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3739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榄香烯、至少两种脂质的混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制备上述组合物的方法,以及上述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榄香烯(Elemene),属于倍半萜烯类,系我国首先从姜科植物温郁金(温莪术)的根茎中提取的具有明确抗癌活性的天然药物,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癌药。榄香烯以β-榄香烯为主,含有少量α-榄香烯、γ-榄香烯和δ-榄香烯。β-榄香烯的化学结构为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分子式为C15H24。1993年12月榄香烯被批准为中国国家二类新药。1994年2月榄香烯的抗癌效果被中国国家卫生部当局证实。榄香烯是世界上第一个不含环氧、硝基、蒽环、苯环等毒性基团的抗肿瘤植物药,因而无毒性,不良反应轻微,且疗效确切,性价比优良,此外还具有透过血脑屏障和血骨屏障等独特功效。榄香烯是挥发油,故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脂溶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食道癌、肺癌、脑瘤、肝癌、宫颈癌、癌性胸等多种癌症以及与癌症相关的症状(例如腹水)。其中β-榄香烯(β-elemene)是主要的抗癌物质,具有最高的抗肿瘤活性作用,还具有缓解癌性疼痛、抗耐药、放射增敏等作用。与其它化疗药合用,可以预防骨髓抑制、防止白细胞下降、延长化疗疗程和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上对恶性胸腹腔积液、脑瘤、呼吸道和消化道肿瘤多用于一线治疗,妇科肿瘤、乳腺癌、皮肤癌、骨转移癌、淋巴瘤等多用于二线治疗。目前上市的产品仅有含β-榄香烯的口服乳和注射液2种剂型。口服乳存在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而β-榄香烯注射乳剂刺激血管和组织,用药时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影响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开发合适的药物配方克服这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榄香烯、至少两种脂质的混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榄香烯是α-榄香烯、β-榄香烯、γ-榄香烯、δ-榄香烯或其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榄香烯是上述各类榄香烯的混合物,其中β-榄香烯的重量含量大于90%、95%、97%、98%或9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榄香烯是β-榄香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甘油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甘油酯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甘油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甘油棕榈酸、葵酸甘油三酯或二月桂酸甘油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甘油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甘油棕榈酸或葵酸甘油三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与所述榄香烯的比例约为1:1-10:1、1:1-9:1、1:1-8:1、1:1-7:1、1:1-6:1、1:1-5:1、1:1-4:1、1:1-3:1、1.1:1-2.9:1、1.2:1-2.8:1、1.3:1-2.7:1、1.4:1-2.6:1、1.5:1-2.5:1、1.6:1-2.4:1、1.7:1-2.3:1、1.8:1-2.2:1、1.9:1-2.1:1或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溶性或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溶性表面活性剂选自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或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或胆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188或胆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榄香烯的比例约为1:8-2:1、1:7-2:1、1:6-2:1、1:5-2:1、1:4-2:1、1:4-1:1、1:3-1:1、1:2.8-1:1.2、1:2.7-1:1.3、1:2.6-1:1.4、1:2.5-1:1.5、1:2.4-1:1.6、1:2.3-1:1.7、1:2.2-1:1.8、1:2.1-1:1.9或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的混合物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约为1:1-8:1、1:1-7:1、1:1-6:1、1:1-5:1、2:1-5:1、3:1-5:1、3.1:1-4.9:1、3.2:1-4.8:1、3.3:1-4.7:1、3.4:1-4.6:1、3.5:1-4.5:1、3.6:1-4.4:1、3.7:1-4.3:1、3.8:1-4.2:1、3.9:1-4.1:1或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榄香烯、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以及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榄香烯、葵酸甘油三酯和山嵛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胆酸钠以及大豆卵磷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榄香烯、三棕榈酸甘油酯和甘油棕榈酸的混合物以及泊洛沙姆18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榄香烯、三硬脂酸甘油酯和山嵛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以及大豆卵磷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5-50份的榄香烯、5-30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20-60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5-25份的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10-40份的榄香烯、10-25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25-50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8-20份的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20-30份的榄香烯、10-20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30-40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10-15份的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22-28份的榄香烯、12-18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32-38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10-14份的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24-26份的榄香烯、13-17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33-37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11-13份的胆酸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约25份的榄香烯、约15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约35份的三硬脂酸甘油酯以及约12.5份的胆酸钠。在本申请中,术语“约”表示随后跟随数值的±20%、±15%或±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冻干后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加热脂质基质熔化得到油相;步骤(b):加热水得到水相;步骤(c):将榄香烯熔融到油相;步骤(d):将所述水相加入到步骤(c)得到油相中,并对混合物进行超声,其中,对于脂溶性表面活性剂,在步骤(a)中加入,对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在步骤(b)中加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b)和(c)中的加热温度为65-8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功率为约360w。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是间断超声,比如超声约10s随后停约10s。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时间为约5min。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获得的混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榄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榄香烯、至少两种脂质的混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榄香烯、至少两种脂质的混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甘油酯;可选的,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甘油酯组成;可选的,所述甘油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甘油棕榈酸、葵酸甘油三酯或二月桂酸甘油酯;可选的,所述甘油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甘油棕榈酸或葵酸甘油三酯;可选的,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可选的,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组成;可选的,所述脂质的混合物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可选的,所述脂质的混合物由单硬脂酸甘油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脂质的混合物与所述榄香烯的比例约为1:1-10:1;可选的,1:1-5:1;可选的,1:1-4:1;可选的,1: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溶性或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的,所述脂溶性表面活性剂选自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或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的,所述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或胆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188或胆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胆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榄香烯的比例约为1:8-2:1;可选的,1:6-2:1;可选的,1:4-1:1;可选的,1:3-1: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脂质的混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约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张晓敏张英新姚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