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575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分离装置,涉及煤粉分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料层和出料层;进料层与出料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层出料层包括出料筒;出料筒的一端面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筒;沿第二连接筒的中心线的连接板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二过滤孔;连接板一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固定有第一集料筒和第二集料筒;第一集料筒内固定有一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作用,使粗煤粉粒在风力和重力作用下发生离心作用,粗的煤粉粒分散在圆柱内壁,细的煤粉粒在圆柱中心位置,若干过滤层使粗细的煤粉粒得到多次分离,具有提高成品出料方便、煤粉回收率、煤粉粗细分离均匀的优点。

A Pulverized Coal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lverized coal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ulverized coal sepa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eeding layer and a discharging layer; a number of filter layer discharging layers including a discharging cylinde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layer and the discharging layer;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discharging cylinder; a second connect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on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filter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nular array along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cylinder; and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successively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first aggregate barrel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entrifuges coarse pulverized coal particles under the action of wind and gravity through mechanical action, disperses coarse pulverized coal particles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fine pulverized coal particles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and several filter layers separate coarse and fine pulverized coal particles for many time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discharging of finished products, high recovery rate of pulverized coal and uniform separ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粉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粉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行业所用的煤粉颗粒分离装置基本为挡板式,其皆采用了静态分离技术,分离的效果分离后煤粉的细度只能依靠挡板的转角和通风量的改变来实现。存在出料收集困难、分离效率低、煤粉细度调节难度大的问题,使得煤粉颗粒较粗且不均匀,不仅前期影响制粉系统的效率,而且后续也会影响到锅炉的热效率甚至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粉分离装置,通过利用不同粗细煤粉的重量不同,在风力作用下粗的煤粉粒会发生离心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煤粉料里较粗且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制粉系统效率和安全性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煤粉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层和出料层;所述进料层与出料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层;所述进料层包括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一端口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漏斗的另一端口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过滤层包括过滤筒和搅拌装置;其中,所述过滤筒的两端面均固定有第二法兰盘,所述过滤筒一端面固定有过滤板;其中,所述过滤板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筒;沿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中心线的过滤板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一过滤孔;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沿所述搅拌轴轴向方向的周侧面均布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出料层包括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一端面设有连接板,所述出料筒的另一端面设有环座;其中,所述连接板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筒;沿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中心线的连接板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二过滤孔;所述连接板一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固定有第一集料筒和第二集料筒;其中,所述第一集料筒内固定有一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结构为矩形板或三角形板或螺旋形板。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表面还设有第一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与搅拌轴滚动配合;所述连接筒与搅拌轴之间配合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环座的一端面均布固定有若干支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支板与第一集料筒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驱动过滤层上的搅拌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叶扫过的直径小于第一集料筒的直径,直径差在0-20cm的范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层通过第一法兰盘固定在过滤层一端面的第二法兰盘,相邻两过滤筒内的搅拌轴的连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过滤层另一端面的第二法兰盘固定在出料层的连接板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过滤板的作用,使粗细的煤粉粒得到多次分离,具有提高煤粉回收率、煤粉粗细分离均匀的优点,有利于解决分离效率低、煤粉细度调节难度大的问题。