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59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基础上引入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制备得到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为片状结构并呈现晶体特征,具备紫外吸收性能,可以实现全光谱吸收,热稳定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轭微孔聚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多孔材料(MOPs)按照其结构特点分为四种类型:自具微孔聚合物(polymersofintrinsicmicroporosity,PIMs)、超交联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polymers,HCPs)、共价有机网络(covalentorganicframeworks,COFs)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onjugatedmicroporouspolymers,CMPs)。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作为有机多孔材料的一个分支,自Cooper课题组初次以2D芳基炔化物、芳基溴/碘化物为单体成功合成3DCMPs(PAEs)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CMPs的研究。CMPs具有很多优点,如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分子内部含有开放连通的分子尺寸孔道,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按照不同的化学反应构建结构单元,进而发展不同结构和特殊性质的CMPs,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为片状结构并呈现晶体特征,具备紫外吸收性能,热稳定性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以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为单体、按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摩尔比为1:(1.0~1.4)制备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基团的两端连接的基团为基团的三端连接的基团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中,将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有机溶剂、酸性催化剂和水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其中,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摩尔比为1:(1.0~1.4)。优选地,所述酸性催化剂包括甲酸、乙酸和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0~20):1。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正丁醇、邻二氯苯、二恶烷和均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110~130℃,时间为70~75h。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将取代反应完成后所得体系进行固液分离,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和乙醚对所得固体物料进行洗涤,干燥,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优选地,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对羟基苯甲醛、二氧六环和胺类试剂混合,发生去质子化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液体物料为去质子化反应产物体系;将所述将去质子化反应产物体系与三聚氯氰和二氧六环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将取代反应完成后所得体系冷却后用二氧六环进行洗涤,抽滤,去除所得滤液中溶剂,采用无水乙醇对所得剩余物进行纯化,得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本专利技术在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基础上引入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制备得到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为片状结构并呈现晶体特征,具备紫外吸收性能,可以实现全光谱吸收,热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的核磁氢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的红外光谱图;图3为实施例1中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的紫外光谱图;图4为实施例1中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核磁氢谱图;图5为实施例1中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红外光谱图;图6为实施例1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图7为实施例1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紫外光谱图;图8为实施例1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热重分析图;图9为实施例1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XRD扫描分析图;图10为实施例1中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电镜扫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以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为单体、按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摩尔比为1:(1.0~1.4)制备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基团的两端连接的基团为基团的三端连接的基团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中,将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有机溶剂、酸性催化剂和水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其中,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摩尔比为1:(1.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性催化剂优选包括甲酸、乙酸和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0~20):1,更优选为(13~17):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溶剂能够增加反应原料的溶解度,所述水能够调节反应体系的极性,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包括正丁醇、邻二氯苯、二恶烷和均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以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为单体、按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摩尔比为1:(1.0~1.4)制备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以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为单体、按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摩尔比为1:(1.0~1.4)制备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基团的两端连接的基团为基团的三端连接的基团为2.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中,将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有机溶剂、酸性催化剂和水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基于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其中,所述2,4,6-三(4-甲酰基苯氧基)-1,3,5-三嗪和对称引达省-1,3,5,7(2H,6H)-四酮的摩尔比为1:(1.0~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催化剂包括甲酸、乙酸和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世斌童建峰胡黛玉韩得满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