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奕雲专利>正文

一种氟代D-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2618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活性层的氟代D‑A共聚物,以含F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作为受体单元,D1[5,5'‑二(三甲基锡)‑2,2'‑联噻吩]和D2[3,4'‑二氟‑5,5'‑二(三甲基锡)‑2,2'‑联噻吩]作为供体单元,通过三元共聚的方法,且调节D1和D2的比例合成多个不同D单体氟含量的氟代D‑A共聚物。在最佳的D单体F含量情形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氟代D‑A聚合物短路电流高达14.5mA/cm

A fluorinated D-A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uorinated D A copolymer applied to the photoactive layer of solar cells, using F-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as receptor units, D1 [5,5'bis (trimethyltin)2,2' bithiophene] and D2 [3,4'difluoro 5,5' (trimethyltin)2,2'bithiophene] as donor units, and synthesizing multiple monomers through the method of ternary copolymerization, and adjusting the ratio of D1 to D D2. Fluorinated D A copolymer with body fluorine content. Under the optimum F content of D monomer,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of the fluorinated D_A polyme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p to 14.5mA/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代D-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氟代D-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聚合物的能级调控,包括低带隙材料的设计用于收集宽的太阳光谱的光子,进而促进短路电流的提升。调控给体材料HOMO能级可以提升开路电压。聚合物给体与富勒烯受体间LUMO有效偏移,是实现高性能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关键策略。在大量的D-A聚合物中,具有氟化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近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因为通过单元的氟化实现了超过7%的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中某一单元氟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单元上,在D单元上的氟化对光伏性能影响研究较少。随机1D-2A和2D-1A三元共聚物包括一个D和两个A单元(或两个D和一个A单元),它们是克服交替的D-A共聚物能量转换效率瓶颈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除了有效覆盖太阳光谱外,随机三元聚合物还具有其他优点,如能有效调节分子轨道水平,合成简单,溶解度/加工性好。而其中更是少有使用三元共聚(2D,1A)来研究D单元上的F含量对聚合物光伏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一种高转换效率的氟代D-A共聚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转换效率的氟代D-A共聚物通过如下方式获得:以含F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作为受体单元,D1[5,5'-二(三甲基锡)-2,2'-联噻吩]和D2[3,4'-二氟-5,5'-二(三甲基锡)-2,2'-联噻吩]作为供体单元,通过三元共聚的方法,且调节D1和D2的比例合成多个随机聚合物。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D-A聚合物:其中,R=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m:n=1:0~0:1。优选地、R=C6-C20的烷基,例如可以选自C6H13、C9H19、C22H45。优选地、m:n=0.8:0.2、0.7:0.3、0.5:0.5、0.3: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氟代D-A聚合物,其制备路线如下:其中,R=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D2:D1摩尔比为1:0~0:1。优选地、R=C6-C20的烷基,例如可以选自C6H13、C9H19、C22H45。优选地、D2:D1摩尔比为0.8:0.2、0.7:0.3、0.5:0.5、0.3:0.7。向反应器中加入不同摩尔比例的供体单元(D1和D2),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其中供体单元(D1+D2):受体单元A的摩尔比为1:1),加入脱气的甲苯(25mL)溶解;然后加入Pd2dba3,CuO,P(o-tolyl)3,再用氮气置换两到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将混合物加热到110℃下反应72小时;反应完毕,冷却到室温,在缓慢滴加到甲醇中将聚合物析出;过滤收集粗共聚物,并在索氏装置中用甲醇,己烷和丙酮进行纯化,最后用氯仿萃取聚合物;将氯仿溶液浓缩缓慢加入到甲醇中再次析出共聚合物,过滤固体并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氟代D-A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光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D和A同时引进F是一个有效提高器件效率的方法;而D单体上合适的F含量较之不含氟和/或全氟D单体能更大限度的提升器件的转换效率,在最佳的D单体F含量(D2:D1=0.7:0.3)情形下,本专利技术的氟代D-A聚合物短路电流高达14.5mA/cm2,最高展现出9.86%的转换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氟代D-A聚合物P-1的制备(D2:D1=0:1)制备路线如下:向反应器中加入0.3mmol的供体单元D1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加入15mL脱气的甲苯溶解。