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33914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脱氯化氢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含磷卤化离子液体,基于载体质量,所述活性组分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占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2.5‑20%;所述的载体为炭球,所述的炭球物理结构以微孔为主,微孔比例大于90%,平均孔径小于1.8nm,表面含氧基团数量以氧含量计低于1.5wt%。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脱氯化氢催化剂在1,1,2,2‑四氯乙烷催化脱氯化氢合成三氯乙烯的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应用到四氯乙烷脱氯化氢反应中,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脱氯化氢的转化率、三氯丙烯的选择性。转化率高达98%,选择性高达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四氯乙烷催化脱氯化氢合成三氯乙烯中的应用。技术背景氯代烷烃脱氯化氢是一个重要的化工技术。如二氯乙烷脱氯化氢:天津大学张金利等人在公开号为CN106391125中提到了用于二氯乙烷低温脱氯化氢制备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将季磷盐溶于溶剂中配成季磷盐溶液,再将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季磷盐溶液中,使季磷盐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5-40:100在30-100℃水浴下恒温2-12h后在100-150℃下蒸干溶剂制得催化剂。四氯乙烷脱制三氯乙烯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其与石灰乳溶液以一定质量比进行皂化反应生成三氯乙烯,再经粗馏、精馏得到成品。该过程又称四氯乙烷皂化法。皂化反应温度一般为80-100℃。另外一种处理方法就是气相脱氯化氢合成三氯乙烯法。四氯乙烷在410℃左右,不依赖催化剂便可热解脱除氯化氢生成三氯乙烯。但这种方法对于反应温度的要求较高,而且在高温下会有四氯乙烷脱氢、三氯乙烯加氢等副反应发生。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此过程还可以以氯化钡、活性炭等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经气相催化脱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含磷卤化离子液体,基于载体质量,所述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2.5‑20%;所述的载体为炭球,所述的炭球物理结构以微孔为主,微孔比例大于90%,平均孔径小于1.8nm,表面含氧基团数量以氧含量计低于1.5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含磷卤化离子液体,基于载体质量,所述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2.5-20%;所述的载体为炭球,所述的炭球物理结构以微孔为主,微孔比例大于90%,平均孔径小于1.8nm,表面含氧基团数量以氧含量计低于1.5w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以氨水为催化剂,醇和/或水为溶剂,加入适量间二苯酚和甲醛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的沉淀经炭化后得到炭球;所述的醇为乙醇或甲醇或丙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球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取溶剂、质量浓度为25~28%的氨水溶液,混合搅拌0.5~2h,之后加入间苯二酚,继续搅拌0.5-2h,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7-40%的甲醛水溶液,搅拌12h以上;停止搅拌后于80-200℃水热12-48h;然后分离产物,干燥,得到聚合物固体;然后在惰性气氛下先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400℃,保持1-4h,继续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300-1000℃,保持3-8h,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炭球;其中投料比为:溶剂:氨水溶液:间苯二酚:甲醛水溶液=28ml:0.1~0.5ml:0.05-0.8g:0.1-0.28ml。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将表面活性剂F127与溶剂、氨水一起加入搅拌混合,每28ml溶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山周烨彬王昊朱倩文张雪洁季豪克丰枫张群峰马磊许孝良赵佳李小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