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97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包括:女儿墙、坡面、既有墙体、节能保温层、象鼻管、净化层、雨水斗、溜管、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雨水渗入既有墙体和节能保温层中间的问题,能让雨水尽快的排放,防止雨水内渗,给住户带来很多的麻烦。保护既有墙体和节能保温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更加能让节能保温层的效果得以最大的发挥出来。净化层的使用也可以很好的解决雨水净化的问题,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能让雨水净化之后得以利用。

Rainwater Discharge Purification Device Used after Energy Conservation Reform of Existing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ainwater drainage purification device used after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which comprises a parapet wall, a slope, an existing wall, an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layer, an elephant nose tube, a purification layer, a rainwater bucket, a chute pipe and a rubber pad.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rainwater infiltrating between the existing wall and the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layer, can discharge rainwater as soon as possible, prevent rainwater infiltration, and bring many troubles to the households. Protecting the existing wall and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layer,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uilding, more can make the effect of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layer to play out. The use of purification layer can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inwater purific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fter rainwater purifi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续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国既有建筑面积总计近500亿平方米,大量既有建筑由于建筑功能落后、安全性不足,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需要,特别是建于1990年以前的大都达不到现行规范的抗震性能要求,同时,大量既有建筑为非节能建筑,亟待进行节能改造,这些都显示出既有建筑需要改造的工程量是相当巨大的。目前,既有建筑加装外保温层的“暖房子”改造工程在北方逐步推广。由于改造后的墙体发外表面前移,安装在墙面的溜水管随之前移,溜水管上端的进水口与屋面边缘女儿墙的进水口距离变大,需更换原建筑的穿墙导水构件——象鼻子管而重新做穿墙水通道,而且,由于墙体加装了保温层,结构变得复杂,完全沿用原建筑穿墙溜水通道和水溜管的构件的衔接方式,易发生出水口处渗漏,使保温层与原墙面之间进水,影响保温效果、容易向室内渗水,危及墙体的使用安全。现如今地球资源紧张,所有的国家都已进入节能环保的行列,城市的发展有很多老城区,我们对既有建筑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很重要的一环,那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之后,雨水的排放问题,怎么能让雨水不进入墙体之间,这些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同样基于节能环保的理念,如何把雨水净化也是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主要为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让雨水更好的排放与净化。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包括:女儿墙、坡面、既有建筑、节能保温层、象鼻管、净化层、雨水斗、溜管、橡胶垫;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主体由象鼻管、净化层、雨水斗、溜管和橡胶垫五部分组成;象鼻管穿过女儿墙和既有建筑之间的孔洞;象鼻管在节能保温层外部的下部接有雨水斗;雨水斗的下部设置有溜管;在象鼻管与女儿墙和既有建筑形成的孔洞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在象鼻管水平位置的部分设置有净化层;既有建筑与女儿墙的外部均设置有节能保温层;在既有建筑屋顶的位置上部设置有坡面。进一步地,所述坡面采用防水混凝土。进一步地,所述象鼻管、雨水斗和溜管中均设置有防水、防腐层。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层从右至左依次采用碎石层、陶粒填充层、混合层、瓜子片石层、鹅卵石层,滤料孔隙率35%。所述碎石层厚度为40~52cm,碎石粒径4~5cm;所述的陶粒填充层厚度为4~6cm,陶粒填充粒径6~8mm;所述的混合层为粗砂与瓜子片石混合层,混合层厚度为4~6cm,粗砂粒径2~4mm,瓜子片石粒径1~1.5cm;所述的瓜子片石层厚度为4~6cm,瓜子片石粒径1~1.5cm;鹅卵石层厚度为8~12cm,鹅卵石粒径3~5cm。