2、本技术可以通过机械作用,使粗煤粉粒在风力和重力作用下发生离心作用,粗的煤粉粒分散在圆柱内壁,细的煤粉粒在圆柱中心位置,具有最终成品出料方便的优点,有利于解决出料收集困难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煤粉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出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进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进料层,2-出料层,3-过滤层,4-过滤板,101-进料口,102-进料漏斗,103-第一法兰盘,201-出料筒,202-第二集料筒,203-第二连接筒,204-支板,205-驱动装置,206-支腿,207-环座,208-连接板,209-第二过滤孔,210-第一集料筒,301-过滤筒,302-第二法兰盘,303-搅拌叶,304-连接轴,305-搅拌轴,401-连接筒,402-第一固定孔403-第一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煤粉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层1和出料层2;进料层1与出料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层3;进料层1包括进料漏斗102,进料漏斗102的一端口设置有进料口101,进料漏斗102的另一端口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03;过滤层3包括过滤筒301和搅拌装置;其中,过滤筒301的两端面均固定有第二法兰盘302,过滤筒301一端面固定有过滤板4;其中,过滤板4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筒401;沿第一连接筒401的中心线的过滤板4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一过滤孔403;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305;沿搅拌轴305轴向方向的周侧面均布设置有搅拌叶303;搅拌轴305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轴304;出料层2包括出料筒201;出料筒201的一端面设有连接板208,出料筒201的另一端面设有环座207;其中,连接板208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筒203;沿第二连接筒203的中心线的连接板208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二过滤孔209;连接板208一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固定有第一集料筒210和第二集料筒202;其中,第一集料筒210内固定有一驱动装置205。其中,如图5所示,搅拌叶303的结构为矩形板或三角形板或螺旋形板。其中,如图4所示,过滤板4表面还设有第一固定孔402。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筒401与搅拌轴305滚动配合;连接筒401与搅拌轴305之间配合有轴承。其中,如图3所示,环座207的一端面均布固定有4个支腿206。其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205通过支板204与第一集料筒210固定。其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205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驱动过滤层3上的搅拌轴305。其中,如图5所示,搅拌轴305的搅拌叶303扫过的直径小于第一集料筒210的直径,直径差在0-20cm的范围。其中,如图1所示,进料层1通过第一法兰盘103固定在过滤层3一端面的第二法兰盘302,相邻两过滤筒301内的搅拌轴305的连接轴304通过联轴器连接;过滤层3另一端面的第二法兰盘302固定在出料层2的连接板208上。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粉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层(1)和出料层(2)(2);所述进料层(1)与出料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层(3);所述进料层(1)包括进料漏斗(102),所述进料漏斗(102)的一端口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漏斗(102)的另一端口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03);所述过滤层(3)包括过滤筒(301)和搅拌装置;其中,所述过滤筒(301)的两端面均固定有第二法兰盘(302),所述过滤筒(301)一端面固定有过滤板(4);其中,所述过滤板(4)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筒(401);沿所述第一连接筒(401)的中心线的过滤板(4)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一过滤孔(403);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305);沿所述搅拌轴(305)轴向方向的周侧面均布设置有搅拌叶(303);所述搅拌轴(305)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轴(304);所述出料层(2)包括出料筒(201);所述出料筒(201)的一端面设有连接板(208),所述出料筒(201)的另一端面设有环座(207);其中,所述连接板(208)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筒(203);沿所述第二连接筒(203)的中心线的连接板(208)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二过滤孔(209);所述连接板(208)一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固定有第一集料筒(210)和第二集料筒(202);其中,所述第一集料筒(210)内固定有一驱动装置(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层(1)和出料层(2)(2);所述进料层(1)与出料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层(3);所述进料层(1)包括进料漏斗(102),所述进料漏斗(102)的一端口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漏斗(102)的另一端口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03);所述过滤层(3)包括过滤筒(301)和搅拌装置;其中,所述过滤筒(301)的两端面均固定有第二法兰盘(302),所述过滤筒(301)一端面固定有过滤板(4);其中,所述过滤板(4)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筒(401);沿所述第一连接筒(401)的中心线的过滤板(4)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一过滤孔(403);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305);沿所述搅拌轴(305)轴向方向的周侧面均布设置有搅拌叶(303);所述搅拌轴(305)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轴(304);所述出料层(2)包括出料筒(201);所述出料筒(201)的一端面设有连接板(208),所述出料筒(201)的另一端面设有环座(207);其中,所述连接板(208)一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筒(203);沿所述第二连接筒(203)的中心线的连接板(208)表面环形阵列有第二过滤孔(209);所述连接板(208)一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固定有第一集料筒(210)和第二集料筒(202);其中,所述第一集料筒(210)内固定有一驱动装置(205)。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郎鹏德王欢王民发高岩郭磊董占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创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