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28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指纹盖板包括板体及覆设于板体一侧的变色标识层。变色标识层在板体表面形成的预设图案,可起到标识作用。进一步的,在光照参数或温度参数发生变化时,变色标识层中的光致变色油墨层或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会对应变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层会进行储能或发光,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呈现出颜色及明暗变化。当用户在使用手持终端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及所处环境的切换,光照参数及温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变色标识层的颜色或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故用户体验得到有效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在将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终端时,为了达到外观的一致性,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通常需要与手持终端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目前,主要是采用盖板颜色来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区分。用户在手持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总希望有多种不同的体验。例如,体验指纹识别模组不同的外观颜色。但是,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一旦组装成型后,其颜色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用户若想有多种体验,就得更换手持终端。然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频繁更换手持终端是不现实的,故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指纹盖板及包含该指纹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手持终端。一种指纹盖板,包括:可透光的板体;及变色标识层,覆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变色标识层在所述板体的表面形成预设图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的板体;及变色标识层,覆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变色标识层在所述板体的表面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的板体;及变色标识层,覆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变色标识层在所述板体的表面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玻璃面板、蓝宝石面板或陶瓷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朝向所述变色标识层的一侧的表面为磨砂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PH值范围为7至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识层的厚度为4~1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覆设于所述变色标识层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8~10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设于所述着色层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为5~10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谢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