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67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炼机,涉及橡胶加工领域,由于普通的密炼机对配合剂和胶粒的搅拌不够均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架体、设于架体顶部的进料装置、设于进料装置下方的搅拌装置和设于搅拌装置一侧的旋转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架体内的转动壳、固设在转动壳一侧的驱动电机、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杆、固设在转动杆一端的传动机构和与传动机构相连并围绕转动杆设置的多个传动杆,所述转动杆与传动杆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交叉设置的搅拌叶。达到了对配合剂和胶粒充分搅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炼机
本技术涉及橡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炼机。
技术介绍
密闭式练胶机简称密炼机,又称捏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内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并对加入的配合剂和胶粒进行搅拌。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26338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串联式密炼机,包括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密炼机及与所述第一密炼机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二密炼机,所述第一密炼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密炼机的上方,所述第一密炼机和所述第二密炼机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密炼机和所述第二密炼机均设置有转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包括转轴与所述转轴同轴安装的转子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转子本体的剪切棱。密炼机对配合剂和胶粒进行搅拌时,通过两个转轴上的搅拌叶对两者进行搅拌并混合,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搅拌叶之间的空隙较大,而胶粒和配合剂都比较细小,胶粒和配合剂难以搅拌均匀,这样在进行下一步的开炼时加工出来的胶片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炼机,具有对配合剂和胶粒充分搅拌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密炼机,包括架体、设于架体顶部的进料装置、设于进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炼机,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顶部的进料装置(2)、设于进料装置(2)下方的搅拌装置(3)和设于搅拌装置(3)一侧的旋转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动连接于架体(1)内的转动壳(31)、固设在转动壳一侧的驱动电机(32)、一端与驱动电机(32)的转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杆(33)、固设在转动杆(33)一端的传动机构和与传动机构相连并围绕转动杆(33)设置的多个传动杆(34);所述转动杆(33)与传动杆(34)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交叉设置的搅拌叶(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炼机,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顶部的进料装置(2)、设于进料装置(2)下方的搅拌装置(3)和设于搅拌装置(3)一侧的旋转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动连接于架体(1)内的转动壳(31)、固设在转动壳一侧的驱动电机(32)、一端与驱动电机(32)的转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杆(33)、固设在转动杆(33)一端的传动机构和与传动机构相连并围绕转动杆(33)设置的多个传动杆(34);所述转动杆(33)与传动杆(34)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交叉设置的搅拌叶(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3)与传动杆(3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转动壳(31)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转动杆(33)一端的第一齿轮(331)和固设在传动杆(34)上并对应第一齿轮(331)设置的第二齿轮(341),所述第一齿轮(331)与第二齿轮(341)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炼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齿轮(341)的外侧设有稳定套(311),所述稳定套(311)固设在转动壳(3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3)的两端设有支撑块(312),所述支撑块(312)转动连接在转动壳(31)内,所述转动杆(33)与每个传动杆(34)均转动连接在支撑块(31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梁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桐晟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