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128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首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首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首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首段输送带;次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次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次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次段输送带;末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末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末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末段输送带;及监测仪,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且所述监测仪布设于所述首段输送带与所述次段输送带的衔接处。由此动态调整前一产品与后一产品之间的间距值至满足预设值大小,消除由于前后产品尺寸大小不同而影响剔除精度与可靠性的作业缺陷,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产品的动态精准剔除,同时提升系统的使用范围。

Adaptive Differential Waste Remova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daptive differential scrap rejection system, including a control device; a first-stage conveyor device, including a variable-speed first-stag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stage conveyor belt driven by the first-stage driving mechanism; a second-stage conveyor device, including a variable-speed second-stag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stage conveyor belt driven by the second-stag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last-stage conveyor device, including a variable-speed first-stag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stage conveyor belt driven by The end drive mechanism of speed regulation and the end conveyor belt driven and matched with the end drive mechanism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monitor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hu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products can be dynamically adjusted to meet the preset value, eliminating the operational defects that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je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size of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products, realizing the dynamic precision rejection of the product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
本技术涉及剔废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差速剔废装置的结构为:在输送带的两侧加装喇叭口形状的挡板,货物由宽阔一端进入、由收窄一端离开,收窄一端通常布置剔废组件或者其他机器工位。而受制造、运输等条件的限制,使得输送带通常由多段拼接而成,形成对产品的接力传送。然而为了确保剔废操作或其它机器工位作业的精准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误操作的问题,位于输送带上的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应当保持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满足单次剔废或其它机器工位作业的耗时,这就要求不同段的输送带的运行速度相同,从而保证整个装置工作的高效性。但随之带来了其它问题,即当所传送的产品尺寸大小不一致时,传送速度相同的多段输送带无法确保相邻两个不同尺寸的产品之间间距相同,导致可能出现间距较短的两个产品同时移动至剔废或其它机器工位处,造成误操作、甚至安全事故发生,影响装置的作业精度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通过对不同段的输送带的动态调控,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产品的动态剔除作业,剔除精度及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首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首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首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首段输送带,所述首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次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首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次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次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次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次段输送带,所述次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末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次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末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末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末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末段输送带;及监测仪,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且所述监测仪布设于所述首段输送带与所述次段输送带的衔接处、用于实时检测当前产品的尺寸大小和/或相邻两个产品的间距并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上述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对不同尺寸大小的产品进行剔废作业时,首先,首段输送装置、次段输送装置以及末段输送装置依照产品输送方向布设而组成完整的产品输送线。此时,不同尺寸大小的产品由供料工位随机、逐一供送到首段输送带上,在首段驱动机构的动力驱使下不断传送至次段输送带上;当前后两个产品由首段输送带过渡到次段输送带的过程中,监测仪会对前后两个产品的尺寸大小及间距值进行精准测量、并反馈信息给控制装置,例如当通过反馈信息识别出前一产品的尺寸较小、间距值小于预设值以及后一产品的尺寸较大,并且当前一产品刚好运行至末段输送带上,而后一产品仍位于次段输送带上时,控制装置可输出指令给次段驱动机构降低输送速度而同时调控末段驱动机构提升输送速度、或者仅较大幅度的提升末段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而保持次段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变,由此动态调整前一产品与后一产品之间的间距值至满足预设值大小,消除由于前后产品尺寸大小不同而影响剔除精度与可靠性的作业缺陷,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产品的动态精准剔除,同时提升系统的使用范围。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首段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驱动连接的第一可调速电机,所述第一可调速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控连接,所述首段输送带套装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轮为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为第二同步轮,所述首段输送带为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啮合套装于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段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驱动连接的第二可调速电机,所述第二可调速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控连接,所述次段输送带套装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动轮为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为第四同步轮,所述次段输送带为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啮合套装于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四同步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末段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三主动轮驱动连接的第三可调速电机,所述第三可调速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控连接,所述末段输送带套装于所述第三主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主动轮为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为第六同步轮,所述末段输送带为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带啮合套装于所述第五同步轮与所述第六同步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三个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首段输送带、所述次段输送带以及所述末段输送带上;所述围挡组件包括沿所述产品输送方向延伸并间隔相对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进料端的间距大于位于出料端的间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次品剔除装置,所述次品剔除装置包括紧贴设置于所述首段输送带下方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称重仪、及设置于所述末段驱动机构并位于所述末段输送带一侧的剔废组件,所述剔废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一位置传感器、沿平行于所述产品输送方向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剔废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剔废驱动件驱动配合的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二位置传感器、及沿垂直于所述产品输送方向施加产品推力的第二剔废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剔废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剔废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剔废收集框,所述剔废收集框设置于所述末段输送带与所述第二剔废驱动件相对的一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控制装置,200、首段输送装置,210、首段输送带,220、第一支架,230、第一可调速电机,300、次段输送装置,310、次段输送带,320、第二支架,330、第二可调速电机,400、末段输送装置,410、末段输送带,420、第三支架,430、第三可调速电机,500、监测仪,600、围挡组件,610、第一挡板,620、第二挡板,700、次品剔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首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首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首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首段输送带,所述首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次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首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次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次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次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次段输送带,所述次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末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次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末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末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末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末段输送带;及监测仪,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且所述监测仪布设于所述首段输送带与所述次段输送带的衔接处、用于实时检测当前产品的尺寸大小和/或相邻两个产品的间距并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首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首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首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首段输送带,所述首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次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首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次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次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次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次段输送带,所述次段驱动机构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末段输送装置,沿产品输送方向衔接于所述次段输送装置的下游,且所述末段输送装置包括可调速的末段驱动机构及与所述末段驱动机构驱动配合的末段输送带;及监测仪,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且所述监测仪布设于所述首段输送带与所述次段输送带的衔接处、用于实时检测当前产品的尺寸大小和/或相邻两个产品的间距并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驱动连接的第一可调速电机,所述第一可调速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控连接,所述首段输送带套装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为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为第二同步轮,所述首段输送带为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啮合套装于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段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驱动连接的第二可调速电机,所述第二可调速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控连接,所述次段输送带套装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差速剔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为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为第四同步轮,所述次段输送带为第二同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葆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贝晓德传动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