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手持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02428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变色标识层,变色标识层形成的预设图案可起到标识作用。进一步的,在光照参数或温度参数发生变化时,变色标识层中的光致变色油墨层或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会对应变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层会进行储能或发光,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呈现出颜色及明暗变化。当用户在使用手持终端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及所处环境的切换,光照参数及温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变色标识层的颜色或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故用户体验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手持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手持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在将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终端时,为了达到外观的一致性,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通常需要与手持终端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目前,主要是采用盖板颜色来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区分。用户在手持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总希望有多种不同的体验。例如,体验指纹识别模组不同的外观颜色。但是,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一旦组装成型后,其颜色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用户若想有多种体验,就得更换手持终端。然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频繁更换手持终端是不现实的,故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指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手持终端。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变色标识层形成的预设图案可起到标识作用。进一步的,在光照参数或温度参数发生变化时,变色标识层中的光致变色油墨层或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会对应变化,或者光致蓄光油墨层会进行储能或发光,从而使得预设图案呈现出颜色及明暗变化。当用户在使用包含上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手持终端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及所处环境的切换,光照参数及温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变色标识层的颜色或明暗程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变色标识层的厚度为4~10微米。当变色标识层的厚度小于4微米时,其遮光作用有限,且会导致变色标识层本身的颜色较浅,不能很好地起到标示颜色变化的作用。而当变色标识层的厚度过大时,则变色标识层表面平整度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平整度不佳。变色标识层的厚度为4~10微米时,能在满足颜色标示要求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平整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变色标识层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可透光。保护层对变色标识层起到保护作用,可防止变色标识层过度磨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UV固化层或硬质油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6~28微米。若保护层的厚度过大,则会导致指纹传感器表面距离触摸位置的距离过大,从而影响压力信号的传导,进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不足。而保护层的厚度过小,则强度降低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保护层的厚度为26~28微米时,能兼顾保护作用及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且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变色标识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着色层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初始颜色,并可通过颜色设置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初始颜色与手持终端的配色保持一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6~8微米。着色层的厚度小于6微米时,其本身颜色较浅,其颜色不能较好的反映在指纹识别模组表面。而着色层的厚度大于8微米时,则会导致指纹识别模组中压力信号的传导受阻,从而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着色层的厚度为6~8微米时,能在满足颜色深度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的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底漆层,所述底漆层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着色层之间。底漆层起过渡作用,从而增强着色层与封装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6~8微米。底漆层的厚度小于6微米时,膜层太薄,不能很好的连接着色层与封装层。而底漆层的厚度大于8微米时,则可能因膜层太厚而导致表面平整度不足,从而影响着色层的附着。底漆层的厚度为6~8微米时,着色层与封装层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单层结构,且所述变色标识层包含光致变色颜料、感温变色颜料及光致蓄光颜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由于变色标识层只有一层结构,故在变色标识层成型时只需一次印刷即可,从而有效地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可将变色标识层的厚度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多层结构,且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依次层叠形成的层叠结构。由于变色标识层为多层结构,故每个不同的膜层在颜色变化时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围绕所述保护层及所述封装层的周向设置。边框对整个指纹识别模组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便于将指纹识别模组安装于手持终端的主机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具有可挠性,故可便于在主机壳体中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走线。因此,在将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持终端时,可便于将基板与主机中的主板实现电连接。一种手持终端,包括:主机;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基板与所述主机电连接。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种半成品:所述半成品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及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且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变色标识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变色标识层的表面形成可透光的保护层。保护层对变色标识层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变色标识层过渡磨损。而且,采用丝印的方式能尽量减小保护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变色标识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具有预设颜色的着色层。着色层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初始颜色,并可通过颜色设置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初始颜色与手持终端的配色保持一致。而且,采用丝印的方式能尽量减小着色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具有预设颜色的着色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底漆层。底漆层起过渡作用,从而增强着色层与封装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而且,采用丝印的方式能尽量减小底漆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丝印的方式在所述封装层的表面形成变色标识层的步骤包括:将光致变色颜料、感温变色颜料及光致蓄光颜料中的任意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变色标识层,所述变色标识层形成预设图案,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温感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识层的厚度为4~1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变色标识层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可透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UV固化层或硬质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6~28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且呈预设颜色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变色标识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6~8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印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底漆层,所述底漆层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着色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6~8微米。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单层结构,且所述变色标识层包含光致变色颜料、感温变色颜料及光致蓄光颜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多层结构,且所述变色标识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依次层叠形成的层叠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围绕所述保护层及所述封装层的周向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向所述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谢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