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焕专利>正文

两态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43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铰链,它由上页板、下页板和转动轴组成,上、下页板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两轴管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就位于上、下页板的两轴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价格低,既保留了现有铰链的各种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关门和使门保持常开的功能,其功能齐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铰链。现有的门铰链只起门与门框的连接作用,功能单一,如需要求门自动关闭或开启则还需利用弹簧控制门自关,用门吸或门卡等达到门常开。使得门的开启关闭结构更加复杂,成本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保留现有铰连的各种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关门和使门保持常开功能的两态门铰链。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两态门铰链,它由上页板、下页板和转动轴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页板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两轴管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就位于上、下页板的两轴管内。本技术不需弹簧、门卡等装置即可达到门自关或常开两种状态的一种,可随时随意选择,只要在门开启旋转时,小于75度左右,门随即自动关闭,当门开启旋转大于75度左右,门随即自动开直,并维持在常开状态。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价格低,既保留了现有铰链的各种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关门和使门保持常开的功能,其功能齐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多节轴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本技术由上页板1、下页板2和转动轴3组成,本技术的特点是上、下页板1、2的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4,两轴管4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5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3就位于上、下页板1、2的两轴管4内。本技术的上、下页板1、2上均开有螺孔6,以便通过螺钉与门体或门框相连,它们的轴管4相对端面的凹凸结构5可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上页板1轴管4的下端面开有上弧形凹槽7,且该上弧形凹槽7的谷底连线与上页板1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5-55度,对应该上弧形凹槽7两侧弧形凸起部分8在下页板2轴管4的上端面上开有相吻合的下弧形凹槽9。本技术凹凸结构5也可如图3所示,在一个页板(1或2)的轴管4端面上开有与上述结构相同的弧形凹槽10,而另一页板(2或1)的轴管4与转动轴3对应一端固连,转动轴3另一端插入前述页板(1或2)的轴管4内并与之活动连接,转动轴3外壁对应该前述页板(1或2)轴管4端面弧形凹槽10的位置向外整体连伸有与弧形凹槽10相吻合的凸销11。对于多节轴管的两态门铰链,如图4,其上、下页板1、2各对应轴管4的相对端面之间可设有与前述相同的凹凸结构5,或者只在其中一组设有前述凹凸结构5,其它保留原有平面结构。图4中是一个五节轴管的两态门铰链,其中上页板1一侧连有两节轴管4,下页板2一侧连有三节轴管4,它们相互交叉排列由转动轴3穿连在一起,此时上页板1的两节轴管4的下端面与下页板2对应两节轴管4的上端面采用前述相同的凹凸结构5,即两两相互错位的弧形凹槽结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本技术的双态门铰链安装到门体和门框上后,此时若门体打开时,门体带动上页板1绕转动轴3转动,由于上页板1轴管4下端面的上弧形凹槽7的谷底连线与上页板1平面之间有一夹角α,则当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上页板1轴管4的上弧形凹槽7两侧的弧形凸出部分8位于下页板2轴管4的下弧形凹槽9内,但距该下弧形凹槽9谷底还有一定间距,则在门体的自重作用下,门体还有一个继续关紧的力,该力被门框抵住故使得门体在关闭时处于紧闭状态。而当门体打开时,上页板1轴管4的上弧形凹槽7的两侧凸出部分8就会逐渐移出下页板2轴管4的下弧形凹槽9,而与下弧形凹槽9两侧的凸出部分12的峰尖靠近,此时门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它要么回位处于关闭状态,要么继续转动处于开直贴墙状态,这都取决于使用者开门角度的大小。如果使用者只需进门后就要求门体自动关闭,则他所开门的角度应小于75度(即当上、下页板1、2轴管4相对端面的上、下弧形凹槽7、9两侧的凸出部分8、12峰尖对峰尖时,门体平面与门框平面大致呈75度夹角),则他进门后,由于在门体自重作用下,上页板1轴管4的上弧形凹槽7的两侧峰尖滑向下页板2轴管4下弧形凹槽9的谷底,使门自动关闭。如果使用者进门后要求门体开直贴墙,则他所开门的角度大于75度,上页板1轴管4的上弧形凹槽7的两侧峰尖越过下页板2下弧形凹槽9的两侧峰尖,向下页板2的下弧形凹槽9的谷底滑动,有一个继续开启的力,该力被门后的墙体抵住,使门体贴紧墙体,处于常开状态,起到门吸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两态门铰链,它由上页板、下页板和转动轴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页板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两轴管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就位于上、下页板的两轴管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态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可以是在上页板轴管的下端面开有上弧形凹槽,且该上弧形凹槽的谷底连线与上页板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55度,对应该上弧形凹槽两侧弧形凸起部分在下页板轴管的上端面上开有相吻合的下弧形凹槽。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态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也可是在一个页板的轴管端面上开有与上述结构相同的弧形凹槽,而另一页板的轴管与转动轴对应一端固连,转动轴另一端插入前述页板的轴管内并与之活动连接,转动轴外壁对应该前述页板轴管端面弧形凹槽的位置向外整体连伸有与弧形凹槽相吻合的凸销。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态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多节轴管的两态门铰链,其上、下页板各对应轴管的相对端面之间可设有与前述相同的凹凸结构,或者只在其中一组设有前述凹凸结构,其它保留原有平面结构。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态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对于五节轴管的两态门铰链,其中上页板一侧连有两节轴管,下页板一侧连有三节轴管,它们相互交叉排列由转动轴穿连在一起,上页板的两节轴管的下端面与下页板对应两节轴管的上端面采用前述相同的凹凸结构,即两两相互错位的弧形凹槽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门铰链,它由上页板、下页板和转动轴组成,上、下页板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两轴管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就位于上、下页板的两轴管内。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价格低,既保留了现有铰链的各种功能,同时又具有自动关门和使门保持常开的功能,其功能齐全。文档编号E05D3/02GK2363005SQ9922759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赵焕, 黄文琴 申请人:赵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态门铰链,它由上页板、下页板和转动轴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页板一侧均整体连有各自的轴管,两轴管的相对端面通过相吻合的凹凸结构活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轴就位于上、下页板的两轴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焕黄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赵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