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03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包含一内锁固组、一外转盘及一锁闩组。该内锁固组是由一压杆、一解闩凸轮及一内转盘共同组成一按压式连动机构。在上锁时,藉由按压该压杆可限制该外转盘的作动以形成上锁状态;在解闩时,则藉由枢转该浴厕锁的一内把手依序带动该解闩凸轮及内转盘形成转动,如此,该解闩凸轮先行转动可回推该压杆至原解闩位置以形成解闩状态;而该内转盘随后转动则可带动该锁闩组,以顺势完成开门动作。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可简化浴厕锁结构、提升使用便利性、加速组装量产及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固及解闩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使一内锁固组形成按压式连动机构,以简化整体结构及动作关系的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浴厕锁的解闩结构,如美国专利第6,568,231号“浴厕锁的构造(LockStructure for Bathroom Use)”专利技术专利,请参照图1所示,其于一内套盘10及一外套盘20之间设置一内锁固组30及一外锁固组40,该内锁固组30可方便使用者由浴室内侧上锁,并于下一次转动一内把手11时,同时完成解闩;而在浴厕门板意外上锁时,则可在门外侧藉由适当工具转动该外锁固组40进行解闩开门。上述内锁固组30为一转动式连动机构,其包含一内连动杆31、一定位件32、一内锁控件33、一弹性元件34及一内转盘35,该内连动杆31可穿过该定位件32的一圆孔321,以带动该内锁控件33旋转;该定位件32固设于该内套盘10,且设有一解闩槽322及一锁固槽323;该内锁控件33面对该定位件32形成一卡块331,且环设数个凸齿332;该弹性元件34弹性抵推该内锁控件33,以使该卡块331选择卡入该解闩槽322或锁固槽323;及该内转盘35可由一内转轴11带动旋转,并设有一缺槽351及数个凸齿352。由于该解闩槽322及锁固槽323之间存在一轴向距离差,因此该浴厕锁可往复切换解闩状态及上锁状态。亦即,在进行解闩时,该内锁控件33卡入该解闩槽322,且该内锁控件33不会卡掣该内转盘35的缺槽351,或阻止该内转轴12及外转轴22的任意转动;另一方面,欲切换至上锁状态时,则可籍由90°转动该内连动杆31,以使该内锁控件33的卡块331转动并卡入该锁固槽323,如此该内锁控件33将向外移动一预定轴向距离,及卡掣该内转盘35的缺槽351,并带动该外锁固组40,以限制该外转轴22的转动。虽然,使用者可在上锁时藉由转动该内锁固组30的内连动杆31形成上锁状态,并在解闩时藉由该内锁固组30自动回复成解闩状态,但是该内锁固组30的转动式连动机构具有过于复杂的构件,以致不利于简化组装及降低成本。同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使用者必需确实的90°转动该内连动杆31才能使浴厕锁形成上锁,因此对行动不便、肢体残障或孩童而言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性。再者,该内锁控件33及内转盘35的凸齿332、352容易弯折、变形及毁损,及该定位件32亦容易由该解闩槽322裂开,其皆大幅降低浴厕锁的使用寿命,因而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公知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提出本技术的一种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以改进公知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内锁固组简单利用一压杆、一解闩凸轮及一内转盘组成一按压式连动机构,且其仅需按压该压杆即可使浴厕锁形成上锁状态,使本技术具有简化浴厕锁结构及增加浴厕锁使用便利性的功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该锁固及解闩结构包含一转轴,其可穿设结合一锁闩组,并可带动该锁闩组的一锁舌缩入地设置;一内套盘,其设有一内把手;一内锁固组,其设于该内套盘内侧,并可由一压杆、一解闩凸轮及一内转盘共同组成一按压式连动机构,所述解闩凸轮紧配合结合于该内把手,该内转盘松配合结合于该内把手,且所述内转盘与该转轴构成连动设置;一外套盘,其设有一外把手;及一外转盘,其设于所述内套盘内侧,并可与所述外把手构成连动设置;该压杆可卡掣该内转盘以限制该转轴、外转盘及外把手动作地设置;该内把手可枢转依序带动该解闩凸轮及内转盘形成转动地设置,该解闩凸轮可转动回推该压杆至原解闩位置,该内转盘可转动带动该转轴及锁闩组地设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一解闩凸块,所述解闩凸轮对应设有二推块,该内把手可转动带动该解闩凸轮的推块抵推所述压杆的解闩凸块地设置,该压杆向门内侧可移动一回复至原解闩位置的轴向距离。