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56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其包含有一固定座,固定座上固设有一本体,本体具有一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可转动地部分容置设有一心轴,心轴的表面并设有至少一个的调整面,部份心轴并可转动地容置于一结合座上,结合座包含有一凸结合片,凸结合片具有至少一对分别对应于调整面的螺孔,凸结合片上另设有一结合一起的凹结合片,各螺孔螺合设有一调整螺栓,各调整螺栓具有一抵靠于对应的调整面上的内端,构成一种可无段式调整改变心轴相对于结合座的角度位置,使玻璃门板与门框间的相对角度可以获得调整的自动归位铰链。(*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铰链结构,尤指一应用于玻璃门的可调式自动归位铰链。
技术介绍
一般玻璃门包含有一玻璃门板与一门框,而玻璃门板是利用铰链枢设于门框上。现有的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结构复杂,并且无法提供调整的功能,因为在玻璃门板与门框组合施工的过程中,玻璃门板本身体积大且厚重,因此,不易控制其施工的精准度,因此容易产生与门框有偏角的问题发生。而现有的铰链因不具有调整功能,而无法消除此一偏角,经常导致玻璃门板与门框无法紧密靠合,造成不易补救的问题,而造成实施上的一大困扰。为此,本创作人曾创作出一种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虽然可以提供上述现有的铰链所无法达到的功能,仍无法提供无段式可调整角度功能,同时,也无法于安装后提供直接调整的功能,因此,仍有其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该铰链不仅具有调整功能,同时更具有直接无段式角度调整的功能,以达到解决现有的铰链于实际使用时的不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其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固设于固定座上并具有一第一轴孔的本体; 一可转动地部份容置于第一轴孔的心轴,心轴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于心轴表面的调整面;一设于本体中用以定位第一轴孔中的心轴的定位装置;一可转动地容置部分心轴的结合座,该结合座包含有一凸结合片,该凸结合片上设有至少一对分别对应于心轴上调整面的螺孔;以及一与凸结合片结合一起的凹结合片,凹结合片设有至少一对分别对应于螺孔的穿孔;以及至少一对分别经由穿孔螺合于所相对螺孔的调整螺栓,各调整螺栓具有一内端,且各内端是抵靠于相对应的调整面上。当进行玻璃门板与门框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时,可将其中一调整螺栓旋出螺孔,另一调整螺栓旋入螺孔,利用调整螺栓的内端推抵心轴上的调整面,以改变心轴相对于结合座的角度位置,使玻璃门板与门框间的相对角度可以获得调整,以适应于实际需求。因此,本技术的具体达成的功效在于1、无段式角度调整,利用调整螺栓的内端推抵心轴上的调整面的调整方式,可达成无段式调整角度的需求。2、使用方便调整螺栓可直接利用工具旋入或旋出螺孔,玻璃门板不需拆下即可进行调整,使用上相当方便。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侧部份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沿图3中的4-4线的剖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侧部份剖面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沿图8中的9-9线的剖面视图。图10是本技术图9中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视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6所示,一玻璃门50一般包含有一玻璃门板51以及一门框52,玻璃门板51是可利用不同安装位置的铰链10、10’枢设于门框52上,其中,本技术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铰链10是装设于玻璃门板51的上、下两侧,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铰链10’是装设于玻璃门板51的左、右其中一侧位置。请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铰链10是包含有一固定座11、一本体12、一定位装置13、一心轴14、一结合座15以及一对调整螺栓16,其中,固定座11是用来装设整体铰链10于门框52上。