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616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涉及自动化物流运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吸合组件及传感器,牵引组件的一端端部用于与第一装置连接。吸合组件包括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真空泵安装于牵引组件,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真空泵和吸盘连接,传感器设置于连接气管并用于测量连接气管内的气压,吸盘与牵引组件连接并用于与吸合面配合,以使第一装置运动时带动第二装置运动,或者第二装置运动时带动第一装置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搬运小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能降低人力成本,并能检测连接状态,保证牵引的可靠性。

Vacuum Traction Device and Unmanne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traction device and an unmanned handling trolley,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c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The vacuum trac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raction component, a suction component and a sensor, and one end end of the traction component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device. The suction assembly includes a vacuum pump,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suction cup. The vacuum pump is installed in the traction assembly.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vacuum pump and the suction cup. The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used to measure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suction c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ion assembly and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suction cup so as to drive the second device or transport the second device when the first device moves. When driven, the first device move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unmanned handling car. The vacuum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unmanned handling trolle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can reduce the labor cost, can detect the connection state and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物流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无人搬运小车)在运输物料时,都离不开与装载物料的料车对接。AGV在提起或放置料车时,需要控制对应的牵引装置,与料车进行连接或脱离。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和企业技术安全规范的升级,对AGV与料车的连接提出了进一步的自动化要求。现有的料车牵引装置存在的问题有:1、使用人工直接连接AGV和料车,增加了人力成本;2、使用纯机械式连接结构,不能对料车连接情况进行检测,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牵引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能够实时地检测与料车的连接状态,保证牵引的可靠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关于真空牵引装置的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牵引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具有吸合面。所述真空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吸合组件及传感器,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端部用于与第一装置连接。所述吸合组件包括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牵引组件,所述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吸盘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气管并用于测量所述连接气管内的气压,所述吸盘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吸合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或者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装置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牵引组件,所述连接气管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及三通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盘和所述真空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件、第二牵引件及安装板,所述第一牵引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第一牵引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远离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吸盘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牵引件或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件设置有滑动空间和与所述滑动空间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牵引件部分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及安装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滑槽包括均与所述滑动空间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引件还包括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并能够与所述抵持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均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持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滑动空间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持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位置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搬运小车,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能够实时地检测与料车的连接状态,保证牵引的可靠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关于无人搬运小车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搬运小车,用于牵引料车,所述料车具有吸合面,所述无人搬运小车包括搬运小车、吸合组件及传感器,所述吸合组件包括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搬运小车,所述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吸盘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气管并用于测量所述连接气管内的气压,所述吸盘用于与所述料车的所述吸合面配合,以通过所述搬运小车牵引所述料车运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的有益效果是: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之间的连接均为密封地连接,真空泵工作时,吸盘与吸合面在气压的作用下相互吸合,传感器用于检测连接气管内的气压,该气压值能够反映吸盘与吸合面之间的吸引力。在该吸引力达到某一设定值(即气压达到某一设定值)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能够相互牵引和带动。传感器能够实时地检测连接气管的气压值,也就是说,当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值达到某一设定值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主动驱动设备开始牵引另一设备运动,进而保证牵引的可靠性。并且,吸盘靠近吸合面完全可以自动地完成,比如控制第一装置朝向第一装置运动,以使吸盘靠近吸合面,并在真空泵开启后吸盘与吸合面配合。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及无人搬运小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能够实时地检测连接状态,保证牵引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牵引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V-IV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真空牵引装置;11-第一装置;12-第二装置;100-牵引组件;110-第一牵引件;111-滑动空间;112-滑槽;1121-第一滑槽;1122-第二滑槽;113-限位部;120-第二牵引件;121-第一滑动部;1211-避让槽;122-第二滑动部;123-安装部;124-抵持部;130-安装板;141-第一弹性件;142-第二弹性件;151-第一伸缩件;152-第二伸缩件;200-吸合组件;210-真空泵;220-连接气管;221-第一气管;222-第二气管;223-第三气管;224-三通管;230-吸盘;300-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牵引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具有吸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吸合组件及传感器,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端部用于与第一装置连接;所述吸合组件包括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牵引组件,所述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吸盘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气管并用于测量所述连接气管内的气压,所述吸盘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吸合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或者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装置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牵引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具有吸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吸合组件及传感器,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端部用于与第一装置连接;所述吸合组件包括真空泵、连接气管及吸盘,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牵引组件,所述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吸盘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气管并用于测量所述连接气管内的气压,所述吸盘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吸合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或者所述第二装置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装置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牵引组件,所述连接气管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及三通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盘和所述真空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件、第二牵引件及安装板,所述第一牵引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第一牵引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远离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吸盘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牵引件或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件设置有滑动空间和与所述滑动空间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牵引件部分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第一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