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层的孔隙间发育着大量的微生物,有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地,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也就是节能保温层装置完成之后,在预留的雨水排水的孔洞位置的四周粘贴橡胶垫并用压力设备进行挤压;接着把带有净化层的象鼻管安置在孔洞中间,下面连接有雨水斗和溜管;最后将坡面布置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工业化拆分十分便利,且便于生产,易于安装,为预制的构件,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本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雨水渗入既有墙体和节能保温层中间的问题,能让雨水尽快的排放。防止雨水内渗,给住户带来很多的麻烦。保护既有墙体和节能保温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更加能让节能保温层的效果得以最大的发挥出来。净化层的使用也可以很好的解决雨水净化的问题,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能让雨水净化之后得以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节能改造后既有建筑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剖面示意图。图2为节能改造后既有建筑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正面示意图。图中,1为女儿墙、2为坡面、3为既有建筑、4为节能保温层、5为象鼻管、6为净化层、7为雨水斗、8为溜管、9为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包括:女儿墙1、坡面2、既有建筑3、节能保温层4、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橡胶垫9;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主体由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和橡胶垫9五部分组成;象鼻管5穿过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之间的孔洞;象鼻管5在节能保温层4外部的下部接有雨水斗7;雨水斗7的下部设置有溜管8;在象鼻管5与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形成的孔洞之间设置有橡胶垫9;在象鼻管5水平位置的部分设置有净化层6;既有建筑3与女儿墙1的外部均设置有节能保温层4;在既有建筑3屋顶的位置上部设置有坡面2;所述坡面2采用防水混凝土;所述象鼻管5、雨水斗7和溜管8中均设置有防水、防腐层;所述净化层6从右至左依次采用碎石层、陶粒填充层、混合层、瓜子片石层、鹅卵石层,滤料孔隙率35%。所述碎石层厚度为40~52cm,碎石粒径4~5cm;所述的陶粒填充层厚度为4~6cm,陶粒填充粒径6~8mm;所述的混合层为粗砂与瓜子片石混合层,混合层厚度为4~6cm,粗砂粒径2~4mm,瓜子片石粒径1~1.5cm;所述的瓜子片石层厚度为4~6cm,瓜子片石粒径1~1.5cm;鹅卵石层厚度为8~12cm,鹅卵石粒径3~5cm;所述净化层6的孔隙间发育着大量的微生物,有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所述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也就是节能保温层4装置完成之后,在预留的雨水排水的孔洞位置的四周粘贴橡胶垫9并用压力设备进行挤压;接着把带有净化层6的象鼻管5安置在孔洞中间,下面连接有雨水斗7和溜管8;最后将坡面2布置完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包括:女儿墙(1)、坡面(2)、既有建筑(3)、节能保温层(4)、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橡胶垫(9);其特征在于: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主体由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和橡胶垫(9)五部分组成;象鼻管(5)穿过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之间的孔洞;象鼻管(5)在节能保温层(4)外部的下部接有雨水斗(7);雨水斗(7)的下部设置有溜管(8);在象鼻管(5)与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形成的孔洞之间设置有橡胶垫(9);在象鼻管(5)水平位置的部分设置有净化层(6);既有建筑(3)与女儿墙(1)的外部均设置有节能保温层(4);在既有建筑(3)屋顶的位置上部设置有坡面(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包括:女儿墙(1)、坡面(2)、既有建筑(3)、节能保温层(4)、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橡胶垫(9);其特征在于: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的主体由象鼻管(5)、净化层(6)、雨水斗(7)、溜管(8)和橡胶垫(9)五部分组成;象鼻管(5)穿过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之间的孔洞;象鼻管(5)在节能保温层(4)外部的下部接有雨水斗(7);雨水斗(7)的下部设置有溜管(8);在象鼻管(5)与女儿墙(1)和既有建筑(3)形成的孔洞之间设置有橡胶垫(9);在象鼻管(5)水平位置的部分设置有净化层(6);既有建筑(3)与女儿墙(1)的外部均设置有节能保温层(4);在既有建筑(3)屋顶的位置上部设置有坡面(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使用的雨水排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叶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