请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本体12是固设于固定座11上,并具有一第一轴孔121以及两长孔122,第一轴孔121是横向地设于本体12上,两长孔122是纵向同轴地设于第一轴孔121的两侧,并连通于第一轴孔121,各长孔122远离第一轴孔121的开口处并设有一内螺纹123。心轴14是部份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一轴孔121中,并具有一第一端141、一第二端142、两定位面143以及一调整面144,其中,第一端141是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一轴孔121中,第二端142可转动地容置于结合座15中,两定位面143是分别设于心轴14表面,并分别对应于长孔122,调整面144是设于心轴14表面邻近第二端142的位置,且调整面144是径向凹设于心轴14表面,所谓径向凹设即调整面144的中心垂直轴线是通过心轴14的圆心。定位装置13是设于本体12中,用以定位心轴14,并包含有两定位组131,定位组131是分别设于长孔122中,各定位组131并分别包含有一内定位块132、一弹性元件133以及一螺塞134,定位块132是抵靠于对应的定位面143上,螺塞134是螺锁于内螺纹123,弹性元件133是可为一弹簧,并设于定位块132与螺塞134间,用以推动定位块132抵靠于对应的定位面143上。结合座15用以夹持玻璃门板51使用,并包含有一凸结合片151以及一凹结合片152,凸结合片151以及凹结合片152是可为U字外型,两者结合一起以夹持玻璃门板51。凸结合片151上设有一朝向凹结合片152凸伸的第一凸部153,第一凸部153上设有一朝向凹结合片152凸伸的第二凸部154,以及一与第一轴孔121同轴对应的第二轴孔155,第二轴孔155是容置心轴14的第二端142,使该第二端142可转动地容置于其中。第二凸部154上横向地设有两朝向第二轴孔155延伸的螺孔156,两螺孔156分别连通于第二轴孔155,并对应于心轴14上的调整面144。凹结合片152上设有一对应于第二凸部154的卡槽157,以及两分别对应于螺孔156的穿孔158,卡槽157是供容置卡嵌第二凸部154,使凸结合片151与凹结合片152于结合一起后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两调整螺栓16是分别经由穿孔158螺入螺孔156中,各螺栓16并具有一内端161、一外端162以及一六角槽163,各内端161是抵靠于心轴14的调整面144上,外端162上设有该六角槽163,因此,可方便使用工具如六角板手转动调整螺栓16旋入或旋出螺孔156。请参照图1及3所示,当玻璃门板51相对于门框52枢转时,会转动心轴14,使内定位块132滑出对应抵靠的定位面143,内定位块132同时压缩相邻的弹性元件133,当玻璃门板51相对于门框52再度枢转回其初始位置时,压缩的弹性元件133再度推动内定位块132抵靠于对应的定位面143,达到定位的效果。请参照图1、4及5所示,当进行玻璃门板51与门框52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时,可将其中一调整螺栓16旋出螺孔156,另一调整螺栓16旋入螺孔156,利用调整螺栓16的内端161推抵心轴14上的调整面144,以改变心轴14相对于结合座15的角度位置,使玻璃门板51与门框52间的相对角度可以获得调整,以适应于实际需求。请参照图6-7所示,本技术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铰链10’是包含有一固定座21、一本体22、一定位装置23、一心轴24、一结合座25以及二对调整螺栓26,其中,固定座21是用来装设整体铰链10’于门框52上。请进一步参照图8所示,本体22是固设于固定座21上,并具有一第一轴孔221以及一长孔222,第一轴孔221是横向地设于本体22上,长孔222是纵向地连通于第一轴孔221,并朝向固定座21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玻璃门自动归位铰链,其特征在于:    一固定座;    一固设于固定座上并具有一第一轴孔的本体;    一可转动地部分容置于第一轴孔的心轴,心轴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于心轴表面的调整面;    一设于本体中用以定位第一轴孔中的心轴的定位装置;    一可转动地容置部分心轴的结合座,该结合座包含有:    一凸结合片,该凸结合片上设有至少一对分别对应于心轴上调整面的螺孔;以及    一与凸结合片结合一起的凹结合片,凹结合片设有至少一对分别对应于螺孔的穿孔;以及    至少一对分别经由穿孔螺合于所相对螺孔的调整螺栓,各调整螺栓具有一内端,且各内端是抵靠于相对应的调整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淑美
申请(专利权)人:稳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