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健斌专利>正文

双下轮隐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82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弹条、和安装块,轮座的前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滚轮架,在滚轮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和后销轴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由于含有两个滚轮,所以提高了隐轮的承载能力,另外,滚轮架与轮座销轴连接,这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隐轮跨过障碍物时轮座被抬升的高度,减小壁柜门的振动,而且也可以减小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所受的阻力,从而使得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更容易,由于跨过障碍物时总有一个滚轮会保持与轨道平面接触,所以这使得隐轮通过障碍物时更为平稳,而且遇到障碍的滚轮可以是在几乎不负重的状况下跨越障碍,大大降低跨越障碍的难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尤其是一种推拉式壁柜门上使用的隐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推拉式壁柜门所使用的隐轮一般包括轮座、弹条和安装片,其滚轮直接通过销轴安装在轮座上,由于壁柜门的隐轮轨道内可能有一些小的障碍物,当隐轮在轨道内移动时跨过轨道上的障碍物的过程中,轮座被抬升的高度就是障碍物的高度,而轮座被抬升的高度越高,整个壁柜门的振动就越大,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所受的阻力也越大,所以对于一些稍大的障碍,现有的隐轮很难跨过,即使能够跨过,往往对轨道和壁柜门都会有相当大的损害;另外,现有的隐轮都只有一个滚轮,这不但使得隐轮的承载能力有限而且滚轮跨过障碍的瞬间离开了轨道平面,导致整个壁柜门移动不平稳,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对隐轮与轨道的配合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也势必影响到隐轮的使用寿命,由于滚轮跨越障碍同时还要负重,所以这给跨越障碍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平稳,承载能力强且能够轻松跨过障碍物的隐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轮座后端的顶部装有弹条,弹条延伸至轮座的前端,在轮座上、弹条的安装处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块,轮座的前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滚轮架,在滚轮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和后销轴连接有前滚轮和后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轮座的前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滚轮架,在滚轮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和后销轴连接有前滚轮和后滚轮,由于含有两个滚轮,所以大大提高了隐轮的承载能力,另外由于装有滚轮的滚轮架是通过销轴安装在轮座上,这可以大大降低隐轮跨过障碍物时轮座被抬升的高度,而轮座被抬升的高度越小,整个壁柜门的振动就越小,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所受的阻力也越小,这便使得滚轮跨过障碍物时较为容易,并且由于跨过障碍物时总有一个滚轮会保持与轨道平面接触,所以这不但使得隐轮通过障碍物时要更为平稳一些,而且遇到障碍的滚轮可以是在几乎不负重的状况下跨越障碍,大大降低跨越障碍的难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1,轮座1后端的顶部装有弹条2,弹条2延伸至轮座1的前端,在轮座1上、弹条2的安装处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块3,安装块3上有螺孔,用于将隐轮安装在壁柜门上,轮座1的前端通过销轴4连接有滚轮架5,在滚轮架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6和后销轴6′装有前滚轮7和后滚轮7′,这种结构可以大大降低隐轮通过障碍物时轮座被抬升的高度,而轮座被抬升的高度越小,整个壁柜门的振动就越小,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所受的阻力也越小,这便使得滚轮跨过障碍物时较为容易,并且由于通过障碍物时总有一个滚轮会保持与轨道平面接触,所以这不但使得隐轮通过障碍物时要更为平稳一些,而且遇到障碍的滚轮可以是在几乎不负重的状况下跨越障碍,大大降低跨越障碍的难度。在本实施例中,销轴4与前销轴6、后销轴6′呈等腰三角形排布,销轴4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这种布局使得隐轮的受力分布更为均匀、合理,同样,在这里也可以将销轴4与前销轴6、后销轴6′排布在一条直线上,销轴4位于前销轴6和后销轴6′的连线的中点处;轮座1的前端部11呈与滚轮架5的后端部51的轮廓相吻合的凹弧状,这使得隐轮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参照图2,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轮座1的截面呈槽形,滚轮架5通过销轴4安装在轮座1的两槽边之间,滚轮架5由左、右两块轮架片构成,前滚轮7和后滚轮7′通过前销轴6和后销轴6′安装在两轮架片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和安装方式的隐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且又有很高的强度,另外,销轴4的中部有轴阶41,轴阶41位于两轮架片之间,这样可以保证两轮架片之间的间距,以避免轮架片受压变形影响滚轮的转动。权利要求1.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1),轮座(1)后端的顶部装有弹条(2),弹条(2)延伸至轮座(1)的前端,在轮座(1)上、弹条(2)的安装处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块(3),其特征在于轮座(1)的前端通过销轴(4)连接有滚轮架(5),在滚轮架(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6)和后销轴(6′)装有前滚轮(7)和后滚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轮隐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4)与前销轴(6)、后销轴(6′)呈等腰三角形排布,销轴(4)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轮隐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座(1)的前端部(11)呈与滚轮架(5)的后端部(51)的轮廓相吻合的凹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轮隐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座(1)的截面呈槽形,滚轮架(5)通过销轴(4)安装在轮座(1)的两槽边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轮隐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架(5)由左、右两块轮架片构成,前滚轮(7)和后滚轮(7′)通过前销轴(6)和后销轴(6′)安装在两轮架片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下轮隐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4)的中部有轴阶(41),轴阶(41)位于两轮架片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弹条、和安装块,轮座的前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滚轮架,在滚轮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和后销轴装有前滚轮和后滚轮,由于含有两个滚轮,所以提高了隐轮的承载能力,另外,滚轮架与轮座销轴连接,这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隐轮跨过障碍物时轮座被抬升的高度,减小壁柜门的振动,而且也可以减小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所受的阻力,从而使得滚轮跨过障碍物时更容易,由于跨过障碍物时总有一个滚轮会保持与轨道平面接触,所以这使得隐轮通过障碍物时更为平稳,而且遇到障碍的滚轮可以是在几乎不负重的状况下跨越障碍,大大降低跨越障碍的难度。文档编号E05D13/00GK2744801SQ20042008299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杜健斌 申请人:杜健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下轮隐轮,包括轮座(1),轮座(1)后端的顶部装有弹条(2),弹条(2)延伸至轮座(1)的前端,在轮座(1)上、弹条(2)的安装处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安装块(3),其特征在于轮座(1)的前端通过销轴(4)连接有滚轮架(5),在滚轮架(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销轴(6)和后销轴(6′)装有前滚轮(7)和后滚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健斌
申请(专利权)人:杜健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