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及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08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设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中设有主板的中壳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能设于所述中壳上的面状配线部件;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面状配件部件并经所述面状配线部件与所述主板构成电连接。该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通过采用面状配线部件能极大简化结构,整体安装空间大幅减小,降低了装配操作的难度及因装配和维修带来损坏,能极大的提高安装效率和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安装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nti-collision Induction Component in Sweeping Robot and Sweeping Rob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n anti-collision induction component in a sweeping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light source units, the light source unit includes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re fixed on the middle shell of the sweeping robot with a motherboard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planar wiring component which can be arranged on the middle shell. The optical element is mounted on the planar fitting component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ard via the planar wiring component.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anti-collision induction component in the sweeping robot can greatly simplify the structure by adopting the planar wiring component, greatly reduce the overall installation space,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assembly operation and damage caused by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greatly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weeping robot.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sweep including the above-mentione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Groun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扫地机器人中往往设有防碰撞感应组件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广泛采用的防碰撞感应组件是感应灯组,该感应灯组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感应灯构成,该感应灯常采用现有的信号灯、红外感应灯等。在实际应用中,较为简单的安装方式是将这些感应灯卡设于一感应支架上,该感应支架能与中壳固定连接,各感应灯经电缆与主板形成电连接。然而上述将多个感应灯卡设于感应支架上的安装结构,至少存在以下弊端:1)在保证感应灯能够很容易的卡设在感应支架上且不易因安装作用力而损坏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各感应灯在扫地机器人中长期使用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感应支架上用于卡设感应灯的安装槽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不便加工制作;2)通常防碰撞感应灯组件需采用6组12颗感应灯来探测扫地机器人周边障碍物,而每颗感应灯有两根引脚,这样12颗感应灯总共有24根引脚,即需要24根电缆连接到主线路板上,布线极为不便、布线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会造成后续装配困难和电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复杂、不便加工制作和装配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设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中设有主板的中壳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能设于所述中壳上的面状配线部件;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面状配件部件并经所述面状配线部件与所述主板构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面状配线部件包括主体、沿所述主体朝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体及沿所述主体朝外侧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体,所述第一延伸体用于连接所述主板,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第二延伸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由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壁界定的第一支承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部用于载置所述面状配线部件,所述支架经所述连接部固设于中壳上,所述中壳或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壁界定有用于载置所述主板的第二支承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承部包括上支承面和多组周侧支承面,所述上支承面至少能载置所述主体,所述周侧支承面至少能载置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延伸体。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光源单元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发光元件,每组所述周侧支承面均包括按预设角度分布的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搭载两个相互配合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个所述第二延伸体对应载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之间还设有防止对应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相互干扰的挡壁。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承面设有对所述主体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周侧支承面设有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支承部设有对所述主板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结构,所述中壳设有对所述支架进行定位的第四定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面状配线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安装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及扫地机器人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面状配线部件能极大简化结构,整体安装空间大幅减小,降低了装配操作的难度及因装配和维修带来损坏,能极大的提高安装效率和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安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面状配线部件与支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1中面状配线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1中面状配线部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B-B剖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D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感应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单元,光源单元包括发光元件400;发光元件400通过安装结构固设于扫地机器人中设有主板500的中壳100上;安装结构包括能设于中壳100上的面状配线部件300;发光元件400搭载于面状配件部件300并经面状配线部件300与主板500构成电连接。该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通过采用面状配线部件300能极大简化结构,整体安装空间大幅减小,降低了装配操作的难度及因装配和维修带来损坏,能极大的提高安装效率和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结合图9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面状配线部件300包括主体310、沿主体310朝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体320及沿主体310朝外侧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体330,第一延伸体320用于连接主板500,发光元件400搭载于第二延伸体330上。第一延伸体320上设有能与主板500上的连接器510插接的连接引脚340。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整体安装布局以提高结构紧凑度,方便加工制作和装配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以主体310呈类似环状或弧状为例,上述内侧指的是远离外径边缘、靠近内径边缘的一侧,而外侧指的是远离内径边缘、靠近外径边缘的一侧。当然上述主体310的形状优选与中壳100的外周形状类似,以方便发光元件400的布置,并能避免与中壳100上方的主板500产生结构干涉而造成面状配线部件300易损坏。进一步的,参照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200,支架200包括支架本体及由支架本体的外壁界定的第一支承部和连接部;其中,第一支承部用于载置面状配线部件300,支架200经连接部固设于中壳100上,中壳100或支架本体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设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中设有主板的中壳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能设于所述中壳上的面状配线部件;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面状配件部件并经所述面状配线部件与所述主板构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设于所述扫地机器人中设有主板的中壳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能设于所述中壳上的面状配线部件;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面状配件部件并经所述面状配线部件与所述主板构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配线部件包括主体、沿所述主体朝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体及沿所述主体朝外侧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体,所述第一延伸体用于连接所述主板,所述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第二延伸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由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壁界定的第一支承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部用于载置所述面状配线部件,所述支架经所述连接部固设于中壳上,所述中壳或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壁界定有用于载置所述主板的第二支承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中防碰撞感应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包括上支承面和多组周侧支承面,所述上支承面至少能载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