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60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柔性机器人,包括底座、竖直转动关节、第一连接臂、水平转动关节、第二连接臂、手部组件、第一检测环和第二检测环,竖直转动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第一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竖直转动关节的侧边和所述水平转动关节的侧边,水平转动关节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臂的侧边,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手部组件;第一检测环套设于第一连接臂,第二检测环套设于第二连接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套设有第一检测环和第二检测环,用以配合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从而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动轨迹上出现障碍物时,能够及时避开障碍物,防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与障碍物碰撞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是指一种柔性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柔性机器人具有动作灵活多变的优点,从而能够进行快速的作业切换,能够替代更多地人工操作;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生产中的人力成本。但是,正是由于柔性机器人的动作多变,因此其活动的空间需求也就更大,容易导致柔性机器人与周围的物件发生碰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设计体积更小、动作速度更低的柔性机器人,从而缩小柔性机器人运动所可能占据的空间;2、在柔性机器人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在碰撞后作出反应的调整机构。显然,前者不适用于大型的工业生产,而后者则是由于碰撞已经发生了,即使调整再出色,柔性机器人也发生了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机器人,能够在不缩小机器人活动空间的前提下,让机器人能够及时对碰撞作出反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机器人,包括底座、竖直转动关节、第一连接臂、水平转动关节、第二连接臂、手部组件、用于检测阻碍物的第一检测环和第二检测环,所述竖直转动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转动关节、第一连接臂、水平转动关节、第二连接臂、手部组件、用于检测阻碍物的第一检测环和第二检测环,所述竖直转动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直转动关节的侧边和所述水平转动关节的侧边,所述水平转动关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部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环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检测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检测环的外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环的外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二测距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转动关节、第一连接臂、水平转动关节、第二连接臂、手部组件、用于检测阻碍物的第一检测环和第二检测环,所述竖直转动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直转动关节的侧边和所述水平转动关节的侧边,所述水平转动关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部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环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检测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检测环的外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环的外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二测距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为六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二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为六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测距传感器为激光雷达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为激光雷达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组件包括抓取机构、抓取测距传感器、抓取转动关节和抓取连接臂,所述抓取转动关节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项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