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98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控锁芯,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中的上拨叉、下拨叉、方舌组件、斜舌组件和传动滑板;上拨叉端部设有传动销,该传动销与设于壳体上的弧形导向槽及设于传动滑板上的纵向导向槽相对应;下拨叉的端部与设于传动滑板上的传动齿相对应;在方舌组件上设有横向导向槽,在传动滑板上设有与该横向导向槽对应的两个传动销。这种锁芯有两个地方可以单独将门锁所有锁舌拉出或拉入,因而使采用该锁芯的电子锁功能更为强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的结构,尤其是电子锁的锁芯的结构。锁壳、锁头和锁芯是门锁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锁头是与钥匙相关的控制部分(如弹子锁的弹子机构),而锁芯则是指锁舌及其传动机构的总成。传统的锁芯只有一处可将门锁所有锁舌拉出或拉入,这对一般的纯机械锁而言已经足够。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电子锁有钥匙不易复制且更换方便的优点,很适合现代人家居和工作的需要,但纯电子锁的可靠性仍令人堪忧,推广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机械电子混合锁是目前最为实用的,所谓机械电子混合锁,即是指可以通过电子和机械两种方式将门锁打开,现有的机械电子混合锁的技术方案很多,但大多结构过于复杂,操作也较为烦琐,不能通过一个操作单独将门锁所有锁舌拉出或拉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控锁芯,该锁芯有两个地方可以单独将门锁所有锁舌拉出或拉入,因而使采用该锁芯的电子锁功能更为强大,该锁芯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控锁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中的上拨叉、下拨叉、方舌组件、斜舌组件和传动滑板;所述上拨叉的根部可以壳体上的一个点为支点转动,在上拨叉的端部设有传动销,该传动销与设于壳体上的弧形导向槽及设于传动滑板上的纵向导向槽相对应;所述下拨叉的根部可以壳体上的一个点为支点转动,下拨叉的端部与设于传动滑板上的传动齿相对应;在所述方舌组件上设有横向导向槽,在所述传动滑板上设有与所述横向导向槽对应的两个传动销;所述的斜舌组件包括舌杆和固定于所述舌杆外端部的舌头以及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活套于舌杆上的三个垫片和一个导筒,在所述舌头与第一个垫片之间、第二个垫片与第三个垫片之间以及导筒与舌杆内端端部之间均设有压簧。如上所述的本技术双控锁芯既可以通过上拨叉、传动滑板将方舌组件拉出,或将方舌组件及斜舌组件拉入;也可以通过下拨叉、传动动滑板将方舌组件拉出,或将方舌组件及斜舌组件拉入,由于斜舌没有其他力作用时,复位弹簧将始终将其弹出,因此,该锁芯实现了通过上拨叉和下拨叉两个地方将所有锁舌拉出和拉入的功能。采用该锁芯的电子锁功能较一般电子锁更为强大,该锁芯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控锁芯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双控锁芯去掉方舌组件5、天地舌6、导向柱7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壳体1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向局部视图;图5为图3中B向局部视图;图6为方舌组件5正视图;图7为方舌组件5侧视图;图8为传动滑板9正视图;图9为传动滑板9侧视图;图10为上拨叉10主视图;图11为上拨叉10俯视图;图12为下拨叉8主视图;图13为下拨叉8俯视图;图14为斜舌组件4主视图;图15为斜舌组件4俯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本技术双控锁芯,包括壳体1,还包括设于壳体1中的上拨叉10、下拨叉8、方舌组件5、斜舌组件4和传动滑板9;上拨叉10的根部可以壳体1上的点32为支点转动,在上拨叉10的端部设有传动销23,该传动销23与设于壳体1上的弧形导向槽12及设于传动滑板9上的纵向导向槽18相对应;下拨叉8的根部可以壳体1上的点33为支点转动,下拨叉8的端部与设于传动滑板9上的传动齿22相对应;在方舌组件5上设有横向导向槽16,在传动滑板9上设有与横向导向槽16对应的传动销20、31;在方舌组件5的端部设有终点定位凹34、35,在壳体1的端部设有与定位凹34、35对应的方舌定位销3及复位扭簧2;斜舌组件4包括舌杆36和固定于舌杆36外端部的舌头37以及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活套于舌杆36上的垫片25、26、28和导筒29,在舌头37与垫片25之间设有压簧24,在垫片26和垫片28之间设有压簧27,在导筒29与舌杆36的内端端部之间设有压簧30;在传动滑板9上设有卡座38,该卡座38卡在舌杆36上垫片28和导筒29之间;在壳体1上设有卡座39,该卡座39卡在舌杆36上垫片25和垫片26之间。