然后加入8mg的Pd2dba3,50mg的CuO,和10mg的P(o-tolyl)3,再用氮气置换两到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将混合物加热到110℃下反应72小时。反应完毕,冷却到室温,在缓慢滴加到甲醇中将聚合物析出。过滤收集粗共聚物,并在索氏装置中用甲醇,己烷和丙酮进行纯化,最后用氯仿萃取聚合物。将氯仿溶液浓缩缓慢加入到甲醇中再次析出共聚合物,过滤固体并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3%,Mn=9.08kg.mol-1、MW=11.35kg.mol-1,PDI=1.25,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15℃。实施例2氟代D-A聚合物P-2的制备(D2:D1=0.3:0.7)向反应器中加入0.21mmol的供体单元D1、0.09mmol的供体单元D2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其余操作如实施例1,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3.6%。Mn=9.68kg.mol-1、MW=12.45kg.mol-1,PDI=1.29,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52℃。实施例3氟代D-A聚合物P-3的制备(D2:D1=0.5:0.5)向反应器中加入0.15mmol的供体单元D1、0.15mmol的供体单元D2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其余操作如实施例1,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2%。Mn=10.53kg.mol-1、MW=12.86kg.mol-1,PDI=1.22,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32℃。实施例4氟代D-A聚合物P-4的制备(D2:D1=0.7:0.3)向反应器中加入0.09mmol的供体单元D1、0.21mmol的供体单元D2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其余操作如实施例1,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6.3%。Mn=12.67kg.mol-1、MW=16.31kg.mol-1,PDI=1.29,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93℃。实施例5氟代D-A聚合物P-5的制备(D2:D1=0.8:0.2)向反应器中加入0.06mmol的供体单元D1、0.24mmol的供体单元D2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其余操作如实施例1,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5.5%。Mn=12.27kg.mol-1、MW=15.33kg.mol-1,PDI=1.25,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81℃。实施例6氟代D-A聚合物P-6的制备(D2:D1=1:0)向反应器中0.3mmol的供体单元D2和0.3mmol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1,其余操作如实施例1,得到红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产率84%。Mn=9.52kg.mol-1、MW=11.93kg.mol-1,PDI=1.25,5%质量损失温度(Td)为347℃。实施例7光伏性能试验分别以实施例1-6制备的P-1~P-6作为电子给体,富勒烯PC61BM做作为电子受体,给体与受体的质量比为1:1.2,应用于制备光电器件,电池结构为ITO/PEDOT:PSS/P-n:PC61BM/Ca/Al并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效率测试。结果如下:P-1:PC61BM:短路电流7.21±0.22(7.42)JSC/mA/cm2;转换效率PCE*100=3.16±0.18(3.34)。P-2:PC61BM:短路电流9.93±0.26(10.19)JSC/mA/cm2;转换效率PCE*100=5.96±0.25(6.21)。P-3:PC61BM:短路电流12.33±0.21(12.54)JSC/mA/cm2;转换效率PCE*100=7.56±0.30(7.86)。P-4:PC61BM:短路电流1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代D‑A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代D-A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m:n=0.8:0.2、0.7:0.3、0.5:0.5、0.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D-A共聚物,其特征在于:R优选为C6-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代D-A共聚物,其特征在于,R优选为C6H13、C9H19、C22H4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氟代D-A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D-A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路线如下:所述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向反应器中加入不同摩尔比例的供体单元(D1和D2),受体单元前体化合物A(其中供体单元(D1+D2):受体单元A的摩尔比为1:1),加入脱气的甲苯(25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奕雲
申请(专利权)人:翟奕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