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49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可分离载荷舱包括壳体,分离装置和载荷,分离装置包括气动系统和弹簧分离器。分离装置置于可分离载荷舱体中,可分离载荷舱与航行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真空方式依靠可分离载荷舱体连接处内外压力差连接可分离载荷舱端部和航行器艏部,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可靠。当自主水下航行器运行到载荷布放区域时,分离装置的气动系统启动,舱体连接处的真空环境释放,内外压力差减小,达到分离阈值后,弹簧分离器将可分离载荷舱弹出。所述分离装置可使可分离载荷舱分离迅速,姿态稳定且不易与航行器发生碰撞,提高了自主水下航行器载荷布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
本技术属于水下航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与自主水下航行器分离的可分离载荷舱,完成载荷布放。
技术介绍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探索海洋的重要手段,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潜水设备和运载工具供人类对海洋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并完成多种作业任务。在军事领域,自主水下航行器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功能载荷,如水雷,探测器,水下预制武器等,并在预定区域进行隐蔽布放,完成监测或打击任务。目前水下航行器载荷的主要布放方式有以下几种,比如采用爆炸螺栓+转轴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载荷一端连接断开,转到特定角度范围后分离,这种方式较难控制,且分离后载荷具有一定的旋转角速度,容易与运载体发生碰撞,不能以较稳定的姿态下沉;比如采用可分离载荷舱位于两段平衡舱中部的布置方式,两端平衡舱依靠进水增加重力实现下潜和分离,但是分离后的可分离载荷舱前后端面形成钝形凸台,会增大航行阻力,降低航行器的续航能力,无法实现长航程布放。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分离载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功能载荷的有效布放,并使分离后的水下航行器仍然具有流线型外形,减小在水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壳体,分离装置,载荷置于壳体内部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壳体上,分离装置固定于可分离载荷舱的隔离板和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壳体,分离装置,载荷置于壳体内部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壳体上,分离装置固定于可分离载荷舱的隔离板和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可分离载荷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其包括气动系统和弹簧分离器,气动系统包括三通电磁阀、高压气瓶和控制模块,三通电磁阀分别与可分离载荷舱外部,真空室,高压气瓶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高压气瓶固定于隔离板上,电控模块固定在所述可分离载荷舱内部支架上,通过电控模块控制电磁阀不同气路的开闭,来调整可分离载荷舱与航行器艏部连接处真空室气压大小,从而改变可分离载荷舱与航行器艏部的连接和分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梁严天宏申洪彬刘继鑫张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