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66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车架、上层载车机构和下层载车装置;所述上层载车机构包括托车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托车架包括横梁、支撑架和载车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横梁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液压缸一一端与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顶角处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原有上层载车机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个动作简化为一个动作,从而更简单的完成停车动作,采用液压缸、连杆与平衡连杆的组合,通过2个液压缸与连杆的组合方式,可将车辆重量平分在2个液压缸上,减少液压缸的负担,采用平衡杆可使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另外,上层车辆出入库过程中,下层车辆无需避让,增强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
本技术属于智能停车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现有的停车设施不够、小区规划停车位不足导致小区周边经常出现停车难、道路拥堵等情况,甚至出现违规占用消防、急救通道的情况。停车难的情况尤其在老旧社区体现更为明显,很多车位供不应求。目前解决停车难的方案之一就是安装立体车库,但现有立体车库种类很多,根据国家标准,现有立体车库共分为八类:升降横移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简易升降类。其中仅有简易升降类立体车库是面向单个车位安装的立体车库,简易升降类立体车库主要有两种类型:需避让型和无需避让型,需避让型立体车库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但上层车辆出入库过程中,需下层车辆避让,用户体验度差;而无需避让型立体车库价格较贵、结构复杂,但上层车辆出入库过程中,对下层车辆无干扰,用户舒适度高。由于现有车位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纵向和斜向车位,现有的简易升降类立体车库主要面对纵向车位布置,侧向车位的立体车库种类很少。申请号为201710712151.3,名称为“无避让侧位立体车库”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平移式立体车库,该车库分由上、下载车平台、支撑架和控制及动力机构组成。下载车平台通过底部四周的万向轮在支撑架的导轨内做前后滑动,平台下方安装有螺母,平台驱动电机驱动丝杠,丝杠与平台螺母做配合运动,将旋转运动转移成平台的直线运动,从而完成下载车平台的伸出与缩回动作。上载车平台的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与下载车平台类似,垂直运动由上载车板四周的提升丝杠螺母副完成,控制及动力机构齿轮副驱动链轮,链轮通过链条驱动垂直丝杠做旋转运动,通过垂直丝杠副,将垂直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的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实现上载车板的上升或下降。此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侧向车位无法安装立体车库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无避让功能。主要技术缺点有以下两点:一是采用侧导轨的导向形式,其载荷主要由侧导轨承受,即导轨在使用过程中又要确保导向平稳,又要承受载荷,特别是上载车平台在伸出过程中,导轨收到极大的不平衡力,当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导致导轨变形失去原有的导向精度。二是上载车平台需要通过两次运动,才能完成载车动作,分别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且在上载车平台垂直运动时,其驱动方式采用四组丝杆和螺母的组合形式,由于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影响,其运动很难保证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使得上层车辆出入库过程中,下层车辆无需避让,增强用户体验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动作简单的上层载车机构,使原有上层载车机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个动作结合简化为一个动作,从而更加简单的完成停车动作。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车架、上层载车机构和下层载车装置;所述车架主体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和横梁焊接,所述框架式结构下部两侧焊接支架;所述上层载车机构包括托车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托车架包括横梁、支撑架和载车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横梁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液压缸一一端与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顶角处铰接;所述下层载车机构包括行走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剪式连杆和液压缸二,所述行走托板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滚轮,所述剪式连杆一端与行走托板铰接,另一端与液压缸二铰接,所述液压缸二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底部横梁铰接。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一端与托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与所述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平行四连杆结构能够随着托车架移动而变换形状,有效的保证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立柱下部设置有红外扫描仪,用于感应是否来车;若红外扫描仪感应到运行区域有发热物体,则车库停止运行,待信号消失后3秒方能继续运行。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液压站,所述控制系统与液压站设置于支架上,用于运行控制和安全保障,运行控制由控制箱中的PLC控制,动力由液压站油泵输出高压油。进一步地,为了更加可靠的保证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托车架上的车体的安全,所述载车板设置有配重,用于替代或配合平衡杆工作,所述配重通过安装架设置于载车板上部或底部。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呈弧形弯曲状,所述弧形凸面靠近所述液压缸设置;所述弧形弯曲状连杆具有更高的应力,最大程度保证上层载车机构的安全。具体的,所述液压缸一个数为2个,分别设置于框架式结构两侧,能够通过2个液压缸与连杆的组合方式,可将车辆重量平分在两液压缸上,减少液压缸一的负担,采用平衡杆可使上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车位空置状态下,上、下载车机构均在立体车库中的默认位置。下层车辆入库过程,首先液压缸二缩回,通过剪式连杆将其行程扩大,将下层行走托板推出,等待车辆入库;当车辆入库后,液压缸二伸出驱动剪式连杆回缩,带动下层行走托板回缩。上层载车机构落下时,液压缸一伸出,上层托车架在重力和液压缸一推力的综合作用下,向下移动至地面等待车辆入库;上层载车机构上升时,液压缸一缩回,上层托车架在液压缸一拉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顶部,完成车辆入库。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使得上层车辆出入库过程中,下层车辆无需避让,增强用户体验度;2.结构简单,运行动作简单的上层载车机构,使原有上层载车机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个动作结合简化为一个动作,从而更加简单的完成停车动作;3.下层行走托盘采用的是液压缸和剪式连杆机构的组合形式,在保持液压缸所产生推力不变的情况下,行走托盘的行程得到极大的扩展;4.上层载车机构采用液压缸、连杆与平衡连杆的组合形式,通过两组液压缸与连杆的组合方式,可将车辆重量平分在两液压缸上,减少液压缸的负担,采用平衡杆可使上托车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车库立体示意图;图2为车库车架示意图;图3为上层载车机构托车架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车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车库结构示意图;图6为车库空置状态示意图;图7为行走托板伸出状态示意图;图8为下层车辆驶入状态示意图;图9为下层车辆入库状态示意图;图10为放下上层载车机构状态示意图;图11为上层车辆驶入状态示意图;图12为收回上层载车机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车架10、上层载车机构20和下层载车装置30,车架10主体为框架式结构,包括立柱11和横梁12,立柱11和横梁12焊接,框架式结构下部两侧焊接支架13。如图1~4所示,上层载车机构20包括托车架21和驱动机构22,托车架21包括横梁23、支撑架24和载车板25,驱动机构22包括连杆26和液压缸一27,连杆26一端与横梁23端部230铰接,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上层载车机构和下层载车装置;所述车架主体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和横梁焊接,所述框架式结构下部两侧焊接支架;所述上层载车机构包括托车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托车架包括横梁、支撑架和载车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横梁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液压缸一一端与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顶角处铰接;所述下层载车机构包括行走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剪式连杆和液压缸二,所述行走托板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滚轮,所述剪式连杆一端与行走托板铰接,另一端与液压缸二铰接,所述液压缸二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底部横梁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上层载车机构和下层载车装置;所述车架主体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和横梁焊接,所述框架式结构下部两侧焊接支架;所述上层载车机构包括托车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托车架包括横梁、支撑架和载车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一,所述连杆一端与横梁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液压缸一一端与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顶角处铰接;所述下层载车机构包括行走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剪式连杆和液压缸二,所述行走托板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滚轮,所述剪式连杆一端与行走托板铰接,另一端与液压缸二铰接,所述液压缸二另一端与框架式结构底部横梁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避让立体车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强廖友军刘寒露谭伟林危卓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