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7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有牛膝提取物、秦艽提取物和丹参酮提取物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研究孟河医派用药历史规律,创新药物组合方式,以更具有疗效的中药提取物进行组合配伍,其中含有50%龙胆苦苷作为有效部位的秦艽提取物为君,含有50%总皂苷的牛膝提取物为臣,以含有丹参酮IIA为有效部位的丹参酮提取物为佐,通过牛膝引血下行的中医理论和皂苷类成分潜在的促吸收性能,促进秦艽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和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IIA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是一种含有牛膝提取物、秦艽提取物和丹参酮提取物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孟河医派等中医流派研究的兴盛,与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关系密切。中医需要创新,更需要继承,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符合中医发展的规律与要求。只有传统理论与方法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中医真正的创新中药配伍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精华。药对是历代中医药学家在长期遣方用药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简约而精妙的经验总结,尽管只是两药相合、却搭配巧妙、比例得当,能很好的诠释中药“合群妙用”的特点。挖掘中医流派中的常用药对,发现其优异的治疗作用,是现代中医药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又名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以关节软骨的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并累及关节滑膜、关节囊等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以及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半月板退变、关节间隙狭窄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畸形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著名骨科管家邱贵兴院士的报告指出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约5%,60~75岁人群发病率高于5%,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0%。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占13.26%,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其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孟河医派对痹症的治疗一直都有研究和相应的临床治疗文案记载。在《孟河四家医集》中,孟河名医费伯雄将痹症单列一章,并详细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机和经验方,指出“夫六淫之邪,暑燥火为阳,风寒湿为阴。阴气迭乘,营卫不通,经脉阻滞,进骨肉三部俱病,而三痹之症作矣”,并指出可用三痹汤、自制温经养荣汤、龙火汤、立极汤等分别治疗风痹(行痹)、痛痹、着痹。孟河名医马培之在“鹤膝风”章节中指出,“肝肾阴亏、阳明湿热下注者,膝肿热痛者,切不可进辛温助热耗阴”等,认为“所以诊治之时,须认定寒热、凭脉用药,斯无贻误”。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医案中,却是将通络、养营作为常用治法。已有文献报道孟河医派在治疗痹症用药中,常用药对包括“秦艽-牛膝”等。秦艽祛风湿、止痹痛、清虚热;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二药合用,共凑通络止痛与养营清热之功。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或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干燥根。其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等功效,传统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艽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等作用,且相关药理作用与秦艽中含有的环烯醚萜苷类如龙胆苦苷等有一定的关联。其中龙胆苦苷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口服后在胃中容易被胃酸水解,且由于其水溶性差,一般溶于热水或醇类等有机试剂,故不易吸收。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其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并能“引诸药下行”等功效,在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使用频率中居首位。但牛膝引药下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与牛膝中含有的昆虫变态活性甾酮类成分如蜕皮甾酮、多糖类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等均有一定关联。其中皂苷类成分的苷元具有一定的亲脂性,糖链又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类本身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丹参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是骨伤科临床常用的活血类药物。已有研究表明,丹参的抗炎作用主要与丹参中含有的丹参酮IIA有关。其中丹参酮IIA几乎难溶于水,影响口服给药的吸收。MMP-1,又称为胶原酶-1,是第一个被定性和从人成纤维细胞中纯化出来的MMP,有研究表明MMP-1在人KOA滑膜液中明显增高。在软骨退变过程中MMP-1表达最稳定,软骨退变越严重,MMP-1表达越高。MMP-3,又称为间质溶解素MMP-3,在KOA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表明,K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MMP-3含量较健康人增高,且MMP-3由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分泌,KOA关节软骨滑液中MMP-3表达增高水平与软骨破坏程度相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膝骨关节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膝骨关节炎一证,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提供一种含有牛膝总皂苷、龙胆苦苷和丹参酮IIA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软骨保护的作用;将龙胆苦苷、秦艽总皂苷和丹参酮IIA配伍后,可显著抑制关节滑液中MMP-1(p<0.01)和MMP-3(p<0.05)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并刺激软骨细胞增生,具有良好的抗炎和软骨保护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进一步的,所述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为水或醇提取秦艽和牛膝得到。进一步的,所述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1~1:5。进一步的,a)牛膝提取物,牛膝经水或0~30%乙醇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10,采用D101或HPD1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其中牛膝总皂苷含量不少于50%。b)秦艽提取物,秦艽经水或0~30%乙醇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10,采用D101或HPD1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其中龙胆苦苷含量不少于50%。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提取物。进一步的,所述秦艽提取物、牛膝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1~3:1~3。进一步的,所述秦艽提取物、牛膝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1~3。进一步的,所述丹参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丹参药材经粉碎成粗粉,经70%~95%乙醇提取,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采用8倍量水、分3次进行水洗除杂,离心,去上清液,取沉淀干燥后即得,其中丹参酮IIA含量不少于5%。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配置成口服液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病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医配伍以治疗主症的药物为君、增强或协同君药疗效为臣、治疗次证为佐、减毒或调和诸药为使。本专利技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研究孟河医派用药历史规律,创新药物组合方式,以更具有疗效的中药提取物进行组合配伍,其中含有50%龙胆苦苷作为有效部位的秦艽提取物为君,含有50%总皂苷的牛膝提取物为臣,通过牛膝引血下行的中医理论和皂苷类成分潜在的促吸收性能,促进秦艽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为水或醇提取秦艽和牛膝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秦艽提取物和牛膝提取物的质量比为5: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牛膝提取物,牛膝经水或0.1~30%乙醇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10,采用D101或HPD1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其中牛膝总皂苷含量不少于50%。b)秦艽提取物,秦艽经水或0~30%乙醇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10,采用D101或HPD1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其中龙胆苦苷含量不少于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之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