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8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细长轴一端与前固定座连接,细长轴另一端与后固定座连接,基座上还设有位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的中间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安装板,底板固定设置于基座上,安装板设置于底板上,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细长轴穿过的轴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底板上设有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调节螺丝,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通孔与底板相抵,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调节螺丝,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通孔伸入第三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A Fixed Regulating Device for Slender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adjusting device for slender shaft, including a bas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fixed seat and a rear fixed seat, one end of the slend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ixed se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lende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fixed seat, and th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iddle fixed seat between the front fixed seat and the rear fixed seat, the middle fixed seat includes a base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base plate is fixed on the base. On the bottom,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set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installation holes, bearing for slender shaft to pass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 third through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gulating screw, the first regulating screw crosses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o mee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egulating screw. The second adjusting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extends into the third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uaranteeing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类零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细长轴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的生产中,如在船舶中便是通过细长轴驱动螺旋桨转动进而推动船移动,由于细长轴的长度尺寸相对于直径尺寸较大,其整体刚性很差,在对细长轴的表面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中,受到切削力、自重的作用,细长轴容易震动出现跳动,造成粗糙度高,废品率较高。加工方法一般只能采用传统的多点固定支承、人工接刀方式,其生产效率非常低;由于外表面留有接刀错位痕迹,整体粗糙度不能达到要求;另由于切削过程人为分割为多次断续加工,每次所形成的加工面其尺寸、形状精度均不同,零件整体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目前,虽然有固定装置能够对细长轴进行固定,但是,在加工不同直径的细长轴时,细长轴的位置会存在偏差,导致固定装置无法再次对细长轴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其结构简单,可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调整位置,以固定不同直径的细长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细长轴一端与前固定座连接,细长轴另一端与后固定座连接,基座上还设有位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的中间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安装板,底板固定设置于基座上,底板上设有键槽,键槽开口所在的方向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方向相垂直,基座上设有与键槽配合的限位键,基座上还设有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三调节螺丝和第四调节螺丝,第三调节螺丝和第四调节螺丝分别与底板相抵,安装板设置于底板上,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细长轴穿过的轴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底板上设有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调节螺丝,第一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通孔与底板相抵,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调节螺丝,第二调节螺丝穿过第二通孔伸入第三通孔内。进一步的,前固定座为卡盘,卡盘上设有卡爪,细长轴一端插接于卡爪内,后固定座为顶针,顶针与细长轴另一端相抵。进一步的,安装板上还设有与安装孔相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穿过限位孔与安装孔内的轴承相抵。进一步的,第一调节螺丝的杆部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将细长轴一端固定于前固定座,细长轴另一端穿过轴承后固定于后固定座,通过轴承将细长轴中间轴向固定,避免了细长轴在加工时发生跳动,可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一调节螺丝和第二调节螺丝,当轴承安装于安装孔内后,当轴承的中心位置高度高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则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丝,使得第二调节螺丝的冠部与安装板相抵,进而推动安装板向底板移动,降低安装板的高度,直至轴承的中心位置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相同,当轴承的中心位置高度低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转动第一调节螺丝,直至第一调节螺丝的底部与底板相抵,继续转动第一调节螺丝,使得第一调节螺丝带动安装板向远离底板的方向移动,提高安装板的高度,直至轴承的中心位置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相同,使得细长轴不会发生形变,保证了加工精度,当轴承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不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时,通过转动第三调节螺丝和第四调节螺丝,使得第三调节螺丝和第四调节螺丝带动底板沿限位键相对于基板移动,直至轴承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间固定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间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前固定座;3.后固定座;4.细长轴;5.底板;6.安装板;7.轴承;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第一调节螺丝;12.第二调节螺丝;13.限位销;14.键槽;15.限位键;16.第三调节螺丝;17.第四调节螺丝。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细长轴4一端与前固定座2连接,细长轴4另一端与后固定座3连接,前固定座2为卡盘,卡盘上设有卡爪,细长轴4一端插接于卡爪内,后固定座3为顶针,顶针与细长轴4另一端相抵。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的中间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包括底板5和安装板6,底板5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安装板6设置于底板5上,安装板6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细长轴4穿过的轴承7,安装板6上还设有与安装孔相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限位销13,限位销13穿过限位孔与安装孔内的轴承7相抵,以将轴承7固定于安装孔内,保证轴承7不会移动。安装板6上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底板5上设有与第二通孔9相连通的第三通孔10,第一通孔8内设有第一调节螺丝11,第一调节螺丝11穿过第一通孔8与底板5相抵,第二通孔9内设有第二调节螺丝12,第二调节螺丝12穿过第二通孔9伸入第三通孔10内,第一调节螺丝11的杆部长度大于第一通孔8的深度,以使第一调节螺丝11能够穿过第一通孔8与底板5相抵。底板5上设有键槽14,键槽14开口所在的方向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方向相垂直,基座1上设有与键槽14配合的限位键15,底板5通过键槽14与限位键15配合安装于基座1上,以使底板5能够相对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移动,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底板5两端的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分别与底板5相抵。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将细长轴4一端固定于前固定座2,细长轴4另一端穿过轴承7后固定于后固定座3,通过轴承7将细长轴4中间轴向固定,避免了细长轴4在加工时发生跳动,可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一调节螺丝11和第二调节螺丝12,当轴承7安装于安装孔内后,当轴承7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不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时,通过转动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使得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带动底板5沿限位键15相对于基板移动,直至轴承7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当轴承7的中心位置高度高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则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丝12,使得第二调节螺丝12的冠部与安装板6相抵,进而推动安装板6向底板5移动,降低安装板6的高度,直至轴承7的中心位置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相同,当轴承7的中心位置高度低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时,转动第一调节螺丝11,直至第一调节螺丝11的底部与底板5相抵,继续转动第一调节螺丝11,使得第一调节螺丝11带动安装板6向远离底板5的方向移动,提高安装板6的高度,直至轴承7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位置相同,使得细长轴4不会因轴承7位置的中心位置不在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上而发生形变,保证了加工精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细长轴(4)一端与前固定座(2)连接,细长轴(4)另一端与后固定座(3)连接,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的中间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包括底板(5)和安装板(6),底板(5)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底板(5)上设有键槽(14),键槽(14)开口所在的方向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方向相垂直,基座(1)上设有与键槽(14)配合的限位键(15),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底板(5)两端的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分别与底板(5)相抵, 安装板(6)设置于底板(5)上,安装板(6)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细长轴(4)穿过的轴承(7),安装板(6)上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底板(5)上设有与第二通孔(9)相连通的第三通孔(10),第一通孔(8)内设有第一调节螺丝(11),第一调节螺丝(11)穿过第一通孔(8)与底板(5)相抵,第二通孔(9)内设有第二调节螺丝(12),第二调节螺丝(12)穿过第二通孔(9)伸入第三通孔(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长轴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细长轴(4)一端与前固定座(2)连接,细长轴(4)另一端与后固定座(3)连接,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的中间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包括底板(5)和安装板(6),底板(5)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底板(5)上设有键槽(14),键槽(14)开口所在的方向与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连线所在的方向相垂直,基座(1)上设有与键槽(14)配合的限位键(15),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底板(5)两端的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第三调节螺丝(16)和第四调节螺丝(17)分别与底板(5)相抵,安装板(6)设置于底板(5)上,安装板(6)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细长轴(4)穿过的轴承(7),安装板(6)上设有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吉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