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146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其中,装配工装包括:轴承限位工装,用于与轴承装设第一端盖的一侧配对,以定位轴承沿轴向的装配位置,轴承限位工装上设与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一凸台;配对工装,用于与轴承装设第二端盖的一侧配对,配对工装上设与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轴承的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在装配第二端盖时利用配对工装来直接选配合适的第二端盖,相比于现有方法,能快捷可靠地保证和控制齿轮箱轴承的装配轴隙,不但能可靠保证轴承装配轴隙精度,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避免了加工误差和易混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箱轴承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动齿轮箱是指相互啮合传动或相互配合联接的各种齿轮结构,是机械的关键核心部件,传动齿轮箱在各种机械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传动准确、功率和传动比范围大、制造精度高、承载能力稳定、效率高、工作平稳可靠、适应性强、寿命长等特点。轴承是传动齿轮箱的重要零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旋转的轴类零件。齿轮箱轴承装配时合理的轴承游隙的保证和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从而影响整个齿轮箱的使用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传统的轴隙控制方法通常是在装第二件端盖前,要测量每一件箱体该处内腔空余尺寸,再根据需要的轴隙来配做每一件相对应的该端盖凸台尺寸,测量尺寸误差较大,每一件都需测量并逐一配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且效率低,且配做易产生加工误差,过程繁琐易出现混装问题,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及其装配轴隙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轴承装配时轴隙控制成本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包括:轴承限位工装(10),用于与轴承(100)装设第一端盖(200)的一侧配对,以定位所述轴承(100)沿轴向的装配位置,所述轴承限位工装(10)上设有与齿轮箱(300)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一凸台(11);配对工装(20),用于与所述轴承(100)装设第二端盖(400)的一侧配对,所述配对工装(20)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箱(300)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凸台(21),所述第二凸台(21)与所述轴承(100)的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包括:轴承限位工装(10),用于与轴承(100)装设第一端盖(200)的一侧配对,以定位所述轴承(100)沿轴向的装配位置,所述轴承限位工装(10)上设有与齿轮箱(300)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一凸台(11);配对工装(20),用于与所述轴承(100)装设第二端盖(400)的一侧配对,所述配对工装(20)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箱(300)上的轴承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凸台(21),所述第二凸台(21)与所述轴承(100)的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工装(20)的种类为多种,多种所述配对工装(20)的所述第二凸台(21)的高度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多种所述配对工装(20)的所述第二凸台(21)的高度为:B1=L3+(-Δ1)-0-0=L3-Δ1;B2=L3+(-Δ1)-0-0+ΔΔ=L3-Δ1+ΔΔ;Bn-1=L3+(-Δ1)-0-0+(n-2)ΔΔ=L3-Δ1+(n-2)ΔΔ;Bn=L3+0-(-Δ2)-(-Δ3)=L3+Δ2+Δ3;其中,Bn为第n种所述配对工装(20)的所述第二凸台(21)的高度;L3为所述第一凸台(11)的高度;Δ为轴隙,轴隙的范围大小为Δ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300)上的轴承安装孔的内腔孔深为所述轴承(100)的高度为所述第一端盖(200)的凸台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间隙(500)宽度为Δ0~(Δ0+ΔΔ),其中Δ0为最小轴隙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轴承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工装(20)与所述第二端盖(400)上的凸台之间留有第二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学良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九洲传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