本实施例还在锁芯的上、下端设有天地舌6,该天地舌6的内端部设有导向柱7,在壳体1上设有与导向柱7对应的纵向导向槽14,在方舌组件5上设有与导向柱7对应的斜传动槽17。本实施例在传动滑板9上对应于方舌锁定销3的一端设有斜滑动轨19。在壳体1上设有横向导向槽13,在传动滑板9上设有与横向导向槽13对应的导向块21。上拨叉10与传动滑块9通过导向槽18实现联动。在没有其他力作用下,上拨叉10和传动滑块9在斜舌组件4的复位压簧30、27作用下始终处于图1所示的中位,此时可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拨叉8不工作的情况下,位于图1所示位置,和传动滑板9脱离,不影响传动滑板9及其他机构的运动。天地舌6与方舌组件5通过导向槽17实现联动。方舌锁定销3及其复位弹簧2,在斜舌组件4即将运动到终点位置(出或入)时将其推向并锁定在终点位置34或35。图1所示位置为方舌组件5及天地舌6打出的位置,也即门锁处于锁定位置。此时如反时针方向转动上拨叉10,上拨叉10通过传动销23拉动传动滑板9向左移动。压簧30和24被压缩,方舌锁定销3在传动滑板9上端部的滑动轨1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由于传动销31与导槽16有些间隙,开始时方舌组件5不移动,上拨叉10继续转动,当方舌锁定销3运动到一定位置时,不再起锁定作用,此时方舌组件5可自由移动,传动销31与导槽16间的间隙也刚好消除,传动滑板9带动方舌组件5一起向左移动。同时传动槽17通过导向柱7带动天地舌6向内移动。当方舌组件5和天地舌6即将移动终点位置时,方舌锁定销3在弹簧2的作用下通过方舌组件5上端部的滑动轨15将方舌组件5压向并锁定在终点位置35。由于天地舌6与方舌组件5是联动的,因此天地舌6也同时锁定在终点位置。同时,传动滑板9通过卡座38及导筒29也将斜舌组件4拉回,放开上拨叉10,压簧30通过导筒29将传动滑板9及上拨叉10推向中位,压簧24将斜舌组件4弹出。由于传动销31与传动槽16间有间隙,方舌组件5和天地舌6将保持不动,此时如顺时转动上拨叉10,可以将方舌组件5及天地舌6打出,传动方式与前面相似。所不同的是传动滑板9压缩压簧27,并靠压簧27恢复到中位,传动滑板9通过传动销20带动方舌组件5运动,斜舌组件4已由压簧24保持弹出位置,斜舌没有运动。转动下拨叉8,通过拨动传动滑板9上的传动齿22,同样可以实现上述运动。传动滑板9上的导向块21及壳体上的导向槽13,用以提高传动滑块9的导向性。壳体1上的导向槽14用以提高天地舌6的导向性。本技术双控锁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滑板9的传动及压簧24的作用,实现了上下两个拨叉都能将所有锁舌拉出和拉入的功能。只要将上拨叉10用于电子锁头,下拨叉8用于机械锁头,即可做成机械电子混合锁。因此,本技术锁芯为机械电子混合锁的研制提供了一个简洁实用而又功能强大的新型锁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技术实施例锁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很少的几个零件;功能强,同时具有斜舌、方舌、天地舌功能,天地舌和方舌用于锁定,斜舌用于将门带上;拨叉位置规范,不管锁舌处于什么位置,没有外力拨动时,拨叉始终处于中位。厚度薄,可做成只有十几毫米厚。权利要求1.一种双控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锁芯,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中的上拨叉(10)、下拨叉(8)、方舌组件(5)、斜舌组件(4)和传动滑板(9);所述上拨叉(10)的根部可以壳体(1)上的点(32)为支点转动,在上拨叉(10)的端部设有传动销(23),该传动销(23)与设于壳体(1)上的弧形导向槽(12)及设于传动滑板(9)上的纵向导向槽(18)相对应;所述下拨叉(8)的根部可以壳体(1)上的点(33)为支点转动,下拨叉(8)的端部与设于传动滑板(9)上的传动齿(22)相对应;在所述方舌组件(5)上设有横向导向槽(16),在所述传动滑板(9)上设有与横向导向槽(16)对应的传动销(20、31);所述的斜舌组件(4)包括舌杆(36)和固定于舌杆(36)外端部的舌头(37)以及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活套于舌杆(36)上的垫片(25、26、28)和导筒(29),在所述舌头(37)与垫片(25)之间设有压簧(24),在垫片(26)和垫片(28)之间设有压簧(27),在导筒(29)与舌杆(36)的内端端部之间设有压簧(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