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一锁固凸块,及该内转盘对应设有一凹部,该压杆的锁固凸块可卡掣该内转盘的凹部限制所述转轴、外转盘及外把手动作地设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一解闩槽,该内转盘可对位于所述压杆的解闩槽,该内转盘的本体可转动以带动该转轴及锁闩组进行开门动作地设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一顶推端,及该外套盘对应设有一通孔,一工具可经由该外套盘的通孔顶推该压杆的顶推端至原解闩位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该顶推端,所述外转盘对应形成一凹部,该压杆的顶推端可卡掣该外转盘的凹部限制该外转盘、外把手、转轴及锁闩组作动地设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压杆设有一限位凹部,及该内套盘对应固设一限位元件,该限位元件可弹性紧抵该限位凹部,该压杆可位于上锁/解闩的位置。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内把手另连接一内枢接部,该内枢接部具有二带动块及二凹槽。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解闩凸轮设有可紧配合结合该内枢接部的二带动块及二凹槽的一开口及二卡块。如上所述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中,所述内转盘设有可松配合结合该内枢接部的二带动块的二弧形孔。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提出的的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包含一内锁固组、一外转盘及一锁闩组。该内锁固组由一压杆、一解闩凸轮及一内转盘共同组成一按压式连动机构。在上锁时,籍由简单按压该压杆可限制该外转盘的作动,以快速形成上锁状态;在解闩时,则藉由枢转该浴厕锁的一内把手依序带动该解闩凸轮及内转盘形成转动,如此,该解闩凸轮先行转动可回推该压杆至原解闩位置,以形成解闩状态;而该内转盘随后转动则可带动该锁闩组,以顺势完成开门动作。籍由上述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可简化浴厕锁结构、提升使用便利性、加速组装量产及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在上锁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由上锁状态开始切换至解闩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由上锁状态完成切换至解闩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在解闩后顺势进行开门动作时的组合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内套盘11、内把手12、内转轴13、弹性元件20、外套盘21、外把手22、外转轴23、弹性元件 30、内锁固组 31、内连动杆 32、定位件 321、圆孔322、解闩槽323、锁固槽33、内锁控件 331、卡块332、凸齿 34、弹性元件 35、内转盘 351、缺槽352、凸齿 40、外锁固组 50、内套盘 501、孔51、内把手 52、内枢接部 521、带动块522、凹部60、外套盘 61、外把手 62、外枢接部 621、推块63、通孔 70、内锁固组 71、压杆 711、按压端712、顶推端713、解闩凸块 714、锁固凸块 715、解闩槽716、限位凹部 72、解闩凸轮 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浴厕锁的锁固及解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及解闩结构包含:    一转轴,其可穿设结合一锁闩组,并可带动该锁闩组的一锁舌缩入地设置;    一内套盘,其设有一内把手;    一内锁固组,其设于该内套盘内侧,并可由一压杆、一解闩凸轮及一内转盘共同组成一按压式连动机构,所述解闩凸轮紧配合结合于该内把手,该内转盘松配合结合于该内把手,且所述内转盘与该转轴构成连动设置;    一外套盘,其设有一外把手;及    一外转盘,其设于所述内套盘内侧,并可与所述外把手构成连动设置;    该压杆可卡掣该内转盘以限制该转轴、外转盘及外把手动作地设置;该内把手可枢转依序带动该解闩凸轮及内转盘形成转动地设置,该解闩凸轮可转动回推该压杆至原解闩位置,该内转盘可转动带动该转轴及锁闩组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莲溪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