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3306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根据PVC gel的电致变形原理,利用刚性基底电极、PVC gel薄膜和柔性上层电极膜,制作能够在电压下显示不同图形变换的3D显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PVC gel在电压下响应快,变形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30年里,微电子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人们应该对包含数百甚至数千个组件的微机电系统(MEMS)的潜力感到好奇。微处理器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处理化学或生物信息的能力,然而,最初的预期是,改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将很容易地适应许多其他大型集成应用程序,但是目前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才实现,比如数字微红外设备(DMD)。对于大多数其他的微驱动器应用来说,半导体技术太昂贵,没有提供足够的性能和/或必要的功能。聚合物及其廉价的制造技术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电活性聚合物具有质量轻、柔韧性好、驱动电压低、反应迅速和大变形等突出优点,可用于制作变形装置,是近年来崛起且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新型智能材料。电致变形薄膜材料通常以条状或者块状整体使用,例如日本EAMEX公司开发了一种机器鱼产品,利用条状材料的弯曲变形推动鱼游动;美国环境机器人公司(ERI)利用电致变形薄膜条状材料的反复振动变形模拟鸟的飞翔动作;美国M.Shah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电极板(1)、PVC gel薄膜(3)和下层电极板(4),PVC gel薄膜(3)置于上层电极板(1)和下层电极板(4)之间构成3D显示结构,施加直流电压后,PVC gel薄膜(3)发生蠕动变形,用于显示下层电极板(4)上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电极板(1)、PVCgel薄膜(3)和下层电极板(4),PVCgel薄膜(3)置于上层电极板(1)和下层电极板(4)之间构成3D显示结构,施加直流电压后,PVCgel薄膜(3)发生蠕动变形,用于显示下层电极板(4)上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电极板(1)上设置有上层电极(2),下层电极板(4)上设置有基底电极(5);上层电极(2)和基底电极(5)均为阵列排布,每个上层电极(2)均连接一个上层电极连接电路(6),每个基底电极(5)均连接一个下层电极连接电路(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阵列排布的形状包括方形、矩形、圆形或六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胶的3D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电极板(1)的厚度大于等于500μm,基底电极(5)为凸起状,厚度小于等于500μm。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基于聚氯乙烯凝胶3D显示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3D打印技术或者浇铸技术制作PVCgel薄膜(3);在PVCgel薄膜(3)上表面采用3D打印、机加工、浇铸方式制作上层电极板(1),上层电极板(1)上阵列排布有通孔,通孔内设置上层电极(2),然后使PVCge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才何青松徐雪杰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