与安装块4’连接。所述安装块4’通过另一连接件与门体固定连接;安装趟门时,通过调节连接件3’固定在导槽5’边缘的位置来使安装板1’上的两个滑轮2’与导轨的两内侧相接触,以此防止趟门在移动过程中摆动。然而,这种趟门平衡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调节连接件3’可能会松脱或导轨产生一些变形;此时,在移动趟门的过程中,趟门的摆动又会再次发生;要克服趟门的摆动,必须重新调节安装板1’与安装块4’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迫使两个滑轮2’与导轨的两内侧相接触,因此,这样结构的趟门平衡装置可靠性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可靠、方便的趟门平衡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设有挡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另一端设有固定臂或活动臂,活动臂与固定臂或者两条活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所述活动臂与固定臂或两条活动臂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偏离机架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支架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设有挡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另一端设有固定臂或活动臂,活动臂与固定臂或者活动臂与活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所述活动臂与固定臂或活动臂与活动臂之间连接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偏离机架安装;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弹性元件的压力下紧贴道轨内侧,使得趟门门体在移动过程中不产生摆动。即使道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变形,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的压力下不需要人为的处理就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迫使两滑轮始终与道轨两内侧相接触,从而防止门体摆动的发生,因此本技术使用可靠,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传统趟门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设有挡块3和可转动的活动臂4,另一端为固定臂5,固定臂5与活动臂4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2,在固定臂5与活动臂4的相对两侧的大致中央处分别安装有支承块8,两支承块8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所述弹性元件7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下,活动臂4绕支点9卡在挡块3上。所述支架1连接有安装板块6,安装板块6与支架1相互垂直,并且开有U形缺口9;本趟门平衡装置通过U形缺口10与连接件的配合固定在趟门的门体上。参照图3,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设有挡块3和可转动的活动臂4,另一端同样设有挡块和可转动的活动臂4,两条活动臂4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2,而且在它们两的相对两侧的大致中央处分别安装有支承块8,两支承块8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所述弹性元件7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压力下,活动臂4绕支点9卡在挡块3上。所述支架1连接有安装板块6,安装板块6与支架1相互垂直,并且开有U形缺口;本趟门平衡装置通过U形缺口10与连接件的配合固定在趟门的门体上。上述实施例的安装板6与支架1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弹性元件7并不限于弹簧,弹性簧片也能代替弹簧使用。总之,由于本技术支架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3,设有挡块3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4,另一端设有固定臂5或活动臂4,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者两条活动臂4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2,所述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两条活动臂4之间连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7;活动臂4上的滑轮2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7的压力下紧贴道轨内侧,使得趟门门体在移动过程中不产生摆动。即使道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变形,活动臂4上的滑轮2在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7的压力下不需要人为的处理就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迫使两滑轮2始终与道轨两内侧相接触,从而防止门体摆动的发生,因此本技术使用可靠,方便。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技术相似或者等同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1)和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3),设有挡块(3)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4),另一端设有固定臂(5)或同样的活动臂(4),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者两条活动臂(4)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2),所述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两条活动臂(4)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弹性元件(7)偏离机架(1)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安装板块(6),安装板块(6)与支架(1)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板块(6)上开有U形缺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者两条活动臂(4)相对两侧的大致中央处设有支承块(8),所述弹性元件(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承块(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7)为伸缩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所述支架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设有挡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另一端设有固定臂或活动臂,活动臂与固定臂或者两条活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所述活动臂与固定臂或两条活动臂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偏离机架安装;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弹性元件的压力下紧贴道轨内侧,使得趟门门体在移动过程中不产生摆动;即使道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变形,活动臂上的滑轮在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的压力下不需要人为的处理就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迫使两滑轮始终与道轨两内侧相接触,从而防止门体摆动的发生,因此本技术使用可靠,方便。文档编号E05D13/00GK2769448SQ20052005362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杜健斌 申请人:杜健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趟门平衡装置,包括支架(1)和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挡块(3),设有挡块(3)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活动臂(4),另一端设有固定臂(5)或同样的活动臂(4),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者两条活动臂(4)的另一端枢接有滑轮(2),所述活动臂(4)与固定臂(5)或两条活动臂(4)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弹性元件(7)偏离机架(1)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健斌
申请(专利权)